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俊
(信陽市第五初級中學,河南 信陽 464100)
關于作文批改,通常是教師一支筆說了算。這種辦法流弊甚多。從學生方面看,作文本發(fā)下去后,教師改的地方,學生是不大看的,他們關心的只是最后的得分。一般情況下,教師總是抱著修改或挑毛病的思想來對待學生的作文,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尺度去評價學生的作文。學生的勞動成果成了教師指責的對象,這樣極大地挫傷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本應豐富多彩的作文教學活動,卻讓學生感到了乏味。從教師方面看,“一支筆”耗時費神,只能加重教師負擔?!坝捎诮處煵荒芏喔?,就只好讓學生少寫少練,這實際上是個因噎廢食的辦法?!盵1]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三位一體”的作文評改模式。
“三位一體”,就是一個本體和三個位格。一個本體,即“作文評改”;三個位格,分別指“課內評改”“作文超市”和“網絡互評”。
因為“課內評改”是作文評改的主打,所以它居于“三位一體”中的第一位?!白魑某小苯恿φn內評改,是課內評改的延續(xù)和補充,居“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熬W絡互評”主要在課外進行,接力并優(yōu)化課內評改,居“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三個位格不是各自獨立的三種評改方式,而是同一本體,三者共同組成作文評改的統(tǒng)一整體。
“三位一體”技術路線圖顯示(參見圖1),由“課內評改”向“作文超市”接力評改延續(xù),再向“網絡互評”延展為“三位一體”的基本路徑。實現(xiàn)作文評改“教師低投入,學生高收效”,解決大班額背景下“作文被長時間積壓擱置的問題”是“三位一體”的價值取向?!敖夥沤處煟l(fā)展學生”,是“三位一體”的終極目標。
“三位一體”主張,作文評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家長為協(xié)助。一“主”,一“導”,一“助”,清晰地表明了作文評改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而應是多邊互動。在這一策略下,學生作文由師生家長一起參與評改,極大地提高了作文評改的效率。
課內自主評改,可以歸納為四步九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教改。即教給學生評改方法。
第1環(huán)節(jié):改前指導。評改之前,教師先把全班學生的作文(使用活頁作文紙作文)瀏覽一遍,掌握學生作文的大體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指導內容包括:
圖1 “三位一體”技術路線圖
1.制訂評改標準。一是制訂常規(guī)標準,即從遣詞造句、修辭手法、標點符號、文面等制訂出詳細的評改標準。二是制訂特定標準,即根據本次作文的文體特點,從作文的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謀篇布局等方面制訂出本次作文的特定標準。
2.教給評改方法:(1)根據文面的整潔情況評判卷面得分(滿分5分)。(2)用紅筆標出錯別字、病句及標點符號運用不當之處,病句及標點符號運用不當的可在活頁作文紙“批注”欄目中加以修改,錯別字在“我是啄木鳥”欄目中加以改正。別字和正字之間用“→”表示。如果沒有錯別字,可以寫上表揚之類的話。(3)用商量的口吻指出同學作文存在的問題,寫在“我們共同進步”欄目里。(4)就作文中值得自己學習的某些優(yōu)點做肯定性評價,用鼓勵性語言寫在“讓我與你分享”欄目中。(5)用溫和的語氣,就作文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寫在“溫馨提示”欄目里。(6)參照評改標準打分,將得分寫在活頁作文紙的“作文得分”欄里。(7)推薦優(yōu)秀作文(45分以上,滿分50分)。(8)由課代表將評改后的作文分發(fā)下去,然后各自根據同學的點評,在“我的回復”欄目里做出回應。(9)課代表再將全部評改后的作文收上來,由教師課后根據同學的點評和學生自己的“回復”給作文綜合評定得分,寫在“最后得分”欄里。(10)被推薦的同學課后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然后教師推薦給報刊,爭取發(fā)表或獲獎。
第二步:扶改。即教師示范評改,為學生自主評改搭支架,以達到“逐漸去扶翼,終酬放手愿”的目的。
第2環(huán)節(jié):示范引路。學生初次評改前,教師先選出典型例文一篇,事先印發(fā)給學生(或者投影到黑板上)。然后課堂上師生共同評改這篇作文,給學生評改做示范。
第三步:放改。即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評改。
第3環(huán)節(jié):分組互改。將全班同學分成人數相等、寫作水平相當的評改小組,小組內成員輪流擔任組長。
第4環(huán)節(jié):改中輔導。在學生分組互改過程中,教師巡回輔導,及時解決學生在評改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引發(fā)學生展開討論。
第四步:評改。即師生互動,對本次作文評改一起進行評議。
第5環(huán)節(jié):范文點評。分組互改結束后,通過抽簽的方式(或小組輪流進行)選出一個小組做評改小結。由組長陳述本組評改的基本情況,然后教師點評。
第6環(huán)節(jié):推薦范文。由各組推薦本次得分在45分以上的作文,然后教師優(yōu)中選優(yōu),交給本人再做修改。最后由教師修改后,推薦給報刊。
第7環(huán)節(jié):反饋交流。以上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進入反饋交流階段。這一階段分兩步進行:第一步,課代表把評改過的作文返給作者,作者根據同學點評寫出“我的回復”。第二步,作者針對評語提出不同意見,與評改者相互交流,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2]。
第8環(huán)節(jié):改后總評。反饋交流之后,由課代表將作文收繳,交教師。教師認真審閱后,先做總體點評,而后就有代表性的做文做具體評點。
第9環(huán)節(jié):作文展評。作文評改結束后,由課代表協(xié)助教師把本次有代表性的作文分成優(yōu)秀作文和有待改進的作文,分別在“作文超市”展出。
