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現(xiàn)峰
摘 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南京市5所高等院校大學生的余暇體育行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南京市大學生擁有較多的余暇時間,大學生認識余暇體育鍛煉的意義、科學安排體育鍛煉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參加余暇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是強身健體、娛樂休閑;在余暇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有較大差異;體育場地、設施、器材、學業(yè)安排、專業(yè)知識等原因阻礙了大學生參加余暇體育活動。建議學校擴大體育場地、設施、器材,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健身環(huán)境,積極引導和推進大學生健身運動。
關鍵詞:大學生;余暇體育;行為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24-0188-03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e investigated the leisure sports behavior of 5-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 have much leisure time, but they don't know theimportance of leisure sports exercise and exercise scientifically. Keeping fit and relaxing are the main motivations for them to take part in leisure sports exercis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oices of exercise program for boys and girls. Obstacles which hinder students to join the leisure sports are the satisfaction at sport facilities, study pressure, and the knowledge of sports. It's necessary to provide more sports facilities in the colleges, create a favourable environment to exercise, guide and support the college studentsto participate in exercise fitness.
Keywords: Nanjing; college students; leisure sports; behavior
大學生的余暇體育活動如何,將影響其進入社會后終身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離開大學后就放棄了體育鍛煉。余暇體育不同于競技體育,也不同于體育課程教學,它是一種以自由和自愿參加為原則的積極的余暇活動方式。[1]通過研究大學生的余暇體育行為,歸納出其參與的動機、方式、習慣等,旨在提高大學生余暇生活質量,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體育行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大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對大學生余暇體育行為現(xiàn)狀進行調查與分析,這對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滿足大學生的體育需求,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南京市5所普通高校文、理、工等專業(yè)的一、二、三年級部分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余暇體育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 問卷調查法
問卷采用開放和封閉方式,對問卷進行了效度和信度檢驗。問卷采取隨機發(fā)放1000 份,收回986份,問卷回收率98.6%;有效問卷977份( 其中男生510 人,女生467 人),有效率為99.1%。
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使用SPSS1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余暇時間
余暇時間是指除工作時間、工作輔助時間、生理需要時間、家務勞動時間以外的可用以個人隨意支配的時間。[2]從表1中可以看出,每周有20小時-30小時、30小時以上余暇時間的大學生比例為28.8%、63.9%,說明大學生有較多的余暇時間,合理安排余暇時間對于大學生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20小時以下余暇時間的大學生比例為7.3%,說明有少部分同學學業(yè)負擔較重,可能是就業(yè)、深造壓力導致。
(二)大學生余暇時間活動
調查大學生余暇時間從事的活動,可以了解體育活動在大學生生活中的位置。從表2中看出,男生在余暇時間主要從事的活動是上網(wǎng)、體育活動、學習,女生則主要是上網(wǎng)、學習和休息。說明余暇時間大學生的主要活動內(nèi)容是上網(wǎng),這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有很大關系,而參加體育活動并不是主要選擇。
1. 參與余暇體育的動機
余暇體育活動是指大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之外,利用閑暇時間自覺參加的體育鍛煉。[3]大學生的余暇體育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鍛煉方式, 余暇時間雖然有限,但應該分配一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因為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放松身心,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從表3可知,大學生參加余暇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是強身健體、娛樂休閑。另外,大學生余暇體育活動的動機呈多元化發(fā)展趨勢,這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2. 獲取體育知識的途徑
