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希楠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南長沙 410081)
?
淺析文字中的記號和記號字
成希楠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南長沙 410081)
受許慎六書理論的影響,大多數(shù)人認為漢字的類型僅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和轉(zhuǎn)注,而往往容易忽略一種特殊的漢字類別:記號字。記號字是漢字類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現(xiàn)代經(jīng)常使用的漢字中,記號字(包括半記號字)占了將近1/3。漢字的記號化趨向愈來愈明顯。然而學術(shù)界對記號字的關(guān)注度比較低,缺乏對記號和記號字的系統(tǒng)認識。本文在歸納前人對記號和記號字的研究基礎(chǔ)之上進行了系列探討。
六書;記號字;半記號字;記號化
一直以來,關(guān)于漢字的類型眾說紛紜?!吨芏Y·地官·保氏》中最先出現(xiàn)六書一詞?!稘h書·藝文志》中具體說明了六書概念,即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zhuǎn)注和假借。東漢許慎在《說文·敘》中給六書下了定義,并舉例詳細解釋。后人多數(shù)襲用許慎的六書名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部分人認為可以將漢字的基本類型劃分為六種,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zhuǎn)注。一直以來,六書理論都備受關(guān)注,隨著認識和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和歸納漢字的分類。
在《古文字學導(dǎo)論》和《中國文字學》兩本著作中,唐蘭先生都提到了三書說:象形字、象意字和形聲字。隨后,陳夢家先生在《殷墟卜辭綜述》中指出唐蘭先生三書理論的不足之處,并且提出了不同于唐蘭先生的三書說:象形、假借、形聲。裘錫圭先生在其著作《文字學概要》中提出“新三書”的概念:表意字、假借字、形聲字。而在1994年出版的《現(xiàn)代漢字學綱要》中,蘇培成先生提出漢字應(yīng)當被分為六類:會意字、形聲字、獨體記號字、合體記號字、半意符半記號字、半音符半記號字。蘇培成先生稱之為“新六書?!痹凇稘h字學概論》中,張玉金、夏中華提出四書說:表義字、表音字、音義字和記號字。而在《20世紀漢字結(jié)構(gòu)的理論研究》一文中,余延提出五書說,認為漢字應(yīng)該被劃分為記號字、半記號字、意符字、音符字、意音字。力量、解正明在《記號字和引得字及“全八書”》一文中把漢字的類型劃分得更加詳細,提出全八書的概念,即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轉(zhuǎn)注字、形聲字、引得字、記號字和假借字。
從以上分類中不難看出,一種新的漢字類別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線中:記號字。在蘇培成先生提出新六書之前,人們一直從造字法的角度分析漢字。而蘇培成先生從構(gòu)字法的角度,將記號字列為漢字的基本類型之一。
1.記號、記號字和半記號字的定義
記號和記號字并不是同一個概念。裘錫圭認為:“各種文字的字符,大體上可以歸納成三大類,即意符、音符和記號。跟文字所代表的詞在意義上有聯(lián)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語音上有聯(lián)系的是音符,在語音和意義上都沒有聯(lián)系的是記號?!雹儆浱栕质侵赣梢粋€或多個記號組成的漢字。半記號字是指由記號和其他的漢字構(gòu)成成分組成的漢字。記號是漢字的構(gòu)成成分,漢字的其他構(gòu)成成分還有意符、音符等等。而記號字是漢字的類型,漢字類型還包括形聲字、象形字等等。記號和記號字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概念,我們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
其實早在20世紀40年代,唐蘭先生就提到過關(guān)于記號文字的理論,他認為“圖畫文字和記號文字之間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記號文字是極度簡化的圖畫文字?!雹谕貘P陽先生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隸變既是漢字由量變過渡到質(zhì)變的標志,也是象形文字轉(zhuǎn)變?yōu)橛浱栁淖值臉酥??!雹厶K培成先生解釋他提出的新六書中的獨體記號字:“獨體記號字主要來自古代的象形字。”④他認為,之所以說象形字演變成記號字,是因為象形字經(jīng)過楷化之后不再象形,也無法從字形中看出讀音。
2.記號字的來源和種類
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這本書中指出:”文字在形成過程的開始階段,可能有少量長期沿用的記號吸收到文字里來,古漢字里的數(shù)字大概就來自這種記號?!雹莩酥?,用記號造字的情況就很難找到了。但是在漢字發(fā)展過程里,由于字形和語音、字義等方面的變化,卻有很多意符和音符失去了表意和表音的作用,變成記號。從裘錫圭先生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記號字的兩種來源:先天形成和后天演變。先天形成是指從結(jié)繩、契刻等古老的記事方式中將長期沿用的記號吸收到文字中形成記號字。而后天演變是指由于歷史發(fā)展、漢字簡化等原因,使其他類型的漢字,如象形字、形聲字等演變?yōu)橛浱栕只蛘甙胗浱栕帧?/p>
記號字可以劃分成以下幾種類型:獨體記號字、合體記號字、半音符半記號字和半意符半記號字。獨體記號字是指單獨由記號構(gòu)成的字,如日、月等。合體記號字指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記號構(gòu)成的字,比如聽、元等。半意符半記號字指由意符和記號兩種類型的字符組成的字,比如年、春等。而半音符半記號字是指由音符和記號兩種類型的字符組成的字,比如恥、歷等。
柳建鈺和樓蘭分別在各自的相關(guān)論文《記號字、半記號字及其在現(xiàn)代漢字中基本情況探討》和《現(xiàn)代3500常用字中的記號字及半記號字調(diào)查——兼論現(xiàn)代漢字記號化的成因及影響》中作過統(tǒng)計,在日常使用的漢字當中,記號字或半記號字的數(shù)量大約占常用漢字總數(shù)的1/3。這個數(shù)據(jù)說明漢字的記號化趨向愈來愈明顯。
漢字記號化趨勢為什么會越來越明顯?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象形字演變?yōu)橛浱栕?。如山,月等?/p>
第二,古今讀音發(fā)生變化。一部分形聲字,由于字符讀音發(fā)生變化,導(dǎo)致字由形聲字變成半音符半記號字。
