李斯棋
摘 要 本文主要針對中學政治課中法治教育的存在問題及其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中學 法治教育 依法治國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新形勢下的中學法治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學法治教育工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重要戰(zhàn)略部署,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階段。在新形勢下,加強中學生的法治教育,樹立中學生的法律觀念,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已經成為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學的新課題。
作為中學生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中學思想政治課理所當然地要承擔起培養(yǎng)中學生基礎的法治觀念、法治精神、法治素養(yǎng)等重要任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構建文明和諧校園和促進中學生成長成才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陣地作用。
2中學政治課法治教育教學的存在問題
中學的法治教育雖然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也在不斷地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改善,但實施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下面將針對中學政治課法治教學的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和反思。
2.1法治課程流于形式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注重知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常常受到輕視。中學的法治教育大都穿插和滲透在中學政治課的課程當中,而在實際操作中,和思想政治課堂一樣,法治教育講理論,灌輸式、填鴨式的特點較為突出,沒有真正從幫助中學生樹立法治意識入手,忽略注重法律知識的實際運用。
2.2法治教育方式單調
當前中學政治課單調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理論講授而忽視實踐鍛煉,使得教學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不注重規(guī)則教育、習慣養(yǎng)成與法治實踐的結合。并沒有從根本上讓學生意識到法律是他們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有力武器。這樣的法治教育未充分考慮中學生自身的特點,難以達到教學效果。
2.3師資力量亟待優(yōu)化
中學思政教師的法律素養(yǎng)參差不齊,法律實踐經驗欠缺。而且法治教育只是中學政治課程中的一個小部分,教師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鉆研。高中政治選修教材《生活中的法律常識》一書由于考試很少涉及,所以老師基本不上。這種“牽連式”的法治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對法治教育氛圍的無形傷害。
2.4有效監(jiān)督考核缺乏
在中學教育,對于思想政治這類課程的考核,大多在學期末以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情況,并不能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給予客觀的評價。而法治教育內容在考核試卷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這樣的考核辦法只檢測了學生對法治理論的理解情況,沒有辦法在樹立意識和實踐運用中全面地進行考察。
3中學政治課法治教育的教學策略
3.1充分利用挖掘教材的資源,在教學中有效傳授
教師在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內容的同時,還需進行補充和優(yōu)化。首先,要按照課標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顯針對性。其次,教學內容要切實體現時代特征,及時吸取新的理論成果,講解新的法律法規(guī)。最后,教師需靈活開展課堂教學。既要將基本的法律知識點講清楚、講透徹,又要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構建法治體系。
3.2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中學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將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促進法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同時,在課后,教師應善于抓住契機,利用利用板報、墻報普及宣傳法律知識,組織學生閱讀法律書籍,觀看法律節(jié)目影片,舉辦法律知識競賽,開展法治教育講座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
3.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夯實法治理論基礎
我國中學法治教育應吸收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通過社會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相互融合,將法治教育寓于社會活動之中。充分挖掘校內外各種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例如做普法義務員、去法院旁聽、去社區(qū)宣傳法律知識等,讓學生親身參與法治實踐。不僅能夯實學生的法理基礎,還有助于完成法治教育的知行轉化。
3.4教師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yǎng),深入透徹講解指導
在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yǎng),認真學習和研讀法治教育的相關材料。更應當不斷追求教學方法上的探索和提高,通過方法上的改革創(chuàng)新和手段上的突破運用,激發(fā)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興趣,使其逐步系統掌握法律理論知識,樹立法律意識和進行相關實踐運用。
3.5建立有效的考核監(jiān)督體系,加強重視法治教育
學校應將法治教育納入考試科目當中,考慮增加其在教學考察中的比重,從而提高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此外,學校應加強教學監(jiān)督,嚴格把關任課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強教師在法治教育授課過程中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在有效的考核監(jiān)督體系下,發(fā)揮學校系統教育的功能,發(fā)揮中學政治課法治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加強中學生的法治教育,不僅是學校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是順應當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形勢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工程。當前我們應該不斷反思中學政治課中法治教育教學的存在問題,不斷革新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不斷提升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龔達遙.論新形勢下中學法制教育的革新——兼談高校學生參與中學法制教育的探索[J].法治與社會,2015,35:231-232.
[2] 吳婳澤.關于中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及其措施探討[J].法治與社會,2015,08: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