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活中,人們對中職生還有“唯技能論”的偏見,但在知識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社會需要的是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又有較高素質的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如何提高學生的人文綜合素質是需要研究的問題,結合語文這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進行人文情懷教育是提升中職生綜合素質很好的途徑。
[關 鍵 詞] 中職生;語文教學;人文情懷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7-0110-01
生活中,人們對職業(yè)教育有這樣的認識:中職生就是學一門技術,從事生產、服務的第一線的初、中級操作人員,對學生只要求會做能做,其他的則不必要求過多。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一部分家長、學生甚至是學校、教師都注重學生技能水平,忽略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方面。
由于本地普通高中的擴招,我校招收的學生人數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逐年下降,生源大多是中考失利者,家長中農民、工人和自由職業(yè)者占絕大多數,單親家庭的學生占比率較高,受成長背景和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學生在人文修養(yǎng)方面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他們大多都有很強的失落感、自卑感,缺乏上進心、自信心。教學中,不少學生包括一些家長、教師一直認為中職學校不過是培養(yǎng)動手的“機器”而已,只要學好技術就萬事大吉,可是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更青睞人文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職工,所以中等職業(yè)學校擔負著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任務,尤其是人文綜合素質方面。
孔慶東曾說:“語文里有什么?生活和人生。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备郀柣苍f:“一切在于人,一切為了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承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個人利益,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認識到做事和待人應從人的本性出發(fā),承認人性的弱點,能夠了解人、理解人、關心人、體諒人、尊重人、寬容人。對中職生來說,教師教學不能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儲存庫”,只是習慣于把篇、章、句、語等知識嚼碎,詳盡系統(tǒng)地喂給學生,阻滯學生思維個性的發(fā)展,而是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前提下體現中職生的特點,增強其“適應性”。不斷努力將一批批學生培養(yǎng)成有仁愛之心、善良之心、感恩之心的人,把他們培養(yǎng)成熱愛生命、積極進取、志存高遠、胸懷天下的人。因此,在教學中要利用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
一、利用教材,培養(yǎng)情懷
教師在思想和言行上要慎重對待每一位學生,切不可因為基礎太差或素質較低而歧視他們,不可因為表現欠佳而鄙視他們,不能因為他做了錯事就認為他無可救藥。其實,他們都有向善的心,他們何嘗不想自己將來能成為有用之材,何嘗不想將來在社會上干一番事業(yè)。這就要求教師應當細致深入地觸摸其內心深處,感知學生的靈魂,堅持充分與學生接觸,與學生交朋友,充分了解學生,真心地為學生的進步而高興,為學生的遭遇而難過,為學生的過錯而痛心,為學生的不上進而生氣。但不管如何,都要對每一位學生充滿信心,相信他們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如在學習羅曼加里《我的母親》一文時,學生看到作者的母親在死前寫的250多封信給了與敵人作戰(zhàn)的兒子極大的作戰(zhàn)勇氣,都很感動。讓學生回憶他們的母親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認識母愛的細微和偉大,使叛逆期的孩子們懂得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學會回饋。
二、巧設目標,培養(yǎng)情感
中職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單元重點和目標,借助這個教學任務,給學生設定單元預期完成的目標,分層實現。如學習梁實秋先生的《雅舍》時,風趣詼諧的語言讓學生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體會作者的人生觀。國難時期,生活困頓,衣食不安,作者蝸居簡陋與困擾的“雅舍”卻不怨不怒,心平氣和,隨遇而安地玩味個中情趣,作者從苦難中尋找詩意,將辛酸化作幽默,使學生感受頗深,也要學會樂觀積極地面對挫折。
三、開展活動,培養(yǎng)情操
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要求課前三分鐘輪流演講,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膽識,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學習課文《鴻門宴》時,在理解課文主要人物之后,組織學生觀看同名電影,區(qū)別小說和電影創(chuàng)作的差異,學生認識到,雖然項羽敗北,但是很有英雄氣節(jié),對人物的認識就不再停留在成王敗寇的簡單層面。學習了有關戲劇的知識后,一些感興趣的學生課后把這篇課文編排了課本劇,通過演繹歷史故事,加強了對人物個性的理解,也豐富了自己的學習生活,提升了對人文涵養(yǎng)的認知。
中職生的人文情懷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只有通過言傳身教、長期熏陶,才能提高修養(yǎng),滋養(yǎng)心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使他們的生命得以豐富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