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微課的設計是制作微課的基礎,要制作出優(yōu)秀的微課,必須高度重視微課設計。鑒于中職英語學科及學生的特點,教師在設計中職英語微課時,要把握好微課的內涵與特征,避免陷入誤區(qū),更重要的是要在選擇教學內容、運用教學策略和設計教學活動這三方面下工夫,以制作出適合中職生學習的高質量微課。
[關 鍵 詞] 微課設計;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活動;中職英語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084-02
微課是當前信息化教育的熱點。近幾年來,微課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各種微課培訓、微課比賽開展得紅紅火火,微課的設計開發(fā)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然而,教師設計開發(fā)的微課數(shù)量雖多,精品卻不多。目前的“微課”質量其實不甚理想,多數(shù)“微課”不能有效地解決教育教學和學習問題。究其原因,是大家對微課的內涵、特征理解把握得不夠透徹,在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中存在誤區(qū)。
一、微課的內涵與特征
(一)微課的內涵
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胡鐵生老師將微課定義為: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兩者對微課的定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微課的特征
微課的特征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短、小、精、悍。
“短”是指微課視頻的時長較短,五至八分鐘為佳,一般不超過十分鐘。
“小”是指微課視頻的容量小,一般只有幾十兆甚至十幾兆,便于網絡傳輸、交流和共享;微課的選題小、內容小,教學目標易實現(xiàn)。
“精”是指微課的內容精選,只聚焦于某個重點難點、考點等有重要學習價值的內容;微課的設計精細緊湊、不拖泥帶水,微課中的每分每秒、每個教學活動都要進行精準的設計;微課的教學活動要精彩生動,能吸引學習者。
“悍”指的是微課的效果強悍,能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等不同學習需求,能有效解決學習者的困惑,教學效果顯著。
二、微課設計與制作存在的誤區(qū)
(一)重“短”“小”,輕“精”“悍”
要設計制作出好的微課,首先要理解微課的內涵和特征。然而,有相當多的教師對微課的特征理解得還不夠透徹,只掌握了微課的“外表”,制作出的微課很短小也很精美,但對知識的講解和問題的剖析卻不夠深刻。這樣注重“短”和“小”,卻忽略了“精”的微課,自然也不可能達到“悍”的效果了。
(二)重制作技術,輕教學設計
微課的美觀度是吸引學習者的一個因素,適當?shù)靥岣呶⒄n的欣賞性是必要的。然而有些教師卻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微課的制作技術上,對微課的教學設計卻重視不足。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為基礎制作出來的微課,縱使再華麗美觀,也只是一些華而不實、沒有靈魂的作品。
三、微課設計三部曲
(一)精選微課內容——事半功倍
1.選題
微課設計的第一步就是選題,也即是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微課的選題非常關鍵,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制作微課,若選題不好會使得制作出的微課變得平凡乃至平庸,而好的選題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內容一般選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考點等學生難以通過自學掌握、有教學價值且適合用多媒體表達的知識內容。目前我校基礎英語使用的教材是《英語》(基礎模塊1、2),學生通過兩冊書的學習要掌握里面聽、說、讀、寫共42個語言技能,其中聽、讀、寫31個語言技能是廣州市中職學校學生英語質量統(tǒng)一檢測的內容。因此,我校英語教研組的老師選取了這31個聽、讀、寫的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課。這些微課針對性強,對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2.內容處理
選好題之后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處理,使其更適合微課的表達方式,符合微課短、小、精、悍的特征??筛鶕?jù)教學內容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等做適當?shù)募庸ぃM行必要的修改、重組等。例如,第一冊第二單元的Listening task: Location 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問路(建筑物的方位)的描述,考慮此知識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筆者結合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在設計制作微課時增加了其他常見的問路、指路的表達,與原有的內容進行重組,這樣設計制作出的微課目標更單一、更集中,內容更簡短且完整。又如,第一冊第七單元的Reading task: Menu,英文菜單較簡單,學生閱讀的難度不大,反而是在完成閱讀題時關于食物價錢比較方面的內容會難倒許多學生。因此,教師選取了menu中price這部分內容來設計制作微課,集中講解了菜單中食物價格的比較(more/less than,cheaper/ more expensive than,cheapest/most expensive...)及做題的技巧。此微課針對性強,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做題的困惑。
(二)善用教學策略——引人入勝
