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榮
【關鍵詞】生本教育 優(yōu)勢 實施
問題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
0008-03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更新課堂教學理念和改進教學方式。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南寧市高新小學從2013年開始實施生本教育,在全體教師領會生本教育基本理念和熟悉生本教育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在部分年級和班級進行生本教育實驗。生本教育實驗立足于課堂教學,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通過研究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優(yōu)化教學過程,打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師生成長。
一、生本教育的內涵和特點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郭思樂教授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歷經15年實驗,取得了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被認為是“中國教育轉型時期的標志性理論之一”。生本教育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核心理念,主張把“為教師好(hǎo)教而設計的教育”轉為“為學生好(hǎo)學而設計的教育”,實施生本教育必須由“教師為本”轉為以“學生為本”,強調把“控制生命”轉為“激揚生命”,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主動、積極、健康、活潑地成長。
生本課堂有4個突出特點:一是充分相信學生;二是舍得給學生機會和時間;三是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四是關注弱勢學生。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學生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甚至不教而教。教學形式主要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模式。在生本教育中,教師要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人。
二、學校實施生本教育的意義
(一)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近年來,高考全面轉向測試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和能力,高考的變化推動教育教學回歸到追求人的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上,從短期應試的追求向人的發(fā)展的追求轉變。生本課堂的教學就是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擁有較強的學習和應變能力。因此,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確定教什么和該怎么教,最終指向人的積極性的發(fā)展,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真正的主人。
(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鄙窘逃蠼處熡屑ぐl(fā)學生學習動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能力。評價一位教師是否優(yōu)秀不只是看學生取得什么樣的學習成績,還要看教師能否讓學生體驗教育帶來的快樂,能否為學生素質的提高提供幫助。近幾年,南寧市高新小學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增多,為了讓這部分教師盡快地成長起來,在師生交往中學會尊重和賞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幫助和引領學生,在自我發(fā)展中學會反思和總結,在與同事的協(xié)作中學會合作和共進,擔當起教育的重擔,學校急需搭建一個平臺來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生本教育真正地釋放教師,讓教師善于教、樂于教,讓教師與學生共同發(fā)展,進行“生本教育”實驗能給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專業(yè)成長平臺。
(三)打造學校幸福教育的需要
南寧市高新小學提出“幸福才是硬道理”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安·康·樂·勤·和”的核心價值追求,即“安全最重要,平安就是福;身心需修養(yǎng),健康享幸福;不學必無術,樂學才有福;勞動最光榮,勤勞能積福;謹記和為貴,和諧同幸?!?。學校把幸福作為學校的文化靈魂與師生共同追求的夢想,并努力構建全面、立體的“幸福文化”體系,使學校形成強大的“幸福文化場”,成就師生幸福的人生。生本教育理念契合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學校打造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翱鞓穼W習、素質發(fā)展、成績優(yōu)異”“幸福地做教師”是生本教育的理想,郭思樂教授曾說:“(生本教育)要使幾乎是我們的全部教育理想的,似乎難以調和的生態(tài)構想、素質期望、考試追求,全都一體地實現?!睂嵤┥窘逃兄趩拘?、激揚學生生命,幫助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學得快樂、精彩;能幫助教師悟到教育的真諦,獲得教書育人的樂趣,得到良好的專業(yè)發(fā)展;有助于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走出學校特色,促進學校的長足發(fā)展。
三、生本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一)醞釀實施課程改革
早在2010年初,南寧市高新小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們對郭思樂教授及其生本教育實驗就有所了解,對“有困難找學生,要幸福地做教師”的教育理念深感認同,并曾在學校進行了生本課堂教學的試點實驗,但由于教師崗位的頻繁變動,課程改革研究一度止步不前。
2013年2月,南寧市高新小學劉英吉校長再次明確了學校一定要進行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思路,派出了以教學副校長為首的學習團隊,組織教師到廣州、深圳等地學習生本教育。學習團隊回校后就著手進行生本課堂教學改革。2014年3月7日,學校在全體教師會議上做了生本教育課程改革的總動員,會后學校就有54位教師積極主動地參加了生本教育課程改革活動,占全體教師的77%,教師們認真學習和領會生本教育的思想,邊實踐邊摸索,共同探討教學方法,經過探索實踐,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已經深入學校教師的心中。
(二)教育理論學習
教育理論學習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批定用書,教師自學。南寧市高新小學在確定實施生本教育后,立即挑選了兩本具有指導意義的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和荊志強教師的《幸福地做教師》,發(fā)給每一位參加生本教育實驗的教師進行自學,并公布了“生本教育研究網”網址,以便于教師們自主學習。
2.專家引領,外出培訓。2010年12月至今,南寧市高新小學派出了以教學副校長為首的學習團隊共計五批次約70人次,先后到廣州、深圳、貴港等地進行學習。教師們積極主動地參加了生本教育課程改革活動,目前已經形成了全方位、多學科開展生本教育實驗的局面。
3.組內研討,加深認識。南寧市高新小學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學習和討論,提高教師對生本教育的認識和興趣,教科研行政領導經常到年級備課組與教師們進行交流溝通,并在校園網上傳外出學習教師的心得體會,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使教師共同發(fā)展進步。
