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yǎng)、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受過專門的教育學和心理學訓練的學校教師,可以從專業(yè)的角度幫助父母轉變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蘇州立達中學通過成立家長互助中心、開展心理沙龍活動、舉辦專題講座等途徑,充分發(fā)揮學校教師的作用,轉變家長教育理念,形成家校溝通新模式。
【關鍵詞】教養(yǎng)方式;教師;家庭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6-0015-03
【作者簡介】孫昊,江蘇省蘇州立達中學(江蘇蘇州,215007)心理教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班會、校園心理劇、家庭教育。
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yǎng)、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yǎng)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行為風格。
蘇州立達中學從教師入手,希望充分發(fā)揮受過專門教育學和心理學訓練的學校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教師與家長的合作,彌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幫助父母轉變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從而更有效地發(fā)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并進一步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一、研究依據(jù)
(一)教師是父母教養(yǎng)方式轉變的指導者
學校教師受過專門的教育學和心理學訓練,有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他們比家長更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其他方面的一些情況,加之師生間具有非血緣關系,他們更能從職業(yè)的角度比較客觀地對待學生。因此,教師與家長的合作,往往能夠彌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幫助父母轉變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經(jīng)常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并積極地幫助家長改進教養(yǎng)方式,這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
(二)父母是教養(yǎng)方式轉變的主導者
立達中學作為蘇州市較有影響的重點學校,家長的文化程度比較高,都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學校對101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覺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缺少方法、不耐心、知識不夠,希望在教育孩子方面得到教師指導,能向專家咨詢或聆聽專家講座。這些調查說明,家長非常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
(三)學校是父母教養(yǎng)方式轉變的組織者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家長良好教養(yǎng)方式的形成離不開學校的組織和支持,立達中學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家長講師團等多種形式,探索家庭教育方式轉變的方法。
二、初步研究成果
(一)努力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
1.成立家長互助中心。
為了發(fā)揮優(yōu)秀家長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廣大家長互助學習,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成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成立了“家長互助中心”,從家長中挑選出10位家長互助指導師,與學校心理專兼職教師組成工作團隊。每周有兩名家長互助指導師和一名學校教師在家長互助中心值班,接受家長現(xiàn)場或熱線咨詢,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家長互助中心還定期舉辦親子拓展體驗、家長經(jīng)驗分享會等活動,請優(yōu)秀家長代表就“如何面對孩子叛逆”“如何陪伴孩子成長”等問題進行主題演講并開展討論,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開展心理沙龍活動。
為了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更有效地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學校定期召集相關教師進行研討,介紹成功經(jīng)驗,指導教師開展工作。同時挑選出學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個案,針對個案中的問題,組織教育和心理專家、學生家長代表、教師開展心理沙龍活動,主題包括“面對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如何做”“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初中生活”“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等。
3.舉辦專題講座。
學校邀請北京大學心理專家作“如何做一個成功家長”報告,邀請“知心姐姐”專家團作“告訴孩子,你真棒”報告,邀請?zhí)K州大學心理教授陶新華博士作“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家長”報告,邀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屈開教授作“讓孩子快樂地實現(xiàn)卓越”講座,更新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學校專職心理教師也為家長先后開設了“新生家長心理準備”“初三家長,您準備好了嗎”“與孩子共同成長,做智慧家長”等心理講座。
