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職生英語基礎較差,純英語教學只會增加大部分學生的自卑感和受挫感。而“雙語教學”能降低門檻,讓學生緊跟教學環(huán)節(jié)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我國的中職英語課堂中,常用的是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淺析中職英語課堂中雙語教學的作用及發(fā)揮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對教師的要求并為中職英語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 鍵 詞] 中職;英語教學;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7-0096-02
隨著中職英語教材的改版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生也需要參加并通過學業(yè)水平考試,對中職生的英語水平有了硬性要求,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已經(jīng)是一種必然,全漢語在英語課堂上已經(jīng)不利于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而如何科學應用雙語教學成為中職英語教師的一個難題。
中職英語課堂公開課中,英語教師要么全堂都是中文,讓學生聽得“字字明白”,要么滿堂都是英語講學,讓學生感受老師的“洋洋瀟灑”,卻不知兩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只會有害無益,但是如果兩者能夠相互融合能夠產(chǎn)生不錯的效果。
在雙語教學中,教師相當于一位雙語者,一個能等同應用兩種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人,在課堂上使用中文和英文進行授課。雙語教學的目的是在完成專業(yè)課程的同時,也要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能力,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能夠使用英語的教材獲得知識,也要能夠使用英語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相關探討。在雙語教學中,教學是主要的目的,而雙語是手段,教師要做的就是使用手段完成教學內(nèi)容。
一、雙語教學的內(nèi)涵
雙語教學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浸入式雙語教學,意味著教師要全程使用非母語的第二語言教學;第二種是保持型雙語教學,面對不同的科目,在學生語言基礎還不牢靠的時候使用母語教學,之后一部分使用第二語言教學,例如英語;第三種是過渡型雙語教學,在學生入學初期使用的是母語教學,之后所有學科都是用第二語言教授。在我國教育中使用的雙語教學模式就是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其中中職英語課堂中的雙語教學模式就是待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之后,教師用英文和中文授課。
二、雙語教學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作用
我國中職英語課堂中雙語教學,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文和中文教學。一方面英文教學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學習英文的良好環(huán)境,另一方面使用漢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排除語言障礙,盡快熟知知識點。所以雙語教學方法成為中職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以下筆者將淺談雙語教學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作用。
(一)中職英語課堂中的雙語教學
在中職英語課堂中,課程內(nèi)容包含六個板塊,對話
(conversation)、聽力理解Listening、語法語言結構(language focus)、閱讀理解(reading)、寫作(writing)、練習任務(Task performing)這六個部分。對話訓練過程中,老師可以用中文說清對話練習的要求,用英文提出對話主題,在學生結束練習之后,老師再用英文作總結;聽力理解中的新詞老師可以用中文講解,但整體內(nèi)容可以在結束練習之后用英文作結;語法講解中涉及較多專業(yè)術語,主要使用中文會讓學生容易明白;閱讀理解部分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面對一些文學性較強的文章,學生無法讀懂文章的情況也常有發(fā)生,這個時候雙語教學就十分重要了,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用英文朗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用中文解釋其中的句型句式以及生詞,用英文教學是保證不丟失原文的語言之美,中文就是遷就學生的水平,用中文的便利來達到教學目的,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寫作和練習任務老師可以布置為課后作業(yè),在下一次課程的開始可以用中文講評學生的完成程度,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二)雙語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重要性
老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大部分中職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能夠接觸英語,從而英語教學是他們培養(yǎng)英語思維的一條重要途徑。幾乎全部的學生母語都是中文,語言能夠塑造一個人的思維,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教學能夠有意識地開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用英語思維去思考,通過老師的示范能夠為學生樹立榜樣。在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理解是建立在聲音和文字的基礎上的,英語教學傳達的就是課本所不能傳達的聲音的信息。通過聲音對學生產(chǎn)生刺激,引導學生的思維,在所學的有限知識內(nèi),學生會有意識地從才學的詞匯進行思考,這就是一個英語思維形成的過程。
(三)雙語教學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英語聽力
老師用英語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敏感程度,為學生訓練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點。但是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整堂課都使用英語教學的話,效果不一定很好,因為不少學生對全英語教學感到吃力,所以雙語教學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可以使用中文在重點、難點的地方用中文重復一遍,讓學生明白自己沒有聽懂的地方,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顧及了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
三、如何發(fā)揮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
(一)要求教師能夠合理分配英文與中文的使用比例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使用雙語教學的原則是讓學生領會英語的語言之美,同時也要有所得。因為中職學生生源參差不齊,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夠理想化地認為大比例使用英文授課是對學生有益的,因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長時間聽不懂老師所說的內(nèi)容,學生會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學生的積極性。在雙語教學中,英文雖然重要,但是中文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關鍵的時候,老師使用中文點撥一下學生,才能夠推動課堂的進展,才能夠達到教學目的,這樣子也才能夠達到雙語教學省時省力的效果。當然,整個教學過程中英文的比重要超過至少60%,如果反之使用大量的中文偶爾使用英文,是算不上雙語教學的,久而久之學生更習慣、更依賴用中文去學習英文,這樣就更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了。合理地分配課堂中英文比例是為了學生能夠多接觸英語的同時,將母語化作學習英語的推動力,發(fā)揮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
(二)要求教師規(guī)范英語用語
雙語教學對老師來說也是一項挑戰(zhàn)。能夠標準地發(fā)音、規(guī)范使用英語是對一位英語老師的基本要求。老師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直接的途徑,如果老師的發(fā)音不規(guī)范,使用英語不正確,容易給學生錯誤示范,那課堂上使用的英語不但對學生沒有幫助,反而還誤導學生,所以在老師備課的時候要求對講述的內(nèi)容要做到規(guī)范使用英語表述,例如,英語語言表述不能夠只求流利,還要保證英語符合語法和邏輯性,語音、語調(diào)標準,這也就是對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了一定的要求。
(三)要求教師加強中文表述能力
在雙語教學中,對老師的中文表述能力也是有要求的。老師一方面可以用英語深入淺出地講解,另一方面要發(fā)揮母語的優(yōu)勢,將學生不能夠用英語理解的地方用母語解釋清楚。因為在雙語教學中,中文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老師不能夠長篇大論地用中文表述,而是要簡潔有力,用最直接的方式,用學生能夠明白的方式解釋清楚。對英語基礎較差的中職生,英語口語“滿堂灌”,只會增強大部分學生的自卑感和受挫感?!半p語教學”能降低門檻,讓學生緊跟教學環(huán)節(jié)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總之,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筆者體會到,若一堂課全英教學的話,學生聽課率不到50%,但在采用雙語教學之后,聽課率能達到70%以上,據(jù)學生反饋,使用雙語教學,能夠對英語學習抱有興趣,且在能力范圍內(nèi)學習,有趣且高效,可見在中職英語課堂中,英語雙語教學很重要。通過雙語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此外,老師在面對學生不同的情況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面對語言底子較差的學生可以多使用中文講解重點、難點,而面對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可以盡量使用英語與之交流。同時要對自己有高要求,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使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利用中文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夏劍.雙語教學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
[2]譚富娟.高校雙語教學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
[3]龔一婷.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6.
[4]龍國智.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評析[J].改革與開放,2011(4):173-174.
[5]談多嬌.雙語教學: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戰(zhàn)略選擇[J].教育研究,2012(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