4.講座匯報,操作實施。南寧市高新小學對外出學習的教師都布置了學習任務,教師們學習歸來,或上交學習心得或在校內上研討課或進行專題講座,促使大家互相學習,在實踐中反思,在教學中提高。通過一年多的學習,最終全校實驗教師思想基本達成一致,確定了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須遵循“三個突出”和“四個基本程序”?!叭齻€突出”是:(1)突出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學習、質疑和探究。(2)突出合作:根據全班總人數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4—6人,無論是課前探究還是課中的交流合作與展示,每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作用。(3)突出探究:改變教師滿堂灌的現象,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獲得知識,形成和發(fā)展能力?!八膫€基本程序”是:(1)前置性學習;(2)小組交流討論;(3)班級匯報;(4)總結鞏固(延伸拓展)。
(三)尋求家長支持
學校、家庭、社會是教育的“三駕馬車”,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悉心教導和幫助,家校攜手是使課程改革實驗成功的保障。生本教育課程改革更重視學習過程,需安排很多觀察、調查、查閱資料、實驗等課外學習任務,很多學習任務尤其需要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家長要安排時間,利用自身資源,給孩子實踐活動以支持,參與到孩子的研究性學習中。為了使更多的家長從觀望、懷疑、誤解生本教育課程改革實驗轉變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中來,南寧市高新小學多次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生本教育理念,爭取家長支持。例如,2013年5月9日晚,學校召開了全校學生家長會,引導學生家長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成為孩子學習的參與者和幫助者,成為家庭溫馨學習氛圍的營造者。會上還指出了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要求家長引導孩子學會質疑、探究和發(fā)現;引導孩子走出課本,走進社會;指導孩子多實踐多探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幫助孩子學會合作,提高孩子的素質水平。
(四)扎實研究推進
1.校際互動。南寧市高新小學與深圳市育才二小、貴港市港北區(qū)新世紀學校、貴港市港北區(qū)石羊塘學校等結成友好學校,曾派出8名教師到深圳市育才二小實地學習一周,派出27人到貴港市港北區(qū)新世紀學校進行學習,另外,兩次接待友好學校來校開展交流研討活動。
2.校內研討。實施生本教育以來,南寧市高新小學將每學期一次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的主題確定為“生本教育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組織教師觀摩,課后組織教師以對話互動的形式進行研討分析,教師們在研究中加深了認識,提高了實際操作水平。通過生本課堂的初步探索與實踐,教師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學生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造潛力。課堂中學生的精彩表現讓教師們感慨不已:“放手,學生就擁有了展示空間;信任,學生就擁有了創(chuàng)造平臺?!蹦蠈幨懈咝滦W的教師們在新理念的吸納和實踐中,感受到了生本課堂帶來的驚喜和變化。
3.科研助推。南寧市高新小學還定期進行生本教育優(yōu)秀個案評比活動,要求每一位實驗教師在學習、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思考總結,提煉出成功的、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案例,以隨筆或論文的形式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及措施。與此同時,學校還把在生本教育實踐研究中生成的校級研究課題與學校原有的南寧市B類課題《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實踐研究》和C類課題《生本課堂理論背景下的多元化前置性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力爭使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成為高新區(qū)乃至全市有影響力的辦學特色,為特色學校、品牌學校建設積淀豐厚的底蘊。
四、實施生本教育實驗的成果
實施生本教育以來,南寧市高新小學探索出了一條既符合本校實際情況又切合學生需求的科研興校之路,并以此帶動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改革和發(fā)展,使學校成為激揚生命的學園、共同追夢的樂園。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學生有了隨時質疑和發(fā)表意見的權利。課堂上,學生們積極交流合作、展示成果,在探究、質疑中主動獲取知識,獲得了成就感與自信心。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了。其次,學生有了自我評價和師生互評的權利,在教師面前、同伴之間可以隨時進行評價,增強了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風景線。最后,學生有了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安排學習活動的權利,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選擇與生成。正因如此,學生在學習中變得快樂了,有學生這樣對教師說:“老師,這樣上課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自己探究問題、講解習題,記得特別牢?!痹谏窘逃龑嶒炛?,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學校參加生本教育實驗的四年級5班為例,2014年春季學期,在南寧市教科所抽檢中,該班54名學生取得了數學優(yōu)秀率100%、平均分96.9分的好成績。
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了:好的教育是在激勵而不是在給予的層面存在著,教學中教師需要的只是創(chuàng)設條件,提供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與時間,把教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學,讓學生真正學起來,并且學得開心、學得快樂。尊重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師的教育行為就是在幫助他們成長。
總之,生本教育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的“滿堂灌”“題海戰(zhàn)”,是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學理念。它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學習上由被動變?yōu)橹鲃?;也促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認真思考“學生怎樣學高效,教師如何教有效”。當然,實施生本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解決很多問題,例如前置性作業(yè)占用學生較多時間的問題,學生如何合理分組、分工的問題,教師能否上好生本課堂的展示課或比賽課的問題,等等。我們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積極的研究、探索與實踐,讓生本教育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讓學校因生本教育而美麗,學生因生本教育而精彩!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