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財貿職業(yè)學院,北京 101101)
摘要:英語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語言,英語在以后的國際交流中將會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單純的英語語言培養(yǎng)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國際化的英語人才成為了我國英語教學中的新目標。這一新目標的確立,使得傳統(tǒng)英語教學體系也要隨之發(fā)生變革,自然對英語教學進行評價的體系也要與時俱進。因此,本文從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針對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構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國家化人才;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065-02
英語和其他教學科目相比其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為了以后國際交融,大力培養(yǎng)英語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我們懂得更多的英語知識,在以后的交流、談判過程中才不會因為語言問題而陷入被動局勢。因此,高校作為國際英語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其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構建了多元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此體系來進行教學評價,可以得到更加準確的評價結果,這對于高校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有著積極地幫助。
一、多元評價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原本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主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比如說詞匯、語法等知識,而且在開展英語教學中,很少涉及到其他學科的內容,這樣就使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只能對學生英語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學單一性較為突出。這樣的教學在教育改革,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提出之后發(fā)生了天翻復地的改變,高校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拓展,英語教學不再單純的講解英語基礎知識,其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比如說在英語專業(yè)中明確了商務英語、國際金融英語以及計算機英語等不同類型的英語課程,同時還增添了相應的課程教學,比如添加了國際經濟法、國際市場營銷等內容,這樣的教學體系充分說明了高校英語教學更加的融合,面對這樣的教學體系,在對英語教學進行評價過程中,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逐漸地被淘汰,而評價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條件之一,因此,相關人員提出了多元評價理論,高校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提出了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的設想,只有將此體系構建落實到實處,那么對英語教學的評價才能是科學合理的,評價結果才能為后續(xù)的教學改善提供依據(jù),進而促使高校英語教學水平得到整體提高,最終實現(xiàn)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1]。
二、多元評價體系構建
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較為單一,評價的結果并不是很科學,所以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實際構建體系過程中,不能盲目進行,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體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明確評價目標。在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過程中,若是想要將體系構建工作更好地落實到實處,就必須要明確評價目標,然后圍繞著這一目標來開展相應的評價工作。多元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因在于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提出,在于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行,而開展此評價工作最主要的目標就是通過轉變教學評價體系來讓相關人員更加清楚的了解教學現(xiàn)狀,讓教師通過評價更加了解自身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狀態(tài)等,以此為根據(jù)對教學策略進行改進,從而確保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提升,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并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開拓自己的國際化視野,成為國家需要的國際化英語人才[2]。
2.明確評價主體,拓寬主體范圍。在進行教學評價中,必須要明確評價主體,對主體的各種行為進行評價,依據(jù)評價結果進行改善這是傳統(tǒng)評價存在的意義,但在傳統(tǒng)評價中,評價的主體較為單一,這樣就導致評價并不全面,評價結果的應用價值較低。因此,在進行多元評價體系構建中,首先要從評價主體入手,明確評價主體,拓展主體范圍,讓更多和教學有關的人融入到評價中,這樣才能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在明確評價主體的時候,應包括教師、學校管理人員、學生、用人單位以及學校和學校之間的評價,這些評價主體將和英語教學質量有關的人員都包含在內,這樣將所有的評價結果整合起來,就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評價結果,進而為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幫助。在多元評價主體中,對教師進行評價可以知曉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管理部門管理人員進行評價可以知曉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學生自己評價自己可以知道學習中的不足,而學生互評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自己,至于學校和學校之間的評價可以促使學校在發(fā)展過程中取長補短,結合自身實際來打造特色英語教學,進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3.明確評價內容。在評價主體確定之后,就應該明確評價內容。在傳統(tǒng)評價中,主要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內容進行評價,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評價中注重的是基礎知識的評價,但是忽略了英語技能以及思維等方面的評價,所以在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過程中,必須要在原有評價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將技能以及思維等融入到評價內容中,以此來確保開展的多元評價工作涉及范圍更加廣泛,評價內容更加全面[3]。只有確定了合理的評價內容,后續(xù)評價工作的開展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所得到的評價結果才能作為教學改革的依據(jù),促使英語教學離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更進一步。
4.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在英語教學評價中,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和其新目標不相符合,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構建新評價體系過程中,就應該注重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此來充分發(fā)揮評價的作用,為后續(xù)的評價應用提供幫助。在以往的評價中,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考試成績等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在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中,可以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將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課外實踐以及網上自學記錄等都作為評價內容,以此來確保評價的合理性,并通過評價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教師更好地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以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而促使高校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的國際化英語人才。
5.轉變評價策略。在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過程中,依據(jù)的是多元智能理論,此理論表示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其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適合學習的英語類型自然存在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中需要采用因材施教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設置多個層次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要求評價也是多層化的,所以在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過程中,需要轉變評價策略,通過層次化的評價方式策略來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和適用性,確保在對學生進行評價過程中能夠做到因人而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展現(xiàn)評價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也為教師更好地開展層次化教學提供依據(jù),進而促使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提升[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如火如荼開展過程中,國家提出的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就是當前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方向,而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沒有脫離預訂目標,開展相應的評價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評價是對英語教學質量檢驗的途徑之一,通過評價工作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教學中潛藏的問題,這樣更有利于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行,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進而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蘇東彥.加強西方文化導人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試論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具有綜合能力國際化人才的原因和途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9).
[2]鄔曉姣.塑造人文化英語課堂,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人文化英語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3,(2).
[3]于穎.國際化視角下基于ESP理論的普通工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3,30(10).
[4]王理,馮潔,李長青,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工科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5).
收稿日期:2016-11-01
基金項目:2016年促高校內涵發(fā)展定額-科研水平提高-國際教育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多元化崗位技能主導型的國際化高職人才培養(yǎng)方法研究,項目編號:CMXN_164475
作者簡介:高蘭鳳(1980-),遼寧沈陽人。北京財貿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