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強調學生自主實踐的課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過程,是該課程的顯著特征和根本要求,但是沒有教師對學生規(guī)范、有效的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易于陷入茫然與無序狀態(tài)。因此,教師采取有效的指導策略,有利于強化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本文從課程實施的角度,總結教師在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有效指導策略。
關鍵詞: 實踐活動課程 有效指導 指導策略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同時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1]。筆者就近幾年來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教師的有效指導進行一些探索和研究,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現(xiàn)活動實施階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最核心、最活躍也是最艱難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是活動的親歷者、實踐者和體驗者,由于學生自身能力和活動的難度,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就要教師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適時地給予指導支持和管理,真正扮演老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協(xié)調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此,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更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2]。
一、指導活動的實施要明確目標
活動實施目標是整個綜合實踐活動的歸宿和終點。有了明確的活動實施目標,教師就會清楚開展這項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何在?組織這些學生怎樣開展活動?要求學生實踐活動達到怎樣的目標?有了這些實施活動的具體目標,教師就可以統(tǒng)籌規(guī)劃,有效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活動的目的、意義所在。如在開展《消防疏散演練》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就事先安排好活動的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發(fā)生火災緊急情況時的危害和防范火災發(fā)生的意義;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逃生自救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和救助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學會在緊急情況時如何應對和進行自救。再如開展翻越《畢業(yè)墻》的拓展項目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訓練這個項目的目的、意義:學生要敢于挑戰(zhàn)自我,沒有不可能的事,不要因從未嘗試而放棄,要重新認識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各項任務方可順利完成;掌握一些野外生存能力和自救、防護能力;樹立在工作中必須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確立活動目標后,教師就能根據(jù)目標有序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加以適時的分階段有效指導,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指導活動的實施前要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教師對有效指導學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前提和切入點。學情分析大致包括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有無知識經(jīng)驗、學生的年級班級情況、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分析。在活動之前,有了這些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大膽預測開展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將會遇到什么問題和情況?針對所發(fā)生的問題和情況如何應對解決?從而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中進行有效指導。如教師在開展五年級《巧手包水餃》的綜合實踐活動時,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后,發(fā)現(xiàn)五年級的學生動手能力仍不強,有些學生對水餃不是很了解,但五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大部分小學五年級學生對水餃是由什么原料做的是不清楚的,對于大部分小學五年級農(nóng)村學生來說,沒有實踐過,甚至有很大部分學生沒有吃過。因此,教師面臨著學生年齡、知識經(jīng)驗、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問題,教師就要考慮怎么教,怎樣教會學生搟餃皮和包餡等方面。這樣,通過一番詳細的學情分析,教師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這次活動給予更有效的指導。
三、指導活動的實施要關注過程、兼顧結果
關注過程就是教師在學生具體實施過程中,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實踐活動,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踐情況怎樣,及時了解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收集來自學生活動實施過程中的信息材料,并加以整理,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的不同階段以任務為價值取向,才能有效指導學生落實活動任務。同時,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突出主體,切記不要包辦代替,適度進行點撥[3]。教師也要適時地給學生糾正和鼓勵,從而達到有效指導。如在廚藝美食課《我會做豆?jié){》實踐活動中,教師就要觀察學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學生對發(fā)現(xiàn)為什么沒有出豆?jié){時應如何處理,怎樣才能磨得更細膩,有些小組的學生磨得很好等一系列信息材料。我們就可以告訴學生推磨的方向是否正確、黃豆與水的比例是否恰當?shù)纫恍┨崾拘哉Z言,讓學生自己琢磨實踐,體驗成功的快樂。因此,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及時的指導,使學生糾正錯誤,改進操作方法,有的及時給予鼓勵。同時,在學生成果分享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有針對性地叫一些學生說說自己在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自己成功的方面,教師也可以對一些學生的閃光點加以適當鼓勵。
