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彤,楊超,何炳書,丁帆
(1湖北省婦女兒童醫(yī)院,武漢430070;2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
?
急性脊髓損傷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輔助治療效果觀察
桂彤1,楊超1,何炳書1,丁帆2
(1湖北省婦女兒童醫(yī)院,武漢430070;2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
目的 觀察急性脊髓損傷患者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輔助治療的效果。方法 將78例急性脊髓損傷8 h內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均行椎管減壓和骨折復位及內固定等手術治療,并給予抗感染、止血、脫水及對癥治療等。觀察組另用甲基潑尼松龍首劑30 mg/kg靜脈滴注,15 min內滴完;間歇45 min后以5.4 mg/(kg·h)維持用藥23~47 h。分別于治療第1、3、6個月參照ASIA神經功能分級標準評價脊髓損傷恢復情況,記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第1、3、6個月ASIA恢復≥1級者分別為17、26、31例,對照組分別為6、10、15例;兩組同時點比較,P均<0.05。兩組治療后第1、6個月ASIA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下降程度大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8.2%,高于對照組的7.7%(P<0.05)。結論 急性脊髓損傷患者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輔助治療,有利于其神經功能恢復;但易致該藥并發(fā)癥增加,治療期間需加強并發(fā)癥防治。
急性脊髓損傷;甲基潑尼松龍;神經功能;預后
近年來,隨著工業(yè)及交通等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每年因交通事故等導致急性脊髓損傷的人數不斷增加[1,2]。另外,隨著臨床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因脊柱手術所致脊髓損傷的人數也增多[3,4]。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脊髓損傷主要為手術與藥物,盡管手術可穩(wěn)定患者脊柱,解除脊髓壓迫,但難以控制脊髓損傷的病理發(fā)展。2010年7月~2015年5月,我們在急性脊髓損傷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輔助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入選標準:①符合美國脊柱損傷協(xié)會(ASIA)急性脊髓損傷診斷標準[5],受損時間<8 h;②經MRI或CT等影像學手段檢查提示椎管內脊髓壓迫;③排除過敏體質、凝血功能障礙、手術禁忌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等。收集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骨科同期收治的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齡(41.2±3.5)歲;受傷部位:頸椎31例,胸椎31例,腰椎7例,胸椎合并頸椎9例;Frankel分級:A級22例,B級22例,C級20例,D級1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椎管減壓和骨折復位及內固定等治療,手術均由醫(yī)院同一組醫(yī)生完成。觀察組術后給予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治療,甲基潑尼松龍首劑30 mg/kg靜脈滴注,15 min內滴完;間歇45 min后以5.4 mg/(kg·h)維持用藥23~47 h。同時給予抗感染、脫水、止血、對癥支持治療,并靜脈應用潘托拉唑40 mg預防消化道應激反應。對照組除不使用甲基潑尼松龍治療外,其余與觀察組一致。
1.3 脊髓損傷恢復情況及并發(fā)癥觀察方法 分別于治療第1、3、6個月參照ASIA神經功能分級[6]標準評價脊髓損傷恢復情況,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脊髓損傷恢復越差。治療期間,記錄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q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脊髓損傷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第1、3、6個月ASIA恢復≥1級者分別為17例(43.6%)、26例(66.7%)、31例(79.5%),對照組分別為6例(15.4%)、10例(25.6%)、15例(38.5%);兩組同時點比較,P均<0.05。兩組治療前后ASIA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ASIA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點比較,#P<0.05。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消化道反應3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8.2%;對照組肺部感染3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7%。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P<0.05。
臨床上,急性脊髓損傷后發(fā)生神經學損害的主要原因包括原發(fā)性損傷(如壓迫損傷,受損部位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和壞死)和繼發(fā)性損害(如炎癥反應和水腫及谷氨酸受體過度激活等毒性作用)[7]。當患者發(fā)生脊髓損傷后,其神經功能的保留及恢復主要取決于脊髓繼發(fā)性損傷控制的好壞[8]。脊髓繼發(fā)性損傷主要指患者脊髓在原發(fā)性損傷后受各種因素所致的脊髓再次受損,該損傷給患者造成的脊髓損害往往較原發(fā)性損傷更為嚴重?;颊甙l(fā)生繼發(fā)性脊髓損害的原因較多且復雜,但該過程為漸進性,可于一定時間內可逆,因此臨床如積極治療則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甲基潑尼松龍通過促進脊髓沖動產生及傳導來增強患者脊髓神經元興奮性,有利于穩(wěn)定細胞膜及溶酶體膜[9~12];還可防止損傷脊髓丟失鉀離子,加速細胞外鈣離子恢復,抑制患者受傷后兒茶酚胺代謝及積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第1、3、6個月ASIA恢復≥1級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治療后第1、6個月脊髓損傷恢復評分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因此,急性脊髓損傷患者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輔助治療效果明顯。