從表4可知,大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的主要途徑分別來自網(wǎng)絡、報刊雜志和廣播影視,說明大眾傳媒具有很強的宣傳教育作用。從課堂途徑獲得體育知識并未列前三,可見教師對體育知識的傳播影響力不是太大。
3. 余暇體育活動的項目
因為大學生個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余暇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上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自由性。從活動方式來看,余暇體育的形式主要是社會新興體育項目、傳統(tǒng)體育課堂與體育項目相融合;余暇體育、學校體育教育與社會精神文明相融合。[4]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理解以及對體育運動的價值取向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大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也逐漸轉向課外。
由表5可知,在余暇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有較大差異,22%的男生選擇了對抗性較強的籃球,其次是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跑步、網(wǎng)球。由此可知,男生喜歡的是籃球、排球、足球等對抗性激烈、趣味性強的團隊項目。 女同學選擇最多的羽毛球、健身操、乒乓球、跑步、體育舞蹈、網(wǎng)球,這可能取決于交往、健身、愛美的心理。
由表6可知,在影響大學生余暇時間體育活動的因素的調查中,“缺少活動場地器材”成為第一影響要素,因此拓展體育活動場地、增加體育器材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可能受就業(yè)壓力、深造壓力影響,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余暇時間少、學習壓力大,從而影響體育活動的參與?!盁o專業(yè)指導”也是影響大學生余暇時間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見,高校教師在項目的知識傳播、傷病的預防、技戰(zhàn)術指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 余暇體育活動的頻率
從表7可知,大學生每周參與余暇體育活動頻度調查中,2次以下的占63.4%,每周5次以上鍛煉的僅占4.8%??梢?,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忽視或輕視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自覺自愿、個性化的體育行為,目前尚未達到學校體育教育的要求,這就需要學校重新建立學習和鍛煉的動態(tài)平衡,要求學校和社會相互合作,使得體育教育朝著終身化、生活化、社會化的方向發(fā)展。在鍛煉時間上,每次30分鐘以下和不固定的分別占9%和9.5%??茖W合理鍛煉的鍛煉方式、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鍛煉效果,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部分大學生有待加強。
表8顯示,多數(shù)大學生選擇在下午和晚上進行鍛煉,分別占31.6%和40.5%, 而最不愿意選擇的時間是上午和中午。大部分學生選擇在下午和晚上進行,其原因主要是多數(shù)課程大都安排在上午。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 普通高校大學生擁有較多的余暇時間。
2. 余暇時間參加體育活動并不是主要的選擇。
3. 大學生參加余暇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是強身健體、娛樂休閑;大學生余暇體育活動的動機、參加項目呈多元化發(fā)展趨勢。
4. 大學生余暇時間獲取體育知識的途徑更多依靠網(wǎng)絡、報刊雜志和廣播影視。
5. 在余暇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有較大差異,男生選擇最多的是籃球,其次是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跑步、網(wǎng)球,女同學選擇最多的羽毛球、健身操、乒乓球、跑步、體育舞蹈、網(wǎng)球。
6. 體育場地、設施、器材、學業(yè)安排、專業(yè)知識等原因阻礙了大學生參加余暇體育活動。
7. 大學生認識余暇體育鍛煉的意義、科學安排體育鍛煉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8. 大學生選擇參加余暇體育活動的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
(二)建議
1. 學校體育教育要延伸到大學生余暇體育活動中,開展余暇體育俱樂部,轉變體育教師觀念和角色,為大學生余暇體育活動提供知識傳播、技戰(zhàn)術指導、創(chuàng)建高校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使更多的大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2. 要加大對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的投入,開放學校體育設施,開發(fā)新的體育課程內(nèi)容,盡可能改變體育活動場所、器材不足的狀況,滿足學生多樣化差異性余暇體育活動參與需求。
參考文獻:
[1]左新榮,姚麗琴.大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消費結構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27(1):24-27.
[2]辛利.中國城市女職工閑暇體育活動調查研究[J].體育科學,1993(4):9-11.
[3]張耀輝.創(chuàng)造體育健身消費的良好氛圍[N].中國體育報,1999-03-17(5).
[4]王斌.影響中學生余暇體育行為的因素及其策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9(2):87-90.
[5]楊金鵬.網(wǎng)絡游戲與大學生體育行為的關系研究[J].高教學刊,2015(02):101-102.
[6]江曉.廣東地區(qū)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現(xiàn)狀與研究[J].高教學刊,2015(1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