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云
[摘要]課本插圖會使數學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化,讓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所學知識,教師要充分研究初中數學的課本插圖,掌握其含義及作用,讓學生在課本插圖的輔助下,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課本插圖 初中數學 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2-0033
日前,在初中數學課本中,插圖主要分為數學科學家插圖、生活類插圖以及數學類插圖.數學科學家的插圖就是讓學生通過了解數學家的故事,從而達到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日的;生活類插圖就是讓學生了解數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明白數學對現實生活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數學類插圖就是通過圖畫的形式,將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展示出來,便于學生理解,涉及數形結合思想.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這三類插圖進行探究,通過插圖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看到數學的美.學生一旦注意到數學的美后,便會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筆者分析一下課本插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課本插圖在課堂互動中的作用
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是日前教學改革十分關注的話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過多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卻忽視了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尤其是隨著初中數學知識難度的增加,如果只是憑借教師單純的講述,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學互動也不盡如人意.此時,教師可以將課本插圖引入課堂互動中,通過課本插圖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在利用課本插圖與學生互動時,主要是通過提問和討論兩種方式來進行.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之間進行小組討論,拓展學生的思路.教師要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利用課本插圖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在教學《網錐和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時,課本中出現的一些插圖將網錐和網柱的側面展示了出來.網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矩形.教師為了加強學生對插圖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動手利用卡紙來制作矩形和扇形,然后將其圍成網柱和網錐.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學生觀看網柱和網錐的形成過程.然后,讓學生發(fā)表白己的意見.在課堂互動中,學生就會加深對網錐和網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公式.
二、插圖在幾何教學中的作用
幾何作為數學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的特點就是具有視覺直觀性.有時候,一張圖傳達的信息效果遠遠大于文字表述,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可以直接利用圖形來分析.幾何教學要求學生具備聯想能力、空間發(fā)展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為了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直觀感受,教師可使用大量的課本插圖對知識進行說明,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幾何知識的探究中,加深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從而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教學《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時,課本中出現了一本書的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這幾個插圖,教師可以讓學生拿起自己手中的書本,然后對書本進行各個方位的擺放,具體觀察書本的三視圖分別是怎樣的.在觀察中,學生還可以將這些圖形畫下來,從而加深對三視圖的理解.又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課本也出現了一些插圖,如中國剪紙中的“囍”、人臉的結構等.學生可通過觀察這些插圖,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因為學生對文字性的表述并不敏感,所以,如果教師先講述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反而會使問題復雜化.由此可見,課本插圖在幾何教學有重要的作用.
三、插圖在重難點教學中的作用
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促使學生逐漸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的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利用課本插圖先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感性認識,對知識點產生興趣,然后再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在數學中,有一些重難點知識往往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一個符號或一個公式都可以表示一個重要的數學量或數學關系.學生在學習這些重難點知識時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就需要利用課本插圖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突破重難點.這樣就會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學《二次函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分析這三個函數之間的共同特點.學生往往會表現得不知所措.課本中有這三個函數的圖像,其中的交點、對稱關系、平移關系、頂點關系都一日了然,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又如,教學《相似三角形》時,證明兩個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是教學難點和重點,學生經常思維混亂,不知道如何下手.而課本中有一些插圖畫出了一些輔助線,在這些輔助線的引導下,學生很快知道如何證明三角形的邊角關系.
綜上所述,課本插圖將知識點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拓展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