(二)促進父母教養(yǎng)方式轉變
1.充分發(fā)揮家長資源,轉變家長教育理念。
為了更有效地發(fā)揮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功能,將家長的才能、學識填充進學校教育的“空檔”,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學校創(chuàng)造性地成立了“立達父母講師團”。從首屆20余位,到現(xiàn)在每年70余位,學校已成功聘請近千位父母擔任客座講師。父母們以立達學??妥v師的身份,每周一次、輪流上陣,或走進課堂,講述自己的職業(yè)故事;或帶領學生走向校外,關注國計民生。立達父母講師團讓父母和孩子跳出狹小的環(huán)境,彼此平等賞識、重新認識,孩子的形象在父母心中得以重塑,而父母也可以重新調整家庭教育引導的方向及模式,為自己的孩子尋找一條更適切、更精彩的發(fā)展之路。立達父母講師團就是一座功能強大的“立交橋”,它成功地將學生、學校、父母三方對接,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為德育管理輸入了新的活力,構筑了一個家庭教育新平臺。
2.特色家長會替代傳統(tǒng)家長會。
傳統(tǒng)的家長會形式空洞,都是老師講、家長聽。聽完介紹,看過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家長眉飛色舞,后進學生的家長垂頭喪氣,家長會成為一部分學生家長的受氣會。這部分家長將自己的情緒帶回家,對子女訓斥、打罵,加深了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隔閡。學校嘗試改變家長會的模式,變“單一教育”為“形成合力教育”,總結出有效的家長會模式:班級有一個好環(huán)境給家長看;會前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讓家長明了;會上有“人人有第一,個個有最好”的評價表彰讓家長看到希望;班主任有一個家教方法介紹供家長借鑒;家長會前有一個問卷調查與家長有效溝通;學生有一些精彩表現(xiàn)讓家長贊賞;家長有一段孩子的成長故事與大家共享;會后有一個好心情給家長留下。親子家長會、主題家長會、家長會頒獎禮等特色活動悉數(shù)登場,還邀請心理老師加入到家長會中來,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3.創(chuàng)新“學生寄語”、“成長檔案袋”、微信公眾號等家校溝通途徑。
傳統(tǒng)評語中教師以評判者的身份高高在上,內容是平淡的陳述、指責,模式往往約定俗成,千篇一律,難以發(fā)揮應有的德育功能和導行價值。學校通過每年讓班主任寫寄語的形式,與學生更直接、更真誠地交流與溝通。幾年嘗試下來,凝聚了班主任大量心血的“寄語”正在走向成熟,也越來越加強了教師和家長的溝通,顯示出它在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學校為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完整地記錄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家長通過檔案袋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與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學習過程、感受他們的學習成就。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調整家長的職能,更清楚地理解學校教育的方向。
學?!傲⑦_心驛站”微信公眾號,每周定期向家長傳達家庭教育的理念,這里有家長的原創(chuàng)文章,有教育名家的家教理念,也有學校教師的家教感悟。班主任也推出家庭教育的微信公眾號,內容包括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以及班級重大事件等。微信公眾號的設立,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為一體,也為教師指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轉變開創(chuàng)了新的路徑。
三、研究意義
(一)轉變家長的教育思想,使很多家長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誤區(qū)。經(jīng)過多種形式的理論培訓以及與教師的直接交流,家長們逐漸意識到,隨著社會的變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庭教養(yǎng)方式也要發(fā)生改變。家長的教育行為趨向合理,很多家長常常主動將自己在教育孩子時產生的矛盾和困惑帶到學校,尋求教師的幫助與配合。
(二)打造了一批優(yōu)秀班主任,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效能。家長走進課堂,貼近教育,既是家長學習的機會,又是對教師的鞭策和激勵,每一次家教活動的開展,都是對班主任極大的鍛煉。由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教育的效能有了顯著提高,并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三)培養(yǎng)了一大批有個性、有特長、有素質的優(yōu)秀學生。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的形勢下,家庭合理、溫馨的教育氛圍,是學生成才的沃土;學校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培養(yǎng),是學生成才的關鍵。目前,學校已形成了學校、家庭對學生施教的合力,較好地實現(xiàn)了教育模式向社會化、系統(tǒng)化、現(xiàn)代化的轉變。
(四)提升了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轉變、家庭教育研究的成功,使學校的辦學思路更明晰、辦學理念更先進、辦學模式更成熟。學校形成了擁有深厚的辦學底蘊、先進的教育理念、出色的教師隊伍、優(yōu)秀的學生群體、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濃厚的校園文化、成功的國際交流的“立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