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霞
摘 要: 城市公示語的翻譯是城市形象的突出表現,是城市文化的水平代表,是城市品牌建設的臉面,是城市國家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地考察和實例研究發(fā)現,濰坊市中心地段的休閑和購物中心公示語英語翻譯存在各種問題,有損濰坊市城市文化形象,有礙濰坊市城市國際化建設,應該引起各方注意,共同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為濰坊市城市國際化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 公示語 英語翻譯 案例分析
引言
隨著濰坊城市現代化建設進入較高階段,濰坊城市國際化已經成為其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強濰坊城市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引擎。2015年4月29日,濰坊市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提升濰坊國際化水平工作計劃(2015-2018年)》,圍繞經濟國際化、城市國際化、人文國際化、平臺國際化、環(huán)境國際化、打造國際化先行示范區(qū)等方面,安排了22項重點工作,用四年時間,把濰坊市打造成區(qū)域性國際化城市。在這個國際化的進程中,濰坊市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地改善硬件設施,提升文化軟實力競爭水平,最明顯的外化表現形式就是公共場所英漢公示語的出現,這些英漢公示語反映了濰坊市為國際化所做的努力。公示語是一個城市語言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城市人文素養(yǎng)和文化教育水平的體現,公示語的翻譯水平直接影響濰坊市的城市品牌效果和國際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城市的名片和臉面。準確而恰當的公示語翻譯有利于提升一個城市的形象,促進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經濟的騰飛,這些公示語起著提示、警示、指示等作用,為外國友人的旅行、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然而,錯誤的公示語翻譯會影響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的形象和對外交流,給外國游客帶來諸多不便。稍微留意一下,會發(fā)現濰坊市許多公共場合的公示語英語翻譯不同程度地存在許多錯誤或不妥之處。本文試圖以泰華城和人民公園里隨處可見的幾個公示語漢英翻譯案例分析濰坊市在公示語漢英翻譯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一、存在的問題
1.英語翻譯不忠實于漢語原文,甚至風馬牛不相及。
濰坊市人民公園寓休閑、娛樂、健身、觀賞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一處開放式市級公園,吸引著國內外游客來此欣賞美景。閑庭信步,到處可見漂亮的公示標牌,并且全部是英漢兩種文字共存,但是,英語翻譯的譯文讓人深思,漢語原文與英語語義相去太遠。
如圖所示,溫馨而委婉的漢語提示“小草成長中,請您勿打擾”,在英語譯本中卻變成了生硬而切強制性的禁令“No Walking on Grass”。這種翻譯與漢語公示語的表達本意有天淵之別。此公示語的漢語版本充滿了溫情和對生命的尊重,而且用“請”字表達了對閱讀者的尊重,但是對應的英語譯本卻變成了生硬的禁令。一個“No”字,讓人感覺既冰冷又敵對,把漢語想要表達的“grass is sentient and has feelings”溫暖全部吞噬,對國人尚且彬彬有禮,對外國友人更應該彰顯禮儀之邦的文化。同時,這個標牌的翻譯沒有考慮到說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在西方并沒有“keep off the grass”之類的警示牌,相反,他們的公園甚至立出標牌,歡迎你在草坪上走(2001《人民日報海外版》)。特別是每逢休閑假日人們多在草坪上散步、玩球、聚餐和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已成為傳統,甚至已發(fā)展為一種文化現象。所以,這個標牌翻譯建議要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許可范圍。
2.語法錯誤粗淺,詞不達意。
“坡陡”和“水深”在漢語里是兩個并列的概念,組合在一起,在英語里應該是兩個概念“Steep slope”,“deep water”,但并列的不是“sloping & deep”,這個公示牌的英語翻譯讓人費解,成了“傾斜的深水”,還突破了自然規(guī)律。后半句的翻譯,“No near!”,這是什么語法邏輯?簡單的“keep Off!”就可以了。同樣的,公示牌“嚴禁煙火”竟然翻譯成了“Please pay much attention to no fire in the garden”,在這個英語翻譯中,語法邏輯更是亂套,外國友人很難看出這是“嚴禁煙火”的意思,這里可以嚴肅提出警告“No Smoking/Campfires/Burning”。
