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安洪賓
【摘要】 目的 探究瘢痕妊娠患者采用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5例瘢痕妊娠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在B超監(jiān)測下采用宮腔鏡電切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經(jīng)腹手術治療。治療5 d后, 對兩組患者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GG)下降恢復正常時間、月經(jīng)恢復時間及患者住院時間等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β-HGG下降恢復正常時間、月經(jīng)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9.23±2.32)、(20.12±3.35)、(10.15±2.12)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0.98±6.65)、(48.75±6.15)、(23.32±4.58)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B超監(jiān)測下使用宮腔鏡電切治療瘢痕妊娠具有明顯的效果, 安全性能高, 在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B超監(jiān)測;宮腔鏡電切治療;瘢痕妊娠;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3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and safety by B ultrasound monitoring hysteroscopic electroex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Methods A total of 65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 ultrasound monitoring hysteroscopic electroexcis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nsabdominal operation for treatment. In 5 d afte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 (β-HGG) back to normal time, menstruation resum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β-HGG back to normal time, menstruation resum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respectively as (9.23±2.32), (20.12±3.35), (10.15±2.12) d, which were all much shorter than (40.98±6.65), (48.75±6.15), (23.32±4.58) 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B ultrasound monitoring hysteroscopic electroexcision contains remarkable effect in treating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long with high safety.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 ultrasound monitoring; Hysteroscopic electroexcision;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urative effect
瘢痕妊娠在剖宮產(chǎn)后女性中較為常見, 孕婦再次妊娠時, 孕囊在子宮下端切口的瘢痕處著床, 臨床中對于瘢痕妊娠的處理較為復雜, 患者常表現(xiàn)為患者陰道大量出血及子宮破裂, 嚴重的會導致子宮的切除而喪失生育的能力[2, 3]。本院就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瘢痕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對35例瘢痕妊娠產(chǎn)婦展開本次研究, 對患者行B超監(jiān)視下的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8月到本院進行瘢痕妊娠治療的患者65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
(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42歲, 平均年齡(32.28±6.12)歲, 平均懷孕次數(shù)(3.28±1.17)次;對照組患者年齡20~41歲, 平均年齡(31.82±6.57)歲, 平均懷孕次數(shù)(3.07±1.58)次。兩組患者年齡、孕產(chǎn)次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參加此次研究均屬自愿且無其他嚴重的疾病。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行經(jīng)腹手術治療:先給予患者50 mg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551, 規(guī)格:25 mg×1片)進行治療, 2次/d, 治療3 d。超聲引導下經(jīng)腹部穿刺治療。在子宮瘢痕部位的妊娠囊注射甲氨蝶呤(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443, 規(guī)格:0.1 g)
50 mg進行注射治療, 連續(xù)治療2 d。
1. 2. 2 觀察組患者采用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全身麻醉下行宮腔電切手術, 它的特點是具有連續(xù)性和被動性。提前設置好腹部探頭的監(jiān)測, 并且手術中采取的是先進超聲診斷儀。宮腔鏡下行雙極電切, 切割功率設定為60~70 W, 凝固功率設定為40~60 W?;颊呷“螂捉厥唬?在患者的膀胱處于比較豐盈的狀態(tài)時, 便可對患者的外陰進行沖洗和消毒。對患者采用超聲檢查, 了解患者的子宮位置、前壁下段的厚度、形狀以及是否存在楔形液性暗區(qū)。可對患者采用生理鹽水膨?qū)m液讓患者的子宮進行膨脹, 將宮腔鏡的鏡體置入患者的宮腔時, 應先將其放在宮頸內(nèi)口, 并勻速緩慢地推入宮腔。采用超聲探頭對恥骨及其上方進行橫縱方向掃描, 采用雙極電切對瘢痕周圍組織切除, 消除活瓣, 促進經(jīng)血流暢。如果瘢痕上緣明顯, 則需要進行修整、切除邊緣, 促進經(jīng)血流出。操作過程中, 對凹陷底部進行清除, 最后需要進行電凝止血。術后, 給予患者連續(xù)5 d抗生素治療。
