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具體可通過以下策略操作:挖掘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在閱讀教學中讓朗讀和說話訓練有機融為一體。
【關鍵詞】當前形勢;小學;語文教學
當前我國小學階段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語文學科也不例外,很多與時俱進的新理念在語文教學中都已發(fā)揮主導作用。為此教師在課堂上也應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親身體驗,實施研究性教學法,打造其樂融融的民主課堂,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集中注意力,沐浴在真善美的人文環(huán)境中,獲得潛移默化的教化。現(xiàn)筆者將就當前形勢下應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進行相關探究。
一、挖掘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挖掘蘊含其中的情感因素,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沐浴在具有情感氛圍的教學情境中,進而令其個性、人品、意志獲得熏陶。譬如在教學《司馬光》這一課時,我就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但注重引導啟發(fā)學生,而且還十分注重挖掘教學中的情感因素。首先我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情境,讓他們就課文中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而我則針對學生的討論適時點撥。當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學習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認為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此全班同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孩子說司馬光勇敢,有的孩子說司馬光聰明,有的孩子說司馬光遇事不慌。而這些都是常規(guī)性的答案,不能構建有效的情感情境,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此,我別出心裁地提出問題:如果當時是司馬光掉進缸中溺水,但是旁邊卻沒有想出辦法砸缸救人的另一個“司馬光”,那掉進水中的司馬光將何去何從?這個問題一提出,全班一片默然,然后是激烈的爭論,因為這個問題學生根本就不會想到,當我提出此問題時,大家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也完全想象不到掉到水中的司馬光會怎樣?但是因為這一問題太過新穎,在瞬間就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因此他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孩子說掉進水中的司馬光會被水淹死;有的孩子說司馬光肯定會游泳,他會游到水缸上面來;有的孩子卻籠統(tǒng)的說司馬光這么聰明,一定會想出救自己的辦法的……面對學生的眾多答案,我既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我僅是從宏觀的角度對他們說:“這是一個自救的問題,大家應該注意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且不能得到別人救助的情況下,一定要沉著冷靜想辦法實施自救,唯有如此才能獲得生機?!蓖ㄟ^此番點撥,全班同學獲益匪淺,不但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更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梢娦滦蝿菹抡Z文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情感因素,以此構建具有溫馨和諧且具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熏陶情感,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在閱讀教學中讓朗讀和說話訓練有機融為一體
閱讀教學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務必改變閱讀教學的方法。然而一些小學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總是一味采用朗讀教學法。為了“閱讀”而進行閱讀教學。很顯然這些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目的認識不夠清晰。從語文角度而言,閱讀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大量的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令其談吐優(yōu)雅,表達流暢。這本應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可是在實踐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教學卻偏離了這一軌道。而當前教學改革中的新課改理念則一針見血地認識到這一問題,并一再強調(diào):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應著重通過引導啟發(fā)的方式,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的情景,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抓住重點,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話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讓朗讀和說話訓練有機融為一體。譬如在教學《狼和小羊》這篇課文的尾聲部分時,我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后,馬上就引導他們對故事的結(jié)尾部分進行續(xù)寫,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想象小山羊究竟有沒有被大灰狼吃掉?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對小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很多孩子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思路完全被打開,他們的想象不但新穎獨特,豐富多彩,在表達上更是流暢清晰。有的孩子說:“小山羊性格善良、溫順柔和,肯定不會被狼吃掉。狼太壞了,肯定在吃羊的過程中會掉進河里被淹死。”而有的孩子更是突發(fā)奇想地說:“小山羊一定被他的爸爸救走了,狼被勇敢的獵人用獵槍打死了?!笨梢姡瑢W生在說話訓練過程中不但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而且善惡觀點十分鮮明,通過這種朗讀、說話、情感熏陶的方式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石二鳥”。再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當講到課文的結(jié)尾部分,小鳥要青蛙從井中跳出來看看,我則抓住這一結(jié)尾對學生提問:“請大家想想青蛙到底會不會跳出水井呢?”對這一問題很多學生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激烈的討論,都爭先恐后的發(fā)言。有的學生說:“青蛙肯定不相信小鳥的話,沒有跳出水井。它一定會說:‘你這只愚蠢的小鳥別騙我了,我才不會跳出去呢?”有的學生則說:“青蛙是益蟲,它很聰明的,聽了小鳥的話后,它跳出了水井,并看到廣闊無邊的天空?!睂W生的想象是多么合理而又有情趣?。⊥ㄟ^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式的說話訓練既能讓他們深刻理解課文,又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在進行說話訓練時須和朗讀訓練結(jié)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果,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說話訓練只有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進行,否則猶如空中樓閣,毫無效果。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大力倡導新課改理念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徹底摒棄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正確認識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對學生實施與時俱進的語文教學法,注重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此方能獲得優(yōu)質(zhì)的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鄒春明(1963-),男,漢,湖南衡陽,祁東縣磚塘鎮(zhèn)包圣殿中學一級教師,任教小學語文。
參考文獻:
[1]王曉妮;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年03期
[2]李忠明;閱讀教學本質(zhì)之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