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第五小學 425300)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因為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學會其它學科的前提與基礎,而且,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包括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多,任務重.如何有效指導學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呢?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談談本人的方法和策略。
一、課內(nèi)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策略
1、背誦與默寫相結合。
閱讀課文的教學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必須加以高度重視。語文教學首先是語言的模仿教學。因此,背誦課文、字詞句就成為語文教學重要的基礎性一環(huán)。在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教學中,我首先強調(diào)背誦,將重點的古詩詞、重點的課文段落點出來,通過學生自己背誦、同學相互檢査、老師重點抽查等方式,督促學生背誦過關。其次,強化默寫。光靠背誦,既寫不出,又不會用,實際上等于沒有掌握。因此,在背誦的基礎上,還要強化默寫。默寫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在課堂上聽寫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句,可以將課文中易錯字、重點詞、重點句按原文形式讓學生填空;也可以經(jīng)常性開展一些突擊性、鼓勵性課文默寫比賽,通過背與寫的結合,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2、訓練與引導相結合。我們從事的教學工作,是教與學的過程,我們既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又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一是對每單元的閱讀重點進行梳理。在教學時,學生可能對以前學過的課文感到模糊,甚至已經(jīng)遺忘。這時,教師就有必要根據(jù)每個單元的重點,引導學生把各單元典型課例反復閱讀,特別是重點篇目,一定要學生背下來、寫得出,學透、吃透。二是善于利用教材訓練閱讀方法。小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都很有限,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教材課文內(nèi)容為主線,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通過閱讀,強化學生對重點字詞句的識記、理解和對重點課文的熟練,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通過閱讀,要把教師引導的方法內(nèi)化為學生學習的技巧,在此基礎上適當加大閱讀量和閱讀面,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策略
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才,足以成才?!闭n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延伸與拓展, 是閱讀訓練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于開闊學生視野,獲取課外知識,促進智力、道德、審美情趣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重視課外閱讀,必須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
1、“情”與“趣”相結合,即情趣導航,以“趣”動“情”,以“情”促“趣”,使“閱讀”成為“悅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誘導中主動學習, 在情趣中獲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情與趣的統(tǒng)一 。要使學生覺得閱讀內(nèi)容有意思,想閱讀下去;老師說話有意思,想聽;閱讀過程有意思,舍不得放下;閱讀結果有意思, 愿意記誦;閱讀體驗有意思,覺得是一種享受。從而,引導學生自覺增加閱讀量, 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能力。
2、閱讀與交流相結合,提高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而閱讀畢竟是一種個體行為,這就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因此,在學生的自主閱讀中,就有必要促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將閱讀獲得的信息相互交流,以開闊視野,交流思想,從而分享閱讀中獲取知識和觀點后的愉悅。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望閱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能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針対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在班上組織“閱讀大王知識競賽”、 “讀書心得有獎征文”、“故事大王演講會”和“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等一系列活動,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和平臺。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必然使閱讀活動更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3、閱讀與創(chuàng)作相結合。創(chuàng)造是人類的本性,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育工作的目的。課外閱讀除了擴大視野、陶冶情操、培養(yǎng)鑒賞能力之外, 還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運用已積累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挖掘?qū)W生潛能,進一步促進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展示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形式有多種,如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之作以壁報形式展示出來;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之作通過校園之聲廣播進行宣傳;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與語文有關的競賽??傊?,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舉措,將課外閱讀引向深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真正提高。
4,閱讀與展示相結合。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后,往往都有一種表現(xiàn)欲望,希望自己的閱讀收獲得到師長、同學的認可與贊許。教師應經(jīng)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語動,來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針對學生好表現(xiàn)、希望得到肯定的特點,可以設計如下一系列相關活動:“經(jīng)典誦讀我來讀”,每天晨讀安排十分鐘輪流讓學生上臺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或講故事;“成語故事我來秀”,開展成語故事接龍或演、講成語故事;“主題閱讀我最棒”,根據(jù)一個單元的主題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開展閱讀,然后根據(jù)閱讀情況匯報交流;“好書讓我來推介”,舉行“我向你推薦一本好書”活動,每周一人次上講臺向?qū)W生推薦,學生可以介紹書的主要內(nèi)容及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以及這本書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舉辦班級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學生觀摩,并以投票方式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書香伴我成長”,教師把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心得或文章收集起來(力爭人人都有),進行裝訂成冊,師生共同完成封面的設計,內(nèi)容的編排,插圖的創(chuàng)作,序言、后記的撰寫。畢業(yè)時,為每個學生送上一分厚厚的閱讀成長禮物,讓書香陪伴他們成長。教師要及時提供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獵取知識,使學生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戲劇大師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睘榱耸箤W生都有一對強硬的翅膀,不妨帶他們到書海暢游。一個人一但與有益的書交了朋友,他就會越來越認識自己的不足,他面前就會展現(xiàn)出一個沒有止境的世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責無旁貸地引導孩子去感受祖國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讓孩子暢游書海,讓書香成為孩子們生命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