以上九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作文超市,即把每次課內自主評改較好的作文和沒有完成評改的作文(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小部分學生課內可能完不成自主評改任務)以活頁作文紙的形式,在班級指定的墻壁上面布展出來,供全班同學課余時間進行觀摩和評改。超市展評,是對課內自主評改的延續(xù)。具體做法是:
1.搭梯子,指路子
為了讓評改有“法”可依,我們在設計活頁作文紙的時候,有意給學生搭梯、指路。
一是合理設置評改欄目。把一張八開稿紙對折,分成左右兩版。左版左側和右版右側設置“批注”欄目。左版除“批注”欄目外,其余全部印成作文方格。右版作文方格占右版版面的三分之二,下面的部分是學生互動的小天地。在這個“小天地”里我們設置了以下五個欄目:“我是啄木鳥”“讓我與你分享”“我們共同進步”“溫馨提示”“我的回復”。每個欄目里,學生還可以根據評語內容,在里面添加個性化的圖片。
二是規(guī)范評改要求。對活頁作文紙上五個欄目的填寫,教師要提出具體要求(見上文第1個環(huán)節(jié)的“教給評改方法”)。
下面是班級作文超市里學生在《我是那個故事的主角》中寫的評語:
“我的口水似乎又流了下來”不如改為“我的口水忍不住流了下來”(批注)
呡呡嘴→抿抿嘴;砰砰直跳→怦怦直跳”(我是啄木鳥)
“扇”字和“摁”字,用得好,寫出了奶奶對“我”的疼愛與照顧,也為下文寫偷吃牛肉埋下了伏筆。(讓我與你分享)
親,如果人物描寫再多些方法,比如,在敘事中穿插些心理描寫,作文會更生動些。對了,少點兒錯別字哦?。ㄎ覀児餐M步)
劉鵬同學,你的第2段和第3段是不是少了一個過渡句?——但是我還是經不住誘惑,心里惦記著它,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廚房。(溫馨提示)
謝謝大家的關注,以后我爭取寫出更好的習作,希望大家多多幫助我哦。我一定悉心向大家求教,希望我們共同進步?。ㄎ业幕貜停?/p>
這篇在課內沒能按時完成評改的作文,在超市展評中,得到了很好的完成。作文超市既彌補了課時的不足,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
2.成立作文超市“董事會”
我們借用超市的管理模式,由班委會領銜成立班級作文超市“董事會”。“董事會”全權負責管理作文超市的日常“運營”?!岸聲痹O董事長一人,副董事長一人,董事三人。董事長主持作文超市日常事務,副董事長協(xié)助董事長工作,董事負責作文超市具體事務,包括超市版面策劃布置、超市版面更換、過期超市作文紙的保管,以及優(yōu)秀(創(chuàng)新)評語評選、優(yōu)秀評改員評選、優(yōu)秀作文評選等?!岸聲苯M織實行動態(tài)管理,一月一改選。實踐證明,這種管理模式很受學生歡迎。
網絡互評,是除作文超市展評而外,又一種供大家參與、優(yōu)化評改的作文評改形式。網絡互評主要在課外進行,即不占用課時,教師也不做任何強制性要求,師生和家長完全自主參與。
1.網絡互評的原則與理念
網絡互評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則,三個理念。
一個原則是: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生為本的原則。
三個理念分別是:(1)讓學生動起來,讓作文評改活起來。(2)網絡互評應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家長之間合作交流、積極互動的過程,而不應是教師“唱獨角戲”的單邊表演。(3)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yōu)勢,豐富作文評改形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
2.網絡互評是一個開放的作文評改過程
網絡互評是以網絡為媒介構建的一個開放的作文評改過程,是一個師生交往、生生交往、師生家長交往,積極互動、共同提高的過程,是借助網絡優(yōu)化作文評改的創(chuàng)新嘗試。
在網絡互評中,網絡是工具和媒體。建構“交流網”是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網絡互評的前提?;谝陨显?,我們開通一個作文網站、一個作文博客、一個作文貼吧和一個作文論壇,致力于使之成為作文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寫作的助手和師生家長互評作文的平臺。作文網站是我們給學生搭建的一個學習寫作的網絡平臺,作文博客和作文論壇是我們給師生家長營造的一個超時空和地域的作文互動評改的網絡家園,作文貼吧則是我們?yōu)閹熒议L開通的一個分享交流空間。學生作文可由教師掃描成圖片傳到博客上,或由學生本人將作文編輯成Word文檔,再由教師傳到博客或論壇上。
網絡互評模式包含著這樣的邏輯假設:有機適應型組織(“網絡互動”課題組)借助網絡提高學生作文興趣,優(yōu)化作文評改。在這一邏輯假設中,有機適應型組織理論是手段,網絡是媒介,提高學生作文興趣、優(yōu)化作文評改是目的。由此可見,網絡互評涉及了有機適應型組織,網絡平臺,學生作文興趣提高、作文評改優(yōu)化三個系統(tǒng)。三個系統(tǒng)關系示意圖,如圖2所示。
分析比較三個系統(tǒng)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各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之間存在著對應關系,如學生可以在有機適應型組織的指導下,借助網絡進行交流學習,以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學生和家長可以借助網絡實現(xiàn)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家長互動,在大范圍內自評、自改,互評、互改,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圖2 網絡互評三個系統(tǒng)關系示意圖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網絡互評的案例(以評改《我是那個故事的主角》為例):
劉鵬(作者本人):在博客上才發(fā)現(xiàn),“至今想起這個故事,還感到可笑呢?”這句話中的“?”,其實應該是“!”。
一生:還有一個標點也用錯了呃,倒數第二段中“‘我說:不是’?!逼渲械木涮枒c在引號內吧?