四、指導活動的實施要關注小組的組建情況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它便于學生間進行交流,有助于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掌握溝通的技巧,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4]。同時,在實踐活動中,師生共同可以享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帶來的無窮樂趣,讓活動課更有魅力。所以,小組活動開展有效與否,直接影響整個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效和質量優(yōu)劣。因此,教師在學生組建小組時,要關注小組的組建方式,要明白學生的小組是通過完全開放的自由組合還是教師指定半開放的學生參與組合。因為不同的組建方式,教師要用不同的指導策略,并且要關注學生小組內的成員組成,了解小組內的學生個性,同時,要重視組內成員的任務分配。有時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任務的分配需要做必要的干預小組做適當調整。譬如學生在參與《家鄉(xiāng)美食—釀豆腐》實踐活動時,按照男女比例分為四人一組。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一直有一位學生游離于活動之外,教師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及時介入。后經(jīng)調查,原來這個學生寄宿在教師家里,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電腦,可他在小組成員中承擔的任務是搜集資料。所以,這個學生很難完成這項工作,于是就不愿再參加這次的小組活動。教師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及知道這位學生與人溝通能力較強,于是就將這個小組成員進行一些相應調整,讓這位學生擔任采訪整理任務。可見,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小組的組建情況直接影響每個成員能否主動參與,順利完成活動任務。
五、指導活動的實施思路要清晰
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任務是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和實踐,但是往往學生缺少這些實踐經(jīng)驗。所以,教師的指導要適時適度地介入其中。學生在實踐活動時,教師的指導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大局意識,做到要以學生為本,順勢而導。因此,這就要求教師的指導思路清晰,才能正確指導,達到效果。如學生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就必須引導好學生知道:我們開展這項實踐活動到底要做什么事情,達到什么目的。然后,引導學生小組成員共同探討,怎樣做好這個事情。接著,要引導學生預設困難和問題,共同思考如何解決困難和問題的辦法。幫助學生梳理了這些問題后,教師就有必要給學生做實踐活動方法上的指導了。因為,在實踐活動中運用一定的方法是學生順利開展實踐活動的必要保證。教師進行的系統(tǒng)方法指導工程,目的是讓學生在今后的活動中有章可循。所以,在進行方法指導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進程的需要,激發(fā)學生掌握實施活動方法的求知欲,引領學生經(jīng)歷探索方法的過程,并幫助學生提煉實踐活動方法和運用方法。
六、指導活動的實施任務要及時跟進管理
學生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必須跟進管理,這對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及成果的取得都會有良好的保障作用。教師跟進管理的目的在于學生的實踐活動價值不隨意偏離,防止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價值漂移、價值減損或目標模糊的問題[2]。比如在開展翻越《畢業(yè)墻》實踐活動時,教師要提前提醒學生在做這項活動中的安全事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因為在沒有任何求生工具的前提下,整個團隊在規(guī)定短短的幾分鐘內就要全部翻越通過這堵有4.2米高墻,具有很大挑戰(zhàn)性。這就要學生在活動前做好準備活動、拉手的正確方法、踩下面人的肩膀等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同時,教師要跟進學生在進行翻越《畢業(yè)墻》活動實施過程中做到緊張而有序管理,如保衛(wèi)人員的到崗到位做好學生的防護措施,尤其是教師要對活動實施任務進一步跟蹤拓展項目成果分享管理指導。再如學生要外出參觀采訪活動,教師就要提前提醒學生在參觀采訪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正如對工作人員的文明用語、活動過程中的安全、注意采訪的側重點等。在學生參觀采訪活動結束后,教師還要及時提醒學生做好采訪記錄的材料整理,并做好時間上的規(guī)定限制,適時給予必要指導和評價。
七、指導的活動實施要注重成果展示
經(jīng)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和研究學習,學生心中就有了自己對某一主題活動的想法,也就有了自己的結論。這時教師就要抓住最佳時機指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實踐活動成果。如何展示?這就少不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展示成果的要求:內容要生動有趣、說明要簡潔有力、形式要豐富多樣,指導老師根據(jù)他們研究的內容協(xié)助他們修改展示方式。教師要恰當?shù)刂笇W生選擇展示的形式和展示的內容,要讓學生明確自己所展示的形式和內容符合自己的主題、還要自己最有特色、最優(yōu)秀的,要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如開展《陶藝》實踐活動時,每個學生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做出自己理想中的陶藝作品,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作品給全班學生展示。在作品展示過程中,對作品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教師也要及時給予點評指導,讓學生把自己的實踐活動成果以最佳創(chuàng)作效果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展示中充分體驗成功,從而達到指導的效果。
總之,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得更加精彩,需要教師全程有效指導。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實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的良好保障。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可代替的獨特角色。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能否進行有效的指導,直接關系課程實施的成效優(yōu)劣,關系著學生的發(fā)展快慢。所以,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師要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指導更加有效,才能使綜合實踐活動朝著更加美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4(2).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呼喚教師的有效指導[J].課程與教學,2006(8).
[3]常宏.淺談綜合實踐教師如何有效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4).
[4]劉爽.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小組合作[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