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鳳
摘 要:隨著全面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學校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深入,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背景下,中等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成為人們關心關注的重點。中等生的教育管理問題關系到全面教育的深入開展,對教育教學體系的完善和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诖?,本文對小學中等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小學中等生教育工作提升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中等生;教育管理;問題研究
教育活動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活動,隨著全面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對各個層級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都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中等生是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管理的重點對象,對中等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目前教育活動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探究中等生的教育管理問題對提升小學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完善小學教學工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中等生群體的特點分析
中等生簡單的定義就是在學習方面、班級活動等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處在中等水平的學生,是班級里面人數(shù)最多的一割群體,處在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之間,構成了班級的主干力量。通過對班級中等生群體的分析總結可以得出,小學中等生的特點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等生普遍都比較聽話,都能夠有效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認真遵守教師和家長的教導,很少出現(xiàn)搗亂、偷懶等問題,但是這些看似聽話的學生也具有很大的弊端,他們往往缺乏主見,盲目的跟隨大流,缺乏自主能力和抗爭意識。其次,謹慎也是小學中等生的主要特點之一,大部分的中等生的性格都偏向內向,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并不高,缺乏高遠的奮斗目標,而且性格比較孤僻,一旦外部給與的刺激超出了他們能夠忍受的范圍,他們將會產(chǎn)生強烈的自卑心理,不利于他們的進一步發(fā)展。另外,甘于現(xiàn)狀也是小學中等生群體的一個重要特點,受到性格的影響,中等生往往缺乏競爭意識,性格特點也比較平淡,很容易被人們忽略,長此以往,家長和教師如果沒有對這些學生給與足夠的關注、中等生自身也缺乏展露自身優(yōu)勢的信心,受到這些原因的影響,很多的中等生就甘于現(xiàn)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等生的學習智力是正常的,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夠拔尖,大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或者是學習目標不夠科學的主觀因素造成的。最后,群體數(shù)量大也是小學中等生群體的一個重要特點,大部分的班級中,中等生的人數(shù)都是最多的、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在班級管理、班風文化形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由于中等生處在中間狀態(tài),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要對中等生進行科學的管理,積極發(fā)揮中等生的優(yōu)勢,盡量減少中等生的劣勢,幫助中等生克服負面影響,促進中等生獲得更好地發(fā)展。
二、小學中等生教育管理的對策和措施
1.構建科學公正的教育教學評價體制
中等生與優(yōu)等生之間最大的區(qū)別應當是集中在成績分數(shù)方面,在中等生劃分方面也主要是重點考察的成績分數(shù),針對這個情況,構建科學公正的教育教學評價體制是對中等生進行科學管理的關鍵措施,這同時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構建科學公正的教育教學評價體制最主要的就是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察,這對中等生來說是比較公平公正的。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將學生的學習成績考察以及日常表現(xiàn)、學生評價等綜合起來,對中等生進行公正的評判,引導中等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鼓勵中等生朝著自身的優(yōu)勢方面努力奮斗。
2.優(yōu)化教育管理理念
優(yōu)化教育管理理念是對中等生進行科學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首先,教師要具有正確的學生觀,“抓兩頭、帶中間”一直以來都是小學學生管理的主要理念,這種管理理念并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全面的管理,教師要注重對中等生的管理,要通過提升中等生的地位來對優(yōu)等生進行進一步的刺激管理,進而對學困生樹立進步發(fā)展的榜樣力量,以此來帶動全班的發(fā)展。其次,教師要改革自身的成績觀,不要將成績作為劃分學生等級的唯一標桿,也不能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唯一指標,要改革自身的成績觀,另外,由于中等生在班級中的數(shù)量眾多,提升了中等生的成績也就意味著提升了全班的平均成績。最后,教師要增加自身對中等生的關注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管理的重點集中在中等生的大眾群體方面,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以中等生的水平為依據(jù),這樣能夠有效達到教學目標,也能夠對學困生“跳一跳”達到目標,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為中等生創(chuàng)設均等的機會,以前中等生往往是教師忽略的對象,教師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改進,多為中等生創(chuàng)設回答問題的機會,多關注中等生。另外,在班級管理方面,教師要多與中等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中等生的心理特點和相關需求,以此來優(yōu)化教育管理措施。
3.引導中等生客觀的認識自我
通過上文中等生的特點分析可知,很多的中等生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導致了中等生甘于現(xiàn)狀、遇到問題消極對待、缺乏積極主動性等問題,因此引導中等生客觀的認識自我也是中等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自身的閃光點進行挖掘,逐漸增加中等生的自信心,通過拉家常、聊天等形式對中等生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中等生正確的認識自我。其次,要幫助中等生樹立自信心,很多中等生在學習成績提升方面存在困難,在這種情況,很多中等生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通過多個措施引導中等生樹立自信心。另外,教師要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積極與家長進行配合,通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對中等生進行優(yōu)化管理。
三、結語
中等生是小學班級中人數(shù)數(shù)量較多、地位比較重要的一個群體,在班級管理和班級發(fā)展過程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針對中等生的聽話、謹慎、甘于現(xiàn)狀和群體龐大等特點,教師要改革學生評價體制,通過教育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以及引導中等生客觀認識自我等多種措施,優(yōu)化中等生教育管理,為班級發(fā)展和班級管理等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丹.小學中等生思想行為缺陷的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4,(7):301.
[2]楊遜.小學中等生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2):159.
[3]顧琴華.小學階段中等生的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7):45-46.
[4]楊榮芹.對小學語文課堂中等生學習情況的調查[J].快樂閱讀,2013,(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