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鵬
摘 要: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順序,使教師對教學時間擁有了更多的支配方式,這對于需要更多實踐操作的藥物分析學課程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教改思路。本研究針對藥物分析學實用性強的特點,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并在實踐中構建了一整套藥物分析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關鍵詞:翻轉課堂;藥物分析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24-0079-03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changed the order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aking teachers have more methods to control over the teaching time, which is a very good idea to change the teaching forms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hat needs more practical operation.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high practicality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nd a set of ideas were constructed for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s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n practice.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eaching mode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的概念是由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高中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 Berganm)和阿倫·薩姆斯(Aaron Sams)在2007年首次提出的[1],其理念及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2],是一種基于互聯(lián)網的資源共享,將傳統(tǒng)學習過程進行翻轉的新型教學方式[3],也有學者把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稱為“流程的變革”[4],這種變革所帶來的是知識傳授過程的提前和知識內化的深入。近年來,翻轉課堂逐步受到了全球教育者的關注,被加拿大《The Globe and Mail》稱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5]。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對所有學生一以貫之的灌輸相同的知識,再在課后做大量的練習。這樣既不能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的差異,也不能保證課后大量練習所達到的知識內化的效果。而在新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整個教學順序產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學生被賦予了更大的選擇權,在教室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知識與教育的傳遞,而知識的內化過程放在教室內與教師、同學們一起進行[6],因此在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其強調以學為主,教學相長,而這正是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和內涵所在。
二、藥物分析學的特點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
藥物分析學在藥學專業(yè)中是一門實用性和普適性都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非常重視理解和實際操作的學科。在對藥學分析技能的掌握中,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和書面內容的吸收,更要深入的探求知識的應用和對書面知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進行應用時的深層次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理解吸收理論知識,并能夠得心應手的進行應用。
而對藥物分析學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大多采用的仍然是灌輸式教學。老師作為知識傳播主體進行單方面授課,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只是按照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學生進行單向傳授,把學生當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很少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需求。測評也是重視學期期末評價,相對輕視過程評價。這種模式下的教學質量,只能停留在對書本知識的背誦和記憶層面,并沒有對藥物分析學這門學科的實用性、實踐性和工具性進行深刻的挖掘,不利于學生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而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正是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的新方式。通過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順序的翻轉,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互聯(lián)網的信息共享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著重對知識內化及實驗操作的培養(yǎng)。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翻轉課堂更適用于對藥物分析學這種應用型的學科的學習。所以,探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yè)研究生藥物分析學選論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對于改善藥學專業(yè)研究生藥物分析學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豐富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培養(yǎng)藥學專業(yè)的實用型人才,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藥物分析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
(一)藥物分析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方式
藥物分析學是一門既注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應用型學科,這類實驗性的學科恰好可以發(fā)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的信息共享的優(yōu)勢,將學習資料、教學視頻資源分享給學生,學生在課下學習這些資料,掌握藥物分析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技能,教師則利用課堂時間幫助學生就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與強化,并帶領他們進行實際操作的練習。由于知識的學習過程已經在課前完成,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設計有了更多的支配方式,通過結合學科需要和學生課前學習的反饋情況,設計出貼合需要的課堂活動,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科理念、學科思維、科研素質和實踐能力。
