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法治已是當前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治思維是根據(jù)法律的固有特征和對法治的信仰來看待事物、判斷對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在依法治國大背景下推進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分析了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重要性,從多個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 黨員干部 法治思維 依法辦事
作者簡介:王樹平,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72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nèi)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重要內(nèi)容”、“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高級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黨中央、自治區(qū)和兵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黨員干部樹立法治思維和提升依法辦事的素質(zhì)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梢哉f,提高兵團黨員干部的法治化思維和依法辦事的相關能力是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走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選擇。
一、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提高兵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在依法治國治國方略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整個社會的法治氛圍倒逼領導干部不得不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對政治權利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渴望公平正義,法治的實現(xiàn)與否直接關系人民群眾滿意與否。比如在當前現(xiàn)實中,黨員領導干部的法制素養(yǎng)和在法治方面的影響與普通百姓間形成差距——在部分事件與案件中,當事人公民在事前更強的權利意識或者事后動態(tài)學習而來的權利意識,往往比行使公權力的黨政干部的法治素養(yǎng)更高,結果導致大量的“依法抗爭”或者“以法抗爭”發(fā)生。這是目前很多群體性事件發(fā)生、膨脹的根源之一。①黨員領導干部如果自身不懂法,就很難處理好這些事情。黨員干部只有以身作則,帶頭具備和運用法治思維,依法辦事,才能滿足社會需求,使自己與整個社會的法治進程形成良好的互動。
(二)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建設法治兵團、完善兵團特殊體制、發(fā)揮兵團作用的需要
《法治兵團建設綱要》和《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兵團建設的意見》都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xiàn)兵團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法治化,依法保障兵團履行特殊使命·這就需要兵團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的能力,以推進法治兵團建設。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有利于將中央賦予兵團的維穩(wěn)戍邊特殊職能納入法治軌道,依法管理兵團內(nèi)部行政、司法事務,努力構建符合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實際的法治體系,全面建設法治化的兵團,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三)黨員干部角色在依法治國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黨員干部在國家發(fā)展和治理中處于主心骨的角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領導者,一舉一動都在社會上起到示范作用,兵團黨員干部處理現(xiàn)實問題時能否學會兵團依照法律行事,事關整個法治事業(yè)的成敗。
黨員干部角色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黨員干部是我國各項工作,包括改革、發(fā)展和維護穩(wěn)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我國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其他方面都已納入到法治化的軌道。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自然就是決定的因素。黨員干部擔負著推動社會發(fā)展、深化經(jīng)濟改革、化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的重任,處在各種利益矛盾交相纏縛的中心。在新形勢下,只有提升黨員領導干部法治的思維模式和依照法律行事的能力,才能引領、規(guī)范和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使各項工作走向法治軌道。
其次,黨員干部工作壓力大、擔負的責任重、決策失誤的代價大,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下很多干部都有被追責、違法性審查的可能。中國在走向法治的進程中,百姓的權利意識、監(jiān)督意識不斷提升,對領導干部的要求越來越高,各項監(jiān)督問責機制越來越完善。尤其十八大以來很多領導干部是在群眾的舉報、監(jiān)督、問責下落馬的,這對領導干部形成強大的履職壓力,很多領導干部也深切感受到權力被關進制度籠子里的滋味。其實,辯證的看,把權力放進制度的籠子不只是限制約束了權力,另一方面籠子本身也保護了那些愿意本分地呆在籠子里的人——擁有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黨員干部。一個敬畏制度、依法辦事的領導干部必然不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所以,黨員干部只有提升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強迫為主動適應,才能既積極有效地履行職責、為民服務,又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再次,黨員干部良好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對于形成良好法治風尚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社會治理下的干部與群眾是互相影響的魚水關系,不是孤立的各自為政。行政執(zhí)法系統(tǒng)的干部若能時刻秉公執(zhí)法,則能促進人們對法律生起敬畏之情;面對群眾矛盾和糾紛,如果黨員干部善于引導群眾用法治方式解決糾紛,就能使人們養(yǎng)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方式,使整個社會形成法治的大環(huán)境。
(四)提高兵團內(nèi)部黨員干部法治的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具有實際迫切性
當前,一些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的個別黨員干部不善于依法執(zhí)政,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識和相關能力,在管理社會、文化、經(jīng)濟事務水平時沒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有的黨員干部甚至認為法律只是政府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只用法律約束老百姓,帶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特權主義落后思想;更有甚者,一些官員被金錢俘虜,為了金錢而徇私枉法,嚴重阻礙兵團法治建設。這些問題說明,兵團的黨員干部并不天然的具備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在維護新疆社會穩(wěn)定的當下,繼續(xù)提高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照法律行事的素質(zhì)。