1. 3 觀察指標 治療5 d后,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β-HGG水平恢復正常時間、月經(jīng)恢復正常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β-HGG下降恢復正常時間、月經(jīng)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9.23±2.32)、(20.12±3.35)、(10.15±
2.12)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0.98±6.65)、(48.75±6.15)、(23.32±4.58)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瘢痕妊娠在剖宮產(chǎn)術后較為常見, 存在于剖宮產(chǎn)術后的薄弱子宮肌組織和纖維組織, 供血功能差[4-8]。瘢痕妊娠孕婦早期流產(chǎn)發(fā)生率較高, 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大量子宮出血, 需對患者實施全子宮的切除, 最后患者出現(xiàn)晚期妊娠[9-17]。對瘢痕妊娠患者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是經(jīng)腹部、腹腔鏡及陰道切口對瘢痕妊娠產(chǎn)婦進行切除, 并對切口部位進行縫合。瘢痕妊娠患者手術操作過程中, 具有局限性, 安全性及效果有待提高。
研究發(fā)現(xiàn), 在B超監(jiān)測下采用宮腔鏡電切治療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 患者的β-HGG下降恢復正常的時間為(9.23±
2.32)d, 明顯少于采用經(jīng)腹手術進行治療患者的(40.98±
6.65)d;月經(jīng)恢復時間為(20.12±3.35)d, 短于采用經(jīng)腹治療患者的(48.75±6.15)d;采用經(jīng)腹治療的患者住院時間為(23.32±4.58)d, 大于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的患者住院時間(10.15±2.12)d,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B超監(jiān)測下進行手術, 能夠最大限度的改善手術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 預防出現(xiàn)子宮穿孔和膀胱損傷。術中采用雙極電切術治療, 可顯著降低術中熱損傷及水中毒的發(fā)生率。采用激素對子宮內(nèi)膜進行修復, 可顯著減少陰道出血, 進而減少術后感染。
綜上所述, 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瘢痕妊娠療效顯著, 安全性良好, 值得廣泛推薦。
參考文獻
[1] 劉玉環(huán), 惠寧, 徐明娟, 等. 不同類型剖宮產(chǎn)子宮瘢痕妊娠的手術治療.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1, 32(4):450-452.
[2] 張寧寧, 楊清. 早孕期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 40(5):458-461.
[3] 劉玉昆, 劉穎琳, 劉梅蘭, 等.腔宮鏡在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和宮頸妊娠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1):146-149.
[4] 李麗琴, 習鳳英, 龔翠梅. 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剖宮產(chǎn)瘢痕缺損的臨床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7):2698-2700.
[5] 梁寶權, 鄭艾, 李春梅. 203例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的臨床分析.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1, 27(5):391-393.
[6] 袁秀英, 劉小媚, 黃麗娥, 等. B超監(jiān)測下宮腔鏡電切治療瘢痕妊娠100例臨床分析. 中國臨床醫(yī)生, 2014(3):61-62.
[7] 黃燕娟, 董彩霞. 子宮疤痕妊娠處注射 MTX 聯(lián)合宮腔鏡電切在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5(29):4420-4421.
[8] 翟彥驪. 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效果研究.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17):103-104.
[9] 張建敏. 天花粉聯(lián)合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的護理. 護理與康復, 2013, 12(8):742-743.
[10] 鐘宜, 符鳳暉. 子宮瘢痕處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宮腔鏡電切在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臨床研究, 2014, 27(7):838-840.
[11] 王永莉, 馮慧芳. 子宮疤痕妊娠處注射MTX聯(lián)合宮腔鏡電切在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 基礎醫(yī)學與臨床, 2013, 33(5):
625-626.
[12] 徐佳, 孟躍進, 顧曉麗, 等. 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療效分析.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4(6):886-888.
[13] 李娟, 溫桂玲, 付曉玉, 等. 超聲監(jiān)護下宮腔鏡在剖宮產(chǎn)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醫(yī)療裝備, 2016, 29(11):48-49.
[14] 王愛麗, 黃守國, 吳清萍, 等. 宮腔鏡電切在子宮剖宮產(chǎn)術后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0, 16(9):1202-1203.
[15] 關峰, 付強, 高天明, 等. 宮腔鏡在內(nèi)生型剖宮產(chǎn)術后切口瘢痕妊娠治療中的臨床分析. 醫(yī)學與哲學, 2015(4):29-31.
[16] 王素華. 剖宮產(chǎn)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宮腔鏡及子宮動脈栓塞術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內(nèi)鏡雜志, 2016, 22(9):
84-87.
[17] 魯吉娟. 腹腔鏡手術治療剖宮產(chǎn)術后瘢痕處妊娠的效果分析.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4(7):80-81.
[收稿日期: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