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歐
【摘 要】在教學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手段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改革,而其中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對學生的學習進度、效率以及質量產(chǎn)生影響。
【關鍵詞】初中語文 主體性 興趣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33
初中語文的教學在近幾年受多方面的關注,當前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并且依賴于教師去講,沒有自己的主觀思考和感受能力與意識,導致語文課堂沒有生機與活力,上課進展緩慢,學生真正學到的東西少之又少。要想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水平就必須借助于教學方法的更新和完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開展課堂的理念和具體措施,對于教師的整體教學設計和開展都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所以想要開展好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就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完善。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總結談幾點意見。
首先,我認為教師應該開展主導性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論深入人心,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成為教學的重點研究內容,而想要真正開展優(yōu)質的語文課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中心地位,積極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在動力,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自覺發(fā)展與成長。但是當前很多初中語文課堂卻并不是如此,雖然我們一直搖旗吶喊推行素質教育,但是不少學校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主體的建構,導致教師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中心,片面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而忽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和主體性的發(fā)展,致使高分低能學生的出現(xiàn),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都是極不負責任的。所以,我認為教師從以下幾點開展主導性教學,這是開展好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措施。
第一,教師轉變自身的角色設置,發(fā)揮自己的引導者和激發(fā)者角色。教師在課堂上要多把時間交給學生來思考和回答,而不是一節(jié)課滿堂灌,根本不管學生是否理解了知識,要減少功利性的需求。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一課的時候,作者的語言非常精煉并且生動傳神,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語言賞析的時候,不要先點明朱自清語言的特點,而是讓學生多遍閱讀,然后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感受以及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來表達自己的閱讀評價和賞析。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逐步引導點撥,讓學生明確提出朱自清對于動詞的運用的準確傳神。因此教師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者作用,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建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第二,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體性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借助于有效的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初中階段學生的主體意識已經(jīng)萌發(fā)并且逐步明朗,渴望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認可,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這個細節(jié),導致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沒有信心。例如不少學生的語文都不是很差,但是也不是很好,也就是真正對語文學習有自信的學生不多,這就是學生主體性缺乏的表現(xiàn)之一。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例如,在學習一篇古文的時候,里面的一些實詞意思和翻譯,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復習鞏固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開展,教師先拋出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或者回憶課本,同時教師對于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及時給出恰當?shù)脑u價,讓學生對于自己的語文學習產(chǎn)生客觀看待的意識,從而有利于其主體性的建立。
其次,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開展興趣教學。興趣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沖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借助于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豐富語文課堂教學,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當前語文課堂普遍存在枯燥的問題,學生在上語文課的時候態(tài)度無所謂,感覺語文學習可有可無,老師講課的時候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欲望,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課堂內容單一,教學活動不夠豐富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所以逐步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其實,教師應該明確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是沒有很多阻力的,所以教師很容易借助豐富課堂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第一,教師可以延伸語文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和視野。例如,在學習毛澤東的詩詞的時候,就難以避免講述和毛主席人生有關的事跡來向學生彰顯其偉大的人格和貼近人民的政策等等,學生對于這些和作者有關的奇聞軼事很感興趣,同時這也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教師要做好課前教學準備,尤其是教學設計和教案,教師在對于這些資料進行篩選的時候要尋找和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內容,以此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豐富課堂活動。很多教師在語文課上教學活動單一,就是自己一節(jié)課都在講課,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活動只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逆反情緒,不利于語文課堂的開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話劇或者討論活動等等,例如,在學習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的時候,里面人物的語言非常有特點,人物形象也很生動,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有感情朗讀,并且選擇一個人物進行評價活動等等,同樣的教學目標,教師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傊?,興趣教學是開展好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條件,教師必須予以重視。
再者,開展實踐教學。語文教學本身就不是脫離生活實際的一門學科,文學藝術都來自于生活實踐,所以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是無法離開實踐活動的,實踐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對于語文課文和寫作的理解,并且?guī)椭鷮W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感受,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和學校應該每學期開展一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實現(xiàn)知識的轉化,把語文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從而實現(xiàn)學生整體文學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
第一,教師在讓學生寫作的時候,完全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開展,來自于生活的寫作才能夠打動人。所以,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踐來開展作文教學,例如,讓學生回家的時候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父母的變化,從而感受母愛和父愛,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回想他們可能并沒有什么感受,或者感受并不深刻,但是回歸到生活中去的時候,學生就會很明確自己的想法,能夠促進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第二,實踐教學還需要學校和語文教師安排漢字聽寫競賽或者成語競賽等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漢語文化的精妙,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第三,在假期作業(yè)的布置上,教師可以增加實踐活動的含量,而不是讓學生把眼光局限在詩詞的背誦和默寫方面,要盡可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綜合開展各種教學方法,實現(xiàn)各種教學方法的互相促進和融合,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