二、兵團黨員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方面存在問題和現(xiàn)實狀況
兵團的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管理體制曾經(jīng)給兵團帶來了輝煌,但在市場化、法治化背景下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例如權力相對集中,監(jiān)督體制不健全,存在一些團場社政管理職能和經(jīng)營職能難以分開,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等問題;基層干部對于把法的理論與兵團實踐聯(lián)系方面做的還不夠;兵團的一些個別領導干部把自己意志放最高位,獨斷專行,單憑主觀喜好來對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對于牽涉自身利益的案件,不能公正處理;有些領導干部不敬畏法律、不遵守法律,將權力凌駕于法律法規(guī)之上,大搞一言堂;有的光嘴上喊法治、辦公室貼法制,一套套形式化的做法欺上瞞下,只把法治落實在各種一摞摞的文件中,根本沒具體到行為和實踐中;有的干部利用兵團體制監(jiān)督薄弱、權力集中的現(xiàn)實狀況而大搞腐敗,在各項農(nóng)機、農(nóng)資統(tǒng)購、農(nóng)產(chǎn)品銷售等環(huán)節(jié)中的謀取私利;一些黨員干部對于法治建設的認識模糊以及重視不足,一些工作純粹為了迎接檢查而做;一些基層黨委的決策缺少連帶責任;整個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的行政管理過于強調(diào)行政管制色彩,缺少服務意識和法治意識,影響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發(fā)展和兵團的持續(xù)發(fā)展。
這些問題在中國市場化、國際化過程中會暴漏的更加明顯。在兵團高度集中體制下,各種矛盾沖突和利益需求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必須要用公開公正、程序化的法治來疏導社會矛盾,改良政府治理,這既能夠提升兵團競爭力,又能防止權力腐敗和矛盾激化。
三、提高兵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對策
(一)加強兵團黨員干部對憲法和法律的學習
當前,以憲法為根本的中國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如何讓這些法律入腦入心、化為行動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第一,學習憲法。要了解憲法的重要性、領悟憲法基本的精神、熟悉憲法的基本內(nèi)容,不斷加深對法治思維的掌握程度。把憲法和相關法律的學習落實到黨委會的學習中,落實到各級的黨校、干部學院和行政學院的課程教學中去。
第二,學習其他法律及相關知識。黨員干部除了要學習工作中的專業(yè)法律知識,還要善于理解并掌握法律的背后價值與精神。讓法律觸動自身的靈魂,知道權力和權利的邊界各是什么,形成深層的法律素養(yǎng)。
第三,創(chuàng)新教育、學習方式,加大學習頻率,提升學習效果。對黨員干部的培訓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采取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現(xiàn)場教學、訪談教學等多種形式,寓教于樂,使學生能生動的理解法治精神和法律規(guī)定。例如一師紀委的廉政教育中心利用多種形式讓參觀學習者感受到違法亂紀的嚴重后果。
(二)完善權力運行制度建設
促進兵團黨員干部按程序使用權力,完善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各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xié)商會議等各種監(jiān)督機關和組織。兵團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決策、執(zhí)行時都應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制約和監(jiān)督,積極聽取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的相關積極建議。黨員干部要依法規(guī)范和行使公共權力,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程序化和法治化,保證憲法、法律貫徹實施。兵團各級黨員干部都應積極貫徹“三重一大”制度,在決策中增強民主因素,提高各種決定的科學性和連貫性。
有權力就必然有責任,違法了就應受到追究。在反腐檢查和群眾反映中出現(xiàn)問題的干部要及時依法處理,不可用黨紀處分代替國法懲罰??傊?,要使各黨員干部、各機關部門的決策責任明確化。誰的責任誰承擔,應加快和完善決策立法,明確決策范圍和決策責任,從而避免“前任建房、后任拆房”、“豆腐渣工程”、“樣板工程”等不良現(xiàn)象,使權力在為民造福的路上健康運行。
(三)加強考試與考核的力度
第一,做好兵團黨員干部學法考試工作,以嚴謹?shù)淖黠L和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組織開展好考試工作。當前網(wǎng)上的公職人員考試系統(tǒng)并不完善,一些人讓別人替考。應該選擇用閉卷考試檢驗兵團黨員干部的法律知識和能力,不可開卷進行法律考試,嚴肅處理考試作弊行為。
第二, 把是否具有法治精神和依照法律行事的作風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據(jù),以此帶動全體人民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在相同條件下,優(yōu)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yǎng)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建立引導和督促機制,使各級干部自覺模范地帶頭學習法律和使用法律的。
(四)加強法治宣傳
第一,要加大對黨員干部進行法治宣傳。依法辦事作為一種行為選擇,首先來源于意識上的認可和接受,所以黨員干部必須樹立自己帶頭遵法守法、以上率下的觀念。例如通過采取公職人員憲法宣誓制度來提升黨員干部對法律的信仰。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等媒體要抓住各種引起廣泛公共輿論的法治事件和案例,從促進法治建設的視角引導干部和群眾深入互動、熱烈討論,使大家在切實的社會事件中提高法律思維和法治意識。
第二,對群眾加強法治宣傳,使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倒逼黨員干部依法辦事。社會是一個互動性的整體,如果群眾本身的法律素養(yǎng)不高,單靠黨員干部依法辦事也是難以取得實效的。在平時,可以多方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微信、微博等進行法治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使法治成為一種文化自覺。當每個公民的法治意識和主人翁的地位提升起來時,每個黨員干部也必然會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
注釋:
①于建嶸.當前農(nóng)民維權活動的一個解釋框架.社會學研究.2004(2).49-55.
參考文獻:
[1]王彪、盧大林.提高兵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能力的思考.商業(yè)經(jīng)濟.2014(18).
[2]楊清望.“法治中國”提出的現(xiàn)實意義與理論意義.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3(5).
[3]莫紀宏.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與法治化.法學雜志.2014(4).
[4]馬一德.法治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支撐.人民論壇.2013(34).
[5]何華輝、馬克昌、張泉林.實行法治就要擯棄人治,法治與人治問題討論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