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長凝鎮(zhèn)中心小學 楊淑菊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習慣的關(guān)鍵期,一年級又是最佳期。從事一年級班主任工作我深感責任重大。結(jié)合一年級孩子的特點,我從培養(yǎng)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抓起,進行以點帶面的教育。下面具體談一下我班主任工作中的幾點體會,期待能給大家一點點的啟示。
一年級學生,天真活潑,明辨是非能力較弱,開始不懂什么是好好上課?有的同學根本坐不住板凳。為此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都請班長喊口令:同學們,上課了,請身體坐正,兩腳放平,平放地上。同學們在班長喊口令的同時不斷調(diào)整坐姿。如果講課中途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沒坐好,我就說“一、二、三、請坐好!”同學們則接下句“三、二、一、做好了”!久而久之在班長和老師的口令下上課坐習慣就形成了。
針對一些同學不好好走路,經(jīng)常以跑帶走的不安全因素,我把“入校即靜,入室即穩(wěn),入座即學”的口號切實落到實處,并成立紀律檢查小組來監(jiān)督班內(nèi)學生。學生排隊時為避免擁擠前后兩人必須保持一拳的距離。經(jīng)過幾次強化訓練,行為要求深入學生心田,在紀律檢查小組的監(jiān)督下不好好站隊,入校到處跑的現(xiàn)象不見了,磕碰的少了,良好習慣隨之逐步養(yǎng)成。
針對很多同學寫字握筆姿勢不正確。而且有幾個孩子的課堂作業(yè)書寫潦草,他們認為寫完作業(yè)就行,對于寫字質(zhì)量好壞從不考慮。為此采取如下措施。
寫字姿勢的要領(lǐng)“頭正、身直、臂開、足平”八個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端端正正地寫在班內(nèi)櫥窗最醒目的地方,時刻提醒學生按正確的要求去規(guī)范自己。
為使學生便于掌握,我把“一尺、一寸”這兩個較為抽象的內(nèi)容進行了具體化:要做到書本離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筆尖到卷 筆刀削過的最上邊差不多剛好是一寸,手拿到卷筆刀削過的邊緣,“手指離筆尖一寸”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有了這些具體的操作方法,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確的書寫姿勢。
從簡單的字母教起,對于每一個字母筆畫勤囑咐,多示范。讓學生通過投影儀觀看別人的作業(yè),看完后,議一議,別人寫的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需要改正,達到相互學習。學生有了競爭意識,學習意識,從而也就有了寫字的興趣,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學會了欣賞,學會了評價,得到了提高。人人都來“爭當小小書法家”。瞧孩子們寫得多認真那!
1.學會觀察字的占格
首先認識田字格,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每寫一個字之前都要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我在指導學生寫“禾”這個字時,讓他們仔細觀察,知道這個字是獨體字,并且清楚這個撇是橫撇。橫必須在上半格里,貼著橫中線。如果寫在橫中線上,字就扁了,不美了。只有讓學生學會觀察,寫的時候,才能一氣呵成,但對于一些基礎(chǔ)較差的孩子,我總是適當?shù)姆艑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來回巡視,糾正他們錯誤的姿勢,把其間發(fā)現(xiàn)的共性的問題拿出來在全班討論。
2.教師認真示范
每教一個字老師都在田字格中示范。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為了寫好每個字,放慢速度,夯實基礎(chǔ)。對于還缺乏感覺的學生要手把手挨個兒反復、直接地加以輔導,使學生對如何正確運筆有了具體、規(guī)范的體驗。
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家長的配合下,我班書寫習慣正朝好的方向發(fā)展,但任何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長期堅持,只有不斷強化,反復才能長久保持,它是一個永恒的過程。
“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是教師職業(yè)理念的基本要求。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不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對家赫這樣的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如果只是煩惱,對他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或者采取強硬措施,那他可能就會一直“搗蛋”下去。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只是因為成長的花期不同才有所差異。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對孩子負責,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guān)愛。
上課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怕你說錯,只要你敢說,說錯了也沒關(guān)系”。就這樣天生膽小,不怎么說話的沈加旭同學,也敢于大聲回答問題了。
有些家長對孩子沒耐心,學習不好或犯了錯誤就棍棒教育。我通過校訊通,微信,家訪、家長會等多種渠道讓家長明白棍棒教育有害而無一利。我們作為家長應(yīng)該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哪怕是孩子做錯了小事,也要靜下心來一起分析解決。多給孩子一點關(guān)心和愛護,讓孩子感覺到家長的愛。增強親子情感和信任度。
讓家長意識到切記只問孩子今考了多少分,完全可以換個話題,今天在學校有什么開心的事或不開心的事啊,采用嘮嗑的形式了解孩子的動態(tài)。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情感教育,而不能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
我還建立了班級微信群,讓班級中家長間也成為了朋友,我們在這里傳遞正能量,交流育兒經(jīng)驗,進行朗讀比賽,學生在校生活紀實報道,征求活動意向,重點問題實時對講等,既有文字,又有照片和錄像。讓家長更及時了解孩子的整體情況。
在管理班級工作中,采取輪流制,讓人人都來當班干部。比如張傲然同學缺乏自信。但天生一副好嗓子聲音洪亮,我就選他當體育委員,負責整隊。讓他意識到“我也能行”。就這樣我班實行了“人人有崗位,人人要負責”的活動。積極性提高了,都爭著為班級做實事,班集體的凝聚力也增強了。
擦桌子,掃地,檢查桌椅擺放,放學路隊組織,都有同學負責。沒有參與到這些活動的同學也有幫助同桌,互相督促的責任。每個學生都成為了班級的小主人,班級日常工作走上了正軌。
經(jīng)過一年不懈的努力,我所帶班級在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由剛?cè)胄W在板凳上坐不住,不會聽講,如今能夠踏踏實實坐在自己的位置認認真真聽講;由不會正確拿筆到現(xiàn)在已能寫一篇篇很工整的字……總之在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但任何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長期堅持,只有不斷強化,反復才能長久保持,它是一個永恒的過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反思和努力。堅信“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只要用心去做,實實在在去做,肯定經(jīng)營出一個好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