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教學科目,更是我國九年義務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的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因此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至關重要。這就關系到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越高,學習效果也就越高,反則,也就越差。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實施。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期利用最優(yōu)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能力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高低,在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就要充分做好相應的教學工作,使學生能夠利用正確的方式和方法進行語文的學習。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也成為我們有效課堂研究的主要方向,下面就結(jié)合有效課堂研究實踐總結(jié)一下怎樣加強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一、重視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教育指導方向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更關系到學生能否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語文學習中尋找到學習的樂趣;能夠通過語文課本的學習懂得知識的衍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未來生活和學習的構(gòu)建。這些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指導方向都是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理論前提。
(一)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應該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
在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要始終朝著這個目標。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不然語文的教學就是機械的、死板的。[1]只有學生對語文知識感興趣,才能夠更好地吸收語文知識的內(nèi)容,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心理,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應該有利于學生自主地延生語文知識
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是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怎樣高效地學習,怎樣做到舉一反三,通過已經(jīng)學習到的知識獲得更多的知識。這就需要在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著眼于學會生語文知識的延生。在我國的九年義務教學中,要求學生要掌握400萬字以上的閱讀量,這單靠教師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懂得自主地學習,掌握學習能力。
(三)應該是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的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習,但是不可置疑的,正是這門基礎性學習奠定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基礎。同時,語文學科體現(xiàn)出來的人文性、思想性以及智慧性是學生今后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所以,應該以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作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理論指導。讓學生在掌握了相應的語文學習能力之后,懂得規(guī)劃,懂得學習怎樣的知識自己的生活有幫助,有利于自己未來的發(fā)展。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使用“滿堂灌”、“一言堂”等教學方式實施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只能夠傳遞書本上死板的、單調(diào)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不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思想和想法進行實際的學習,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因此學生的學習能力自然也就得不到培養(yǎng)。同時,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習氛圍也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朝氣,學生感受到不到學習的樂趣。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應該全面解放思想,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掌握符合于自身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能夠引發(fā)自身學習樂趣的學習方式,進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學習語文,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比如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生字詞是一個學習重點。[2]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生字詞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學。但是在當前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利用工具書掌握相應的生字詞,在課堂中進行鞏固,從而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明確學習目的
學習目的是良好的學習助推器,常見的明確學習目的方式就是學生今后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一個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能否夠考上高分,能否掌握相應的知識。只有教師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能力。
結(jié)語
學習能力是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前提,更是教學效果的保障。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現(xiàn)余.打開欲望的寶盒,尋找學習的寶藏——淺談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121.
[2]李玉玲.小學生語文自我監(jiān)控學習能力調(diào)查及培養(yǎng)研究[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1,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