劉鵬:哦,是的,謝謝你!
一教師:標點符號是作者用來表情達意的重要工具,一定要正確使用。
劉鵬家長:這孩子就是太粗心!
另一家長:我的孩子也是,希望老師多幫幫他。
一教師:我們會的,請家長放心。
一生:“奶奶趕快給我打扇,以為我熱得難受”應該調換語序。
劉鵬:我以為不能調換,因為我這句話強調的是奶奶對我的關心。
一教師:劉鵬是對的,“趕快給我打扇”放在前面,表示強調。
……
劉鵬:謝謝老師、同學和叔叔對我的幫助,我爭取下次寫出更好的作文。
經過大家的集體評議和本人的多次修改,這篇作文后來在《作文報》上發(fā)表。劉鵬同學在一次作文中這樣寫道:
“上課了,語文老師高高興興地走進教室,手里拿著黃色的大信封……我打開報紙,看到我的作文變成了好看的鉛字。很多同學都爭著看我的作文,還有幾個同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我心里美滋滋的。為了不辜負老師和同學對我的幫助,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認真寫作,爭取下次有更多的作文發(fā)表在《作文報》上?!?/p>
網絡互評,將作文的評改由紙上轉到網絡上,給學生營造了一個網絡化的教室。在這個教室里,評改方式由針對個人轉向面對集體,師生家長共改,從而實現(xiàn)作文評改多維互動。這樣的評改過程,突破了傳統(tǒng)的背靠背或面對面批改的局限,通過作者自改、大家互改、大家互評,對學生作文實行開放性、過程性、多元化的評價。
實踐證明,與傳統(tǒng)的作文評改相比,“三位一體”的優(yōu)勢日益凸顯。歸納一下,“三位一體”的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解放了教師,發(fā)展了學生。“三位一體”能夠讓學生作為認知主體自主地參與作文評改,構建了學生在作文批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三位一體”策略之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能動的作文評改活動,實現(xiàn)了主體性發(fā)展。
2.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地位。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成了實現(xiàn)作文網絡平臺功能的主體。學生在作文“交流網”里隨心所欲地游歷,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方便的網絡交流,使師生、生生、師生家長間隨時隨地地答疑問難,交互評改,共享意義建構的成就感。在“交流網”里,既當學生,也當教師,學生能夠自主地、能動地進行寫作和評改。網絡互評直接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地位,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3.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哪里有興趣,哪里就有成果,愛好是不竭的動力?!本W絡是迄今為止最具吸引力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的作文網絡平臺,向學生提供了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學習環(huán)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用活頁作文紙取代作文本,也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倍增。兩年來,我們實驗班的學生已在《語文報》《語文導報》《語文周報》《中國校園文學》《中學生》《語文世界》等期刊公開發(fā)表作文100余篇。
4.走出了作文評改新路。我們借助計算機網絡進行作文評改實驗,找尋到了作文評改教學的一片新天地,另辟蹊徑走出作文評改新路。建立在網絡互動環(huán)境下的作文互動評改,革新了舊有的作文評價方式。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是網絡作文的主體和中心,教師是網絡作文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叭藱C對話的互動性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3],他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覺主動地建構知識。
“三位一體”其實很簡單,一張活頁作文紙、一個作文超市和一個網絡平臺,即可讓作文評改從此無憂?!叭灰惑w”不僅提高了作文評改效率,也解放了教師,發(fā)展了學生?!?/p>
[1]張定遠.作文教學論集[C].天津:新蕾出版社,1982:34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7.
[3]張曦.閱讀與喚醒:在回歸中前行的生命語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