第三,古今意發(fā)生變化。一部分形聲字中的意符所表示的意義和漢字現(xiàn)在的意義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那么這部分形聲字中的意符就失去了表意的作用,變成了記號,而這些形聲字也變成了半音符半記號字。
第四,假借字演變成記號字。一部分假借字被借用之后,慢慢地人們忘記了被借字的本義,那么這個假借字就可以看作是記號字。
第五,簡化字形,形成記號字或半記號字。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語委經(jīng)過國務(wù)院批準后,公布了一系列簡化字方案。許多字的意符或者音符,失去表意或者表音功能,簡化為記號字或者半記號字。
雖然常用漢字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記號字和半記號字。漢字的記號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但是我們?nèi)匀灰鞔_記號字的概念,注意區(qū)分記號字和非記號字。漢字中有一些類型的字,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記號字,對于這些字,我們要仔細區(qū)分,不要混淆。
第一,記號字充當漢字的意符和音符時,這些漢字并不是半記號字。比如說,木是一個純粹的記號字,它的讀音和意義跟字符都沒有聯(lián)系。但是它在棵、樹、松、槐等一些字當中,并不是作為記號出現(xiàn)的,而是在字中充當意符的,也就是說只取了“木”字的意義而沒有取它的讀音。而在沐、狇等字中的木也不是作為記號存在的,而是以“木”字的身份充當字中的音符,即只取“木”字之音而不取其義。
指示符號并不是記號,有指示符號的字也就不能稱之為記號字。董志剛先生在《漢字記號化研究》一文中說道:“和成字部件相對的是非成字部件,它們在構(gòu)形時以自身的位置或物象關(guān)系參加構(gòu)意,如:小篆的‘亦’指示腋下的符號,‘牟’表示氣息的符號,這種部件本身不具有音和意,我們把這樣的非成字構(gòu)件也看作是記號?!雹?/p>
第二,筆者并不贊同董志剛先生對于指示符號的認識。指事字中的指示符號并不是作為一個個體單獨存在的,而是示意表示主體的字形的相應(yīng)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意符。比如朱字中間的短橫,亦字兩側(cè)的撇和點,這些都是為了指示漢字主體的一部分:樹木的中心,人的腋下,不是記號而只是指示符號,所以這些字不能叫做記號字或半記號字。
學術(shù)界對于記號和記號字的關(guān)注歷史只有短短幾十年。但是人們對于漢字性質(zhì)、漢字種類等方面的關(guān)注還在持續(xù),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記號字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系統(tǒng)。
注釋:
①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2015.
②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③王鳳陽.漢字學[M].長春:吉林出版社,1989.
④蘇培成.現(xiàn)代漢字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⑤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2015.
⑥董治剛.漢字記號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
[5]蘇培成.現(xiàn)代漢字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王鳳陽.漢字學[M].長春:吉林出版社,1989.
[7]柳建鈺.記號字、半記號字及其在現(xiàn)代漢字中基本情況探討[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4):52-56
[8]樓蘭.現(xiàn)代3500常用字中的記號字及半記號字調(diào)查——兼論現(xiàn)代漢字記號化的成因及影響[J].渤海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4):68-72.
[9]董治剛.漢字記號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
[10]蘇培成.現(xiàn)代漢字的構(gòu)字法[J]。語言文字應(yīng)用,1994,(3):71-75.
On the Symbols and Symbolic Characters in Chinese Characters
CHENG Xi-nan
Because of Xu Shen’s Liu Shu theory, most people think that there are only six Chinese characters types: pictograms, ideograms, ideogrammic compounds, rebus, photo-semantic compounds and transformed cognates.They often ignore a special character type, i.e. symbolic character. Symbolic character is an essential Chinese character type. In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symbolic characters (including half symbolic characters) accounted for nearly 1/3. Signifying tre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the academic circle does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symbolic characters, and lacks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signs and signal words.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ymbolic characte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ints of view.
Liu Shu; symbolic character; half symbolic character; symbolization
2016—10—07
成希楠(1993— ),女,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
H124.1
A
1009-5152(2016)04-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