泰華城里的一個標牌“祈愿小貓”(Lucky Kitten)竟然被翻譯為“Pray that the kitten”,這簡直就是漢語原文的英語逐字翻譯,還莫名其妙地多出“that”。
3.缺乏英語文化積淀,用漢語的思維表達英語語言內涵。
在以上兩個公示與標牌翻譯中,譯者用“members”替換了“membership card”,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用“Be careful”替換“Mind your head”,對英語的使用只停留在字表意思的翻譯上,沒能夠體會不同思維下的語言表達內涵。
二、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
濰坊市人民公園和泰華城作為濰坊市游人比較集中的集散地,公示語翻譯中出現的上述問題,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原因:
1.濰坊市相關部門重視程度不夠。準確而恰當的公示語翻譯有利于提升和展示濰坊市的形象,然而,從本文所提到的隨處可見的公示語英語翻譯案例來看,公示語翻譯并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沒有制定統一的公示語翻譯標準,對公示語發(fā)布單位和公示語制作部門發(fā)布和制作的公示語缺乏嚴格的管理和審核,導致蹩腳而又低端的公示語英語翻譯隨處可見。
2.發(fā)布單位和標牌制作人員水平有限或者責任心不強。由于公示語發(fā)布單位工作人員和制作單位制作人員未必是專業(yè)的翻譯高手,發(fā)布單位提供的英語翻譯不是地道的英語,導致譯文本身就存在明顯的錯誤;同時,制作人員由于不懂英語,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向有翻譯資質的人員求助,對于發(fā)布單位提供的原文就不可能及時發(fā)現并糾正錯誤,不會在公示語標牌制作過程中起到檢查的作用,如果再加上工作粗枝大葉,就導致不地道的翻譯頻頻出現。
3.公民的城市形象維護意識薄弱。出現在公園景點、購物中心等公共場合出現的雙語標識,其實,現代社會,隨著公民知識水平、學位學歷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公民對這些顯而易見的不恰當翻譯非常清楚,如果他們具有較強的城市形象保護意識和主人公責任感,就會及時發(fā)現這些公示語中存在的問題,并向相關部門反映,從而減少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錯誤和失誤。
4.文化差異。東西方存在著文化差異,是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翻譯人員總是按照自己所在文化的思維定勢來理解和翻譯公示語,把漢語公示語機械生硬地翻譯成英語,考慮不到西方客人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讓他們覺得很尷尬,同時對濰坊市的文化和對外國友人的態(tài)度產生懷疑。
三、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針對濰坊市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相關部門加強對公示語翻譯的監(jiān)督和管理。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制定統一標準,規(guī)范公示語的翻譯,由專業(yè)人員負責相關工作。
2.激發(fā)和培養(yǎng)公民參與意識。濰坊市擁有駐濰高校13個,這些高等院校的師生及政府外事翻譯中心的翻譯研究人員和社會上的翻譯愛好者,都可以發(fā)動,進行社會科研課題立項,鼓勵他們到各個場合對已有的公示語翻譯進行調研,做好記錄,對不妥當的翻譯進行完善。
3.對公示語標牌設計和制作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發(fā)布部門在公示語標牌制作之前,一定要請專業(yè)人員審核把關,制作部門要嚴把質量關,如有疑問,向專業(yè)的人員請教,相關部門要在標志牌制作好之后再次審查,堅決杜絕各種不地道的翻譯。
4.跨文化意識。在公示語標牌的制作和應用過程中,始終要提醒自己注意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尊重英語的表達習慣,進行準確、得體的公示語翻譯。
結語
本文所提到的案例,均來自濰坊市比較中心的地帶,是人口中外游人流動量比較大的地方,這里的公示語翻譯只是濰坊是公共場合公示語英語翻譯很小的一部分縮影,但借此可以管窺一斑,這與濰坊市全力推進城市國際化的步調不太一致。每一個濰坊市民都應當意識到自己的主人公責任,維護濰坊市的品牌形象,積極為國際化的進程奉獻自己的熱誠和智慧,本文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各界關注,不斷提高公示語翻譯水平,提升濰坊市人文素養(yǎng)和形象。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