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瓊
摘 要: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是一個自覺、自發(fā)的過程,社會的發(fā)展對于文化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當前時代的發(fā)展下,大學校園體育文化需要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體驗式、生動的動態(tài)體育系統(tǒng),不斷滿足大學生的需求,豐富大學文化,發(fā)揮大學體育文化內在功能。
關鍵詞:體育文化;構建;動態(tài)體育系統(tǒng)
體育文化是一種為大家所熟悉的社會文化現象,大學生不僅是體育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創(chuàng)造者,因此大學校園文化與體育文化存在諸多交集。少年強則中國強,具備陽光健康的體育文化,才能張揚奮發(fā)圖強的大學精神,進而提升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這種內在聯(lián)系看,探討體育文化的深層次影響及其在大學精神建構中的作用,對于未來的文化發(fā)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體育文化與大學精神聯(lián)系緊密,在任何時候體育文化都為大學精神提供源泉和支撐。
一、大學體育文化
1.體育文化的內涵
“體育文化”是廣義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綜合利用身體練習和某些規(guī)律、制度及物質設施的手段來提高人的生物學及精神潛力。它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表層是運動形式,包括身體運動形式及所使用的場地、器材等物質形態(tài);中層是體育體制,包括體育的社會組織形態(tài)和教學訓練體制等;深層是體育觀念,包括身體觀、運動觀、價值觀、方法觀等。大學體育文化是以大學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參與為主體,以身體練習為手段,以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項目為主要內容,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
2.大學體育文化的特征
(1)多維度特征。大學的體育文化是在體育課之余展開的,學生自主鍛煉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可以是一個學生參與幾項活動,也可以是多個學生組織一項活動,其時間上的隨意性與參與者的積極性都是體育課教學所不能及的。
(2)自主性特征。高校體育文化是基于高校大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這種人文性的基礎決定了大學體育文化帶有極大的自發(fā)和民主色彩,在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學生的體育文化活動成為一種有著明確目標和宗旨的自主行為。
(3)延伸性特征。體育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人的價值觀、生活態(tài)度、生活方式,體育價值觀念和集體榮譽感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每一個參與者產生支配作用,使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里的人不斷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這體現了體育作為一種文化不僅在身體鍛煉上的重要作用,而且將它的精神帶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
1.促進和諧大學文化的構建
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生動活潑的體育文化也拓展和深化了大學文化的內涵。大學校園體育文化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公平競爭的道德風尚和團結合作、堅韌拼搏的道德品質。這些人文精神是構建和諧大學文化的重要內容。因此,高校應充分認識校園體育文化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視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
2.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具有競爭、艱苦、對抗、激烈等特點,又蘊含著激勵奮進、團結協(xié)作、拼搏進取的運動精神,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
體育運動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又包含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大學體育人文精神所展現出來的力量與速度美、平面與立體美、靜態(tài)與動態(tài)美等等,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審美品位,提升其審美情趣。大學校園體育文化通過體育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形體美、儀態(tài)美、心靈美,在運動中提高其表現美、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共同展現和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的世界。
4.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社會化
體育文化作為大學校園文化中最具活力的文化形式之一,是推進大學生社會化進程的重要途徑。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所蘊含的團結合作、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等正能量,對大學生的社會化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并影響著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為其適應未來社會打下堅實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三、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的途徑
1.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全面實現素質化體育教學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以“達標爭優(yōu),強健體魄”為目標,不斷提升身體素質。通過體育實踐,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進一步延伸體育文化內涵,多層次搭建體育文化,通過完善校園制度管理,改革體育部分課程內容,促進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同時,體育教學要改換教學思路,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強對課程資源的研發(fā),順應校園體育文化的需求,全面實現素質化體育教學,拓寬學生體育知識,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感興趣,不斷提升體育意識,增強體育能力,為構建體育文化奠定基礎。
2.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組織制度建設
重視校園體育組織系統(tǒng)的建設。認真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健全學校的體育運動委員會等組織機構,支持學生和教工成立各種體育社團并為他們的活動提供方便,創(chuàng)造條件。制定學校體育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學校的體育工作納人法制化、規(guī)范化的運行軌道。學??赏ㄟ^運動會、體育節(jié)和種種小型多樣、生動活潑、師生員工們喜愛的活動來豐富大家的余暇生活。同時,加強學校運動隊的建設。運動隊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往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特色的傳統(tǒng)運動隊常常成為凝聚學校師生員工的一塊磁石,又是學校對外的一個窗口。在建設校園體育文化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
3.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物質建設
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經濟基礎決定著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水平。學生不斷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與教育、社會對大學體育的資金投人和體育基礎建設相對滯后的矛盾,是制約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的今天,大學體育教育經費投人不足、融資渠道單一成為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因此,大學要多方位想辦法,走社會辦學的思路,健全融資渠道,多方募集資金,用社會的力量完善大學的體育場館、器材設備等體育設施,同時,利用大學優(yōu)質的人才資源向社會提供服務,保證大學的體育教學、體育科研、業(yè)余訓練、競賽和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