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實驗小學 王雅琴
部編本教材的編寫圍繞著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每個單元設一個語文園地,它包括“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我的發(fā)現/展示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這幾個欄目,從不同方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整合、鞏固,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應用性。
那么在教學中怎樣用好語文園地,讓園地真正變成學習的樂園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讓學生愛上語文園地。
剛入學的小學生,活潑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保持的時間很短,如果按照常規(guī)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上,學生容易感到疲勞、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每個園地的內容,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情境,引領學生愉快學習。
例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根據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一堂“快樂滑雪課”,上課開始,我朗誦詩歌,讓學生猜謎語,隨后播放大雪紛飛的美麗畫面,配上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回憶自己冬季玩雪的快樂,我問孩子想跟老師一起去“冰雪城堡”玩嗎?孩子特別開心,于是我們的滑雪之旅開始了,將識字加油站的生字藏在雪球里,一起滾雪球,看誰滾的雪球最多,將字詞句運用設計成雙人滑雪,“人”想跟誰一起滑雪?他倆為什么是好朋友?將書寫提示設計成障礙滑雪,書寫筆順正確的同學才可以繼續(xù)滑雪。玩累了,我們在音樂中欣賞古詩新唱《詠鵝》。最后設計大灰狼也想來冰雪城堡滑雪,可以嗎?能給他開門呢?我們師生化身為大灰狼和小白兔,在情景劇表演中讓孩子各抒己見。課后還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誦讀或表演《小兔子乖乖》。
相信只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巧設情境,變灌輸式,機械重復的訓練為充滿情趣的活動,學生才能變苦學為樂學,從厭學到愛學。真正喜歡上語文園地。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氣氛活躍,孩子們興致高,也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通過課后反饋,我發(fā)現孩子們掌握的水平不一樣。尤其對于一些后進生來說,知識掌握的就不是那么扎實了,那么怎樣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語文園地里的知識點呢?除了上課時,要多關注學生之間的差別,我還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幫助學生溫習鞏固。
例如“識字加油站”中的生字,有的孩子走馬觀花記憶不深,于是我采用識字小魔方的方法幫助孩子鞏固生字,數學課孩子們制作的正方體很漂亮,我覺得扔了很可惜,于是就讓孩子把識字加油站的生字,貼在正方體的六面,制成識字魔方,課后,同桌一起拿出識字魔方考考對方。慢慢地,每篇課文中難認的字也加入進來,魔方上的生字輪流更換,于是,走廊里少了追逐打鬧,更多的是在教室里我扔你猜,你扔我猜,生字掌握得更牢固了。我們還開展了識字魔方評比活動,不僅有生字魔方,還有有形近字魔方,易錯字魔方,反義詞魔方,人物魔方等,孩子們制作此類魔方,不僅鞏固了生字,還得進行分類,比較,歸納,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像上冊園地二《剪窗花》我們看著動畫,打著節(jié)奏讀一讀。語文園地六《誰會飛》我們帶上頭飾演一演,園地八中的春節(jié)童謠,瑯瑯上口,那段時間放學排路隊時,孩子們就快塊樂樂背歌謠,開開心心回家去。熟讀成誦,記得十分牢固。寒假里我們結合歌謠設計了“你好春節(jié)”主題作業(yè),比比看誰的寒假過得更充實。下冊的《誰和誰好》我們還可以采用改編詩歌的方式進行教學。孩子們都特別很喜歡,創(chuàng)編出許多各具特色的小詩歌。站在臺上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聽到別人的稱贊,孩子們可高興了。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整合中開闊眼界,提高學習效率,。”我在教學中也十分注重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比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讓學生展示從作業(yè)本上認識的同學的名字。在教學中,我不僅讓孩子通過交換本子,發(fā)作業(yè)本去認字,而且讓每個孩子設計了自己的姓名貼,貼在儲物柜上,課余時間,孩子們就會圍在一起,互相認認別人的名字,從而增大了識字量。
語文園地六中展示在路上認識的生字,,下冊語文園地二,讓孩子展示在其他學科課本上認識的生字。從作業(yè)本到路上到其他學科,不但體現了教材設計的螺旋上升,也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我不僅鼓勵孩子在放學的路上識字,周末還可以去超市,公園等場所去識字。把自己認識的生字寫在便利貼上,粘在小黃鴨上,方便大家一起來識字,教室里的儲物柜變成了我們的展示臺。過段時間,我就會舉行了“識字小達人”的評比活動??凑l識字量最多。發(fā)個小證書,孩子們的識字熱情更高漲了。
“和大人一起讀”旨在營造一種親子閱讀的氣氛,目的讓孩子從“看著讀”到“一起讀”,從“要我讀”,變?yōu)椤拔乙x”,從課內閱讀拓展延伸至課外閱讀,親子閱讀,家長先行,為此,我班舉行了“故事爸媽進課堂”的活動,家長從剛開始的猶豫,怕講不好,到后來的踴躍報名,先后有40名家長參與,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每周的一三中午的午讀時光變成了親子共讀的課堂,漸漸地孩子們在家長的帶動下愛上了讀書,學生人手一本讀書閱讀存折,記錄自己讀的繪本,一個學期下來,很多學生的閱讀繪本的數量達到幾十本,甚至上百本。孩子們還把自己特別喜歡的繪本制成畫報,推薦給同學們。所以像上冊園地中的《小鳥念書》《小松鼠找花生》《拔蘿卜》等,基本上不占用課堂時間。
總之,“語文園地”是一片有待開墾的園地。它應該是學習語言文字,張揚個性,發(fā)展特長,煥發(fā)自信心的平臺,而不應該是改頭換面的單元練習,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認真摸索,用好“園地”,用活“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