教學策略是為達到某種教學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是微課設計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微課學習有別于傳統(tǒng)課堂上師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沒有了教師面對面的監(jiān)督,微課要足夠精彩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習者觀看學習。因此,微課設計者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選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習者投入微課學習中,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筆者在設計微課中常用到“問題導學”和“故事情景”策略。
1.“問題導學”策略
問題導學起源于美國著名教育學家約翰·杜威的“從做中學”解決問題的思維途徑,即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解決面臨的問題時,主動獲取和運用知識、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課堂教學方式。問題導學策略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習問題,以問題為紐帶組織教學,把學生置于問題之中,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嘗試探究。
如Reading task:Receipt這一內容的微課,筆者設計如下問題來引導學生:Sophia用剛買的咖啡機煮咖啡,卻發(fā)現(xiàn)咖啡機是壞的,該怎么辦?(打電話去超市服務臺詢問)——沒有電話號碼,怎么辦?(購物小票上有→店鋪相關信息)—— 電話忙音,繼續(xù)看購物小票——小票上還有哪些信息?(商品信息)—— 這些信息有沒有錯?(收銀員搞錯了金額)—— 收銀員是誰?小票上有嗎?(購物小票上的其他信息)——再次打電話給超市,電話通了。(帶上咖啡機和購物小票回超市退貨)——什么時候回去辦理?(小票上有關于退換貨時間限定的信息)
2.“故事情景”策略
故事情景策略將微課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將微課的教學過程用故事串聯(lián)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活動。例如Reading task: Check這一內容的微課設計中,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故事:美國女孩Mary給媽媽買母親節(jié)的禮物,準備用支票支付(支票背景知識:在美國支票使用的普遍性、使用條件等)→ Mary用支票號323的支票進行支付(空白支票上可獲得的信息:支票號、持票人姓名地址、開戶銀行、賬號)→ Mary開始填寫支票(填寫項:開票日期、收票方、金額、備注、持票人簽名)→ Mary填好支票交給店員,買好了禮物。這個故事吸引學生跟隨Mary的步伐,仿佛自己置身于寫支票買東西的情景中,輕而易舉地掌握了支票上的信息。
(三)巧設教學活動——錦上添花
1.活動的梯度性
大部分中職生英語基礎差,對新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也較差,在設計微課教學活動時,要恰當把握活動的難度,注重活動的梯度,使教學活動從易到難展開、知識呈現(xiàn)從少到多,前面的活動和知識為后面的活動和知識做鋪墊,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掌握得更好,增強學習成就感。例如,Writing task: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要求學生掌握如何用現(xiàn)在進行時描述正在發(fā)生的休閑活動及地點。這一內容的微課筆者做了如下設計:用動詞ing形式描述單張圖片休閑活動→用句子結構“主語+be+動詞ing”描述單張圖片的休閑活動→用句子結構“主語+be+地點”描述單張圖片休閑活動的地點→描述三張圖片里的休閑活動及地點(用句子結構“主語+be+動詞ing”和“主語+be+地點”,或直接用“主語+be+動詞ing”+地點)→內容拓展,用句子結構“主語+be/feel+形容詞”描述各休閑活動中人物的心情?!们‘?shù)倪B詞連接句子。通過細化分割,這一寫作內容被設計成五個由易到難、層層鋪墊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再覺得寫作高不可攀、無從入手。從單詞到句子再到篇章結構,從單張圖片到多張圖片,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掌握了寫作的思路方法,微課教學真正達到了“授之以漁”。
2.活動的趣味性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許多中職生對英語的興趣不濃,因此微課中更應該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以更好地吸引學生學習。例如,在Speaking: Useful Expressions in Interview這一微課中,有一個關于“表達能力的短語”與“句子結構”相匹配的練習,筆者把它設計成一個分蘋果的游戲:蘋果代表短語(good team player,speak fluent english,communication...),籃子代表句子結構(I am a ___,I can___,I have ____ skills...),將蘋果放進相應的籃子里組成正確的句子。通過這一設計,再結合課件的動態(tài)效果,最后錄制出的微課中,原本枯燥無味的匹配練習就變成了有趣的游戲,學生被游戲吸引,激發(fā)了求知欲,自然而然投入到學習當中。又如,Writing task:recreational activities這一內容中,把風靡一時、深受歡迎的卡通人物“小黃人”請到了微課里。小黃人唱歌跳舞、在海邊快樂奔跑的可愛模樣立刻就吸引了學生。學生看到自己熟悉、喜愛的人物,興趣一下就來了,情緒也被調動起來,自然樂意去思考甚至動筆去完成這個寫作練習了。
四、結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技術和重要的教學資源,對傳統(tǒng)的教學有巨大的幫助,制作出高質量的微課以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意義重大。微課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微課作品的質量以及微課的應用效果。實踐證明,在選擇教學內容、運用教學策略和設計教學活動這三方面下工夫,是設計優(yōu)秀微課設計時的有效途徑。奏響微課設計三部曲,為制作高質量微課作品導航。
參考文獻:
[1]汪曉東.微課的外在特點與核心特征[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1).
[2]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式[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