在藥物分析的翻轉課堂中,教學的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課前自主學習主要是學生根據自身的課程基礎和自身實際情況對教師準備的學習資料進行學習,如觀看視頻、閱讀課本等,當學生的學習遇到障礙時,可以通過自主查閱相關資料、與同學老師交流等方式進行解決。第二部分是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老師根據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的反饋,有針對性的設計出貼合實際需要的課堂互動活動,如實驗設計、案例分析、實驗操作等,然后將學生分組討論,進行匯報。通過這些活動,在無形中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實驗動手能力和其他必要的科研素質。最后,教師根據整堂課的情況,對本堂課的知識進行總結,梳理整個知識脈絡,幫助學生真正吸收。
(二)藥物分析學科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的關鍵問題
1. 如何保證課下學習效果
翻轉課堂將知識的學習和傳授過程放到課下,那么如何保證學生深入學習的效果,而不僅僅是淺嘗輒止的“預習”,這不僅是藥物分析學科需要考慮的,也是整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問題。Jonathan Bergamn,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經想過使用科技手段,如追蹤URL地址等,后面他們采用了檢查學生筆記等方式,并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以此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7]。我們知道,雖然課堂提問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辦法,但是其技術手段的強制追蹤,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方式,為了避免產生“貓捉老鼠”的現(xiàn)象,其并不能作為對學生進行約束和監(jiān)督的主要方式。就教學模式本身而言,“誘導”永遠比“約束”有效的多,要保證課前學習有所期望的效果產生,首先要保證學生有興趣將視頻觀看下去。因此,對視頻錄制的制作和形式創(chuàng)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課件制作要流暢精美,播放渠道簡便;(2)視頻中的知識結構和要點要層次分明,簡單直接,對于知識網絡,要用表格圖表的方式在視頻中展現(xiàn)出來,時長控制在五分鐘左右,易于接受;(3)提高課前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如測試題目的反饋,學生之間的監(jiān)督和討論,是形成良好學習氛圍的手段。通過這些必要的舉措,加深學生的參與感和求知意識,從而促進課前自主學習的效率。
2. 如何有效的對課堂時間進行安排
翻轉課堂之所以被廣大教育研究者接受,是由于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過程翻轉而帶來的學生“吸收內化”學習效率的提升。如果說課前學習是翻轉課堂的學習基礎,那么課堂上的知識內化環(huán)節(jié)則是翻轉課堂真正的核心[8]。對于藥物分析這門應用型學科來說,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和實驗設計能力,這是需要考慮的重點,而學生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老師的引導和協(xié)助。翻轉課堂把知識學習放到前面,課上加強師生交流和學生互助,同時加強實驗操作部分和實驗設計部分等實際應用,讓教師有了更多可以發(fā)揮的余地,可以通過采取各種必要的策略來完成技能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內化。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需要注意兩點內容:第一就是激發(fā)學生對課堂活動的興趣,特別是大學生群體,他們對很多新鮮事物已經沒有年幼時的好奇心,所以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充分考慮這個群體的所思所想。我們從這一點入手,著重講述知識的職業(yè)應用和社會應用,并在課堂設計時,多加入實踐因素,比如科研案例分析、分組設計實驗等,先調動學生的興趣,解決他們心中的疑惑,再去進一步的完成知識內化。第二,要關注對集體活動不適應的群體。在我們的翻轉課堂實踐中,觀察到一個現(xiàn)象,就是在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群體,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忽略這個群體的話,他們的學習效果就不能夠得到保障。對于這個問題,首先要積極鼓勵他們戰(zhàn)勝自己,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其次,在學生開展課堂活動時,教師也要從旁指導,給予意見和建議,并實時的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予以解答。
四、藥物分析學科教學翻轉課堂模式的具體實現(xiàn)
(一)課下部分——教學資源分享與管理平臺的建設
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得以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國外已經有TED公開課、可汗學院等多個優(yōu)秀的線上教育平臺,而對于中國而言,這樣的線上教育平臺及資源很少見,對藥物分析學的在線教育資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能夠找到零星的資源,也不能完全符合每個教師各自的教學思路。因此,按照自己的思路,結合學科特點,自制教學視頻是藥物分析學教學翻轉課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教育者而言,操作視頻編輯軟件并不是其擅長的事情。因此如何簡便高效的錄制視頻,是限制翻轉課堂在教育者中推廣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上文提到,由于課下自主學習是沒有被約束的,所以視頻的趣味性是保證學生課下學習的動力之一。增加視頻的趣味性,可以從動畫、背景音樂、旁白語言的設計等方面入手,可是過多的增加這些元素,勢必會增加視頻的制作難度。我們對現(xiàn)有視頻制作的形式進行了比較,最終選擇了錄屏類視頻制作,即教師利用熟悉的PPT進行講解,視頻一邊播放PPT,一邊用旁白的聲音把要點進行分析。這種視頻制作形式的好處是:(1)幾乎每個大學學科教研室都有現(xiàn)成的教學用PPT,這些PPT不僅是教研室多年教學研究的成果,也是教師最熟悉的教學工具,講解PPT并錄屏,對教師們來說,熟悉度高,難度??;(2)PowerPoint本身也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制作軟件,可以直接通過更換背景圖片、增加色彩和動畫等形式,使視頻具有趣味性;(3)錄屏類視頻的制作中,有很多簡便易行的軟件可以利用,比如PowerCam、Adobepresenter,這類軟件是以教師習慣應用的PPT為基礎,安在軟件界面上生成功能菜單,教師可以在自己熟悉的PPT界面上錄制解說,添加動畫和字幕,生成導航,制作測試題等,從而完成教學視頻的編輯制作,十分方便[9]。
視頻完成后,需要把它們上傳到一個特定的網絡空間里面,方便學生下載和觀看。現(xiàn)在很多高校都開發(fā)了自己的視頻管理平臺,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共享。學生觀看視頻后,應配套習題進行所學知識的練習,一方面是為了檢驗其學習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督促他們更高效的進行學習。而為了更好的達到督促學習的效果,習題應是開放性的,因為開放性習題,更能誘導學生認真觀看教學視頻。
(二)課堂部分——知識的升華和深化
藥物分析學在大學的藥學教學中是一門實用性和普適性都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非常重視理解和實際操作的科學。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情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從而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驗上、日??蒲兄谐0l(fā)現(xiàn)的問題。同時,翻轉課堂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協(xié)作性學習,在溝通、解決問題的氣氛下,形成學習小組,結成學習伙伴,共同學習和提高。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個體變成以解決實際問題出發(fā)的研究小組的一份子,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思考能力,還可以強調小組間的團結互助,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提升科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