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深入展開,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育是全民化與大眾化的發(fā)展形式,教育模式的不斷革新與發(fā)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續(xù)力量。然而,目前我國除了基礎性教育之外,還建立了部分特殊教育和專業(yè)技術性教育。特殊教育旨在培養(yǎng)身體上或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的人。其中,我國無論基礎性教育還是特殊教育,都將語文作為重點發(fā)展的學科?;诖耍疚囊哉Z文教育為出發(fā)點,對我國個性化教學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國個性化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完善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 特殊教育 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26-02
一、前言
伴隨著我國特殊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其教學模式亦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其中,個性化教學模式是我國教學體系中主要針對特殊教育進行的教學改革,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不僅將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教學任務的區(qū)分和改變,隨著我國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普及與應用,在近年來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語文教學是特殊教育中的重點,特殊教育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區(qū)分,使教學工作的推進難度加大。個性化教學便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因此,要繼續(xù)完善個性化教學在特殊教育中語文課堂的應用。
二、個性化教學的概述與其現(xiàn)實意義
1.個性化教學含義
實質上,個性化教學是對特殊學生采取的一項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每個學生都會具備不同的特征,其中有聽力缺陷、視力缺陷、肢體缺陷和智力缺陷,這些不同的特征使得“統(tǒng)一式”的教學方式難以實現(xiàn)教學資源合理利用的最大化。個性化教學本著整體出發(fā),對不同特征的學生進行分類,使得學習方式呈現(xiàn)出“個性”,有針對性的做到教學任務中要求的“尊重整體,發(fā)展個體”。
2.個性化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個性化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保證了教學的公平性,我國旨在推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個性化教學可以將每個“特殊學生”進行量身定做。進而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公平的素質教育。其次,個性化教學讓“特殊學生”實現(xiàn)了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個性化教學是對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分析之后進行的,這種教學充分彰顯了學生的差異性對待,實現(xiàn)了特殊教育對個性發(fā)展的要求[1]。最后,個性化教學促進了教師的個性發(fā)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備課,這樣就強化了教師對不同學生的教育方式,這種“點對點”的教學方法使教師本身的個性得到了完善。
三、現(xiàn)階段我國特殊教育語文課堂中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身體和心理上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學必須要有針對性。傳統(tǒng)的特殊教育教學模式單一,不僅沒有對語文課的知識進行分類處理,更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強加給學生,進而讓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因自身的問題難以對所教的語文知識進行消化吸收。甚至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生不良影響[2]。
2.教學內(nèi)容缺乏延伸性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特殊教育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主動對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重復傳統(tǒng)的落后教學模式,讓學生以便又一遍的機械學習,沒有對課文的內(nèi)容作出深入的剖析,這對學生發(fā)散性的思維培養(yǎng)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進而使得語文教學的質量低下,聽障的學生又無法理解課本內(nèi)的真實含義。
四、個性化教學模式在特殊教育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減少學生困惑,強化師生交流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部分學生的困惑,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差異性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切實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通過良好的師生交流來有針對性的了解每個學生的真正需求。成都市軍儀教育機構的副院長秦雪梅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為了能夠做好師生之間的交流工作,不僅在課堂上盡量兼顧每一個學生,更在課下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監(jiān)督。通過日常的細心觀察來尋找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差異性,進而為其做課后的溝通和輔導提供幫助,減少學生的學習語文知識產(chǎn)生的困惑[3]。
2.對聽障的學生采取更貼切的鼓勵
個性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要著重加強對聽障學生的關注。在學習語文知識時,重在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對于聽障學生來講,這并不容易。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多給予聽障兒童多一些鼓勵與關懷。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師張淑麗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往往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落實到聽障學生身上,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獎勵和表揚,更在課堂上引導其他同學對其的鼓勵各贊揚,通過他人的認可來讓聽障學生充滿對語文的學習熱性,進而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
3.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任務
特殊教育培訓學校的學生各自的理解能力落差較大,為此,在學習語文課程時其對知識的領悟程度便會出現(xiàn)不同的層次。為此,要對這些學生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其中,聽障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分類。因此,在制定學習任務和目標時,要適當?shù)慕档蜆藴省Y裰菔刑厥饨逃龑W校語文教師賈靜華在進行教學時,對每個學生都做個一個學習目標。首先,他將學生在智力上分為三個類別,記性良好類、理解能力較強類和聽障學生三類[4]。對記性較好的學生,他會安排一定的詩詞背誦,讓其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文學知識;對理解能力較強類的學生,他會分配一定的課文分析的內(nèi)容,讓其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yǎng);對具有聽力障礙的學生,盡量分配一些認字識字的任務。如此針對性的分配,不僅調動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更實現(xiàn)了每一位學生的“學有所得”的目標。
五、結語
語文教學在我國任何階段的教育中,都處于重點發(fā)展科目。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每個學生的情況差異較大,其學生無法適應普通院校的教育模式。為此,個性化教育便由此產(chǎn)生。個性化教育的出現(xiàn),重點對特殊教育體系進行整合,強化特殊教育學校對學生針對性的教學。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來進行目標安排,語文教育重在理解和識記,因此,必須在特殊教育中引入個性化教學。其在我國特殊教育中的應用,不僅是特殊教育的需要,更標志著我國各類教育模式的發(fā)展邁向新的發(fā)展高度。
參考文獻:
[1]鄭凱.個性化教學在特殊教育語文課堂上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01(20):127.
[2]龍立華,周菊.多感官教學在特殊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J].新課程學習(上),2014,02(02):3.
[3]曹曉明,朱勇.學習分析視角下的個性化學習平臺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4,11(05):67-74.
[4]張莉麗.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06(S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