但是,由于大劑量使用甲基潑尼松龍已遠超過臨床常用劑量,因此會引起感染、代謝紊亂、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從而給患者帶來新的痛苦[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8.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由此可見,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治療急性脊髓損傷患者存在較多不良反應,從而延誤患者病情康復[15,16]。因此,我們認為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輔助治療急性脊髓損傷患者具有顯著療效,但并發(fā)癥較多。所以,在使用過程中要加強防護作用,從而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此外,本次研究因樣本較小,且隨訪時間較短,所以為得出更為全面的結論可擴大研究范圍,延長觀察時間,以得出更為準確的數據。
[1] 邵才江,趙志剛.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4):270-271.
[2] 丁勇,吳玉杰,傅智軼,等.β-七葉皂甙鈉抑制損傷脊髓細胞膠質纖維酸性蛋白的表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15):2415-2420.
[3] Chengke L, Weiwei L, Xiyang W, et al. Effect of infliximab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on expressions of NF-κB, TRADD, and FADD in rat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 Spine, 2013,38(14):861-869.
[4] 張貴春,周振宇,曹學成,等.甲基強的松龍在脊髓型頸椎病圍手術期的應用[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12):1088-1090.
[5] 朱莊臣,焦偉,蔡國棟,等.大劑量甲強龍治療急性脊髓損傷后早期并發(fā)癥的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16):1454-1457.
[6] Osmanagaoglu MA, Usul H, Yulug E, et al.Hormonal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ovaries with high-doses of methylprednisolone administration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an experimental study[J]. J Obst Gynaecol, 2013,33(6):585-590.
[7] 楊震,李安泰,王新來,等.甲基強的松龍與丙種球蛋白配伍治療急性脊髓炎66例對比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43(9):1222-1224.
[8] 李曉彬,劉濤,蔡騰,等.神經節(jié)苷酯聯(lián)合甲基強的松龍早期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23):92-93.
[9] 王曉青,李樹華,董琰,等.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臨床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3,25(8):1210-1212.
[10] Chikuda H, Yasunaga H, Takeshita K, et 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fter 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using a nationwide administrative database[J]. EMJ,2014,31(3):201-206.
[11] 曹鵬,石長貴,袁文,等.甲基強的松龍在急性脊髓損傷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5,25(2):174-178.
[12] 任劍鋒.甲基強的松龍合益腎通痹湯對脊髓型頸椎病術后脊髓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15(2):33-35.
[13] Kamiya K, Masao K,Takeo F, et al. Neuroprotective therapy with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a comparison with 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as a historical control[J]. Eur Spine J, 2015,24(5):963-967.
[14] Wang ZY, Liu WG, Muharram A, et 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autophagy induced by rapamycin in rat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J]. Neuroimmunomodulation, 2014,21(5):257-267.
[15] 曹奇,唐曉軍,李貴濤,等.圍手術期應用甲基強的松龍與地塞米松對脊髓型頸椎病髓內高信號轉歸及臨床意義的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3):217-222.
[16] Schroeder GD, Kwon BK, Eck JC, et al. Survey of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 members on the use of high-dose steroids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ies[J]. Spine, 2014,39(12):971-977.
楊超(E-mail: hubeifuitong@163.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2.022
R720.5
B
1002-266X(2016)42-0065-02
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