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彤
(溫州第二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325000)
摘要:課改要求“走班制”試行已經(jīng)陸續(xù)走進中職學校,各中職學校在行政班的基礎上部分課程嘗試走班,打破了傳統(tǒng)行政班的管理形式,給班級管理帶來新的變化和挑戰(zhàn)。走班了,學生的動向越來越難以掌握,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管理要怎么下手?自身又需要做些什么?我們都要做好準備!
關鍵詞:走班;管理;面對;應對
從試行第二學期開學,我們學校的校長信箱收到了許多家長和學生的來信,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被分在相對層次低的教學班上課,由于自卑精神一蹶不振,對學習更加不感興趣;還有家長說走班的那個教學班學風不好,要求換班。有學生說,由于走班,自己班和其他班同學在教學班相處不愉快,已經(jīng)影響他們正常的上課;還有說自己選擇了某層次教學班后想換班很困難等等。其實這些問題早就在“走班制”試行第一學期就出現(xiàn)。
我們知道課改要求“走班制”試行已經(jīng)陸續(xù)走進我們中職學校,它確實有許多優(yōu)勢,譬如學生課程選擇有相對的自主權,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積極性,有利于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同時給學生帶來了一個開放性的人際交流平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等等。其實在之前許多中職學校有走班制的課程形式,譬如選修課等。但因為占整個班級課程的比重少,所以沒有給我們班主任管理帶來多大的影響。作為班主任,現(xiàn)在我們更關注的是,在走班后,面對行政班管理所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如何去應對和解決?
一、面對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監(jiān)管力弱化
走班前,班主任基本會有在行政班所有學生授課的機會,在加上平時對學生實行全面的管理監(jiān)督及鑒定,所以班主任會有相對的權威性。實行走班制后, 師生皆具有較強的流動性,過去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角色關系被打破,行政班名存實亡,相當多的學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學班中上課,所以大部分學生即便在校,可都在班主任的視線之外。因為涉及的教學班多,學生雜,班主任不能對學生習慣、學習狀況、思想變化、課堂表現(xiàn)有個全面的了解,也很難對這些學生的動態(tài)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因為只有部分學生由班主任授課,所以班主任會缺少了課堂這個過去了解學生的重要渠道,因此以前有的所具備學科的高度就會有影響,除非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否則很容易被學生視為一個班級瑣碎事務的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作用在逐漸減退。
2.班級凝聚力淡化
走班后,班主任除了早自修、兩操和班會課的靜態(tài)管理外,其他都是動態(tài)管理。每個學生一張功課表,每天背著書包四處奔走、來去匆匆,導致行政班活動時間大大較少。由于沒有了固定班級,學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到處流浪”的感覺,同學之間交流少了,感情淡漠了,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相對疏遠,對于集體的認識必然會大打折扣,長此以往,集體榮譽感與歸屬感就會缺失,不利于班級集體觀念的形成。
3.班級管理不順
“走班制”雖然滿足了學生的興趣,給了學生以更自由的空間,但它的出現(xiàn),讓以往邊界清晰的班級式管理面臨挑戰(zhàn)?,F(xiàn)在的教學班如一個學習機構,基本上沒有之前行政班一套比較成熟的管理機制,很多管理得不到有序的展開。譬如少數(shù)學生不服從教學班的管理,早自修課任老師的輔導基本沒辦法落實,作業(yè)收齊很難,考評也只限于出勤率和完成作業(yè)情況。教室黑板由誰來擦、教室門由誰來開、投影儀由誰來管……平時行政班習以為常的教室管理小細節(jié)如今都出現(xiàn)的新的變化。走班后學生來自于不同班級,相互間的影響也將加大,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給班級管理帶來不便。
4.家校聯(lián)系不暢
原來班主任、科任教師都是固定的,現(xiàn)在走班后行政班班主任很難每天一一與各教學班的課任老師去了解情況,這樣就造成家長與我們溝通時我們情況反饋滯后及不全面。還有教學班變化快,較多科任教師也缺少主動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很多家長在與課任老師還沒交流的情況下,學期已經(jīng)結束。還有譬如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在相對低層次的教學班上課,會無形中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成績和思想表現(xiàn)下滑,這樣家長就自然而然認為是走班惹的禍,可能會對班主任管理產(chǎn)生質(zhì)疑。
二、應對采取的措施
課改要求“走班制”已成事實,在這樣的背景下,客觀上要求班級管理工作更加細化和深化,要適應“走班制”的特點和內(nèi)在要求,我們班主任也要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
1.實現(xiàn)班級監(jiān)管理想化
大家知道,在沒有實行走班制之前班主任的權威一般躍居其他課任老師之上,其實是制度賦予的。實行走班制后,班主任和本班學生之間的交流僅限于班會課和自修課,行政班的學生可能只有部分由班主任授課,班主任不再具備學科的高度,班主任成為一個瑣碎事務的管理者。重要的是與各此次各科任課教師的溝通,及時表揚有進步和表現(xiàn)好的學生,對學生發(fā)生的違紀違規(guī)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及時化解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矛盾,縮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監(jiān)管盡可能實現(xiàn)理想化,努力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2.提高團隊協(xié)作最佳化
“走班制”使學生隨課堂轉(zhuǎn)換,形成各種以學習內(nèi)容和任務形成的集體,原來行政班凝聚力相對削弱。面對每堂課都在不同的教室上課接觸的是不同同學的現(xiàn)實,所以班主任要利用班會課這個平臺,開展一些以提高班級凝聚力為主題的的班會,其目的就是想通過這樣的主題班會,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集體觀念,讓班會課真正成為班級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管理的重要陣地。
3.改進建立班級管理最優(yōu)化
“走班制”實施以后,因?qū)W生“走班”面廣,給管理帶來許多新的變化和挑戰(zhàn),更難創(chuàng)造氛圍營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合理的適合 “走班制”教學的多元的管理模式,除了要制定出原有班級共同認可的班規(guī)外,還要為分散到各個學科教室的學生制定更為精致的評價、激勵制度,以及創(chuàng)建迥異于傳統(tǒng)班級管理模式的新的班級文化,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要重視走班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學習。
4.暢通家校聯(lián)線
走班制下的學校和家長快速溝通遇到了瓶頸,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充分利用,利用校園網(wǎng)及時發(fā)布各種信息和通知,并對教學班、行政班的監(jiān)督及時發(fā)布。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橋梁除了用校園網(wǎng),還可以了利用手機終端的APP、建群等方式進行及時交流和跟進,讓交流無處不在,減少時空的限制。同時定期發(fā)家長會,在家長開放日活動時,讓家長走進學校、行政班甚至教學班,增進了解和家?;樱尲议L、學校、班主任之間架設起一座合作、溝通的橋梁,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合作機制,改變其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力求達成共識。
“走班制”作為一種新型的更有效的學習組織方式有效地解決中職學生在學習中的個體差異,對實現(xiàn)因材施教,實施素質(zhì)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還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我們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面對和解決新事物下的矛盾與不足。
參考文獻:
[1]唐梁兵 2005年04月《中等職業(yè)教育》《“走班制”在中職教育中的探索》
[2]李意海 2016年01月08日《走出選課走班制下的班級管理困惑》
[3]鞠朝霞 2016年03月09日《走班制下的班主任工作與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