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開派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綱要中規(guī)定了小學三年級毛筆學習的目標與內容:“掌握毛筆的執(zhí)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了解筆、墨、紙、硯等書寫用具的常識,學會正確使用與護理。注意保持書寫環(huán)境的整潔。學習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學會楷書基本筆畫的寫法,初步掌握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下面,筆者以湘教版小學三年級書法練習指導《顏勤禮碑》為例,就基本筆畫的教學過程淺議如下。
一、以景導入,激趣學書
我國宋代教育學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笨梢姡d趣是最好的老師。書法教學,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學起書法就有樂趣,就會喜歡它。導入新課時,可以引用書法家學習書法的趣味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此外,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情境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官上得到審美的體驗。如在教學《顏勤禮碑》的“斜撇”這一筆畫時,教師可以一邊播放視頻與音樂,一邊旁白:“在美麗的河邊,有一只可愛的小燕子扇動著翅膀,由高向低輕輕地掠過水面,平靜的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蕩漾開來?!苯處煄ьI學生一起做動作,感受燕子掠過水面的輕快及產生的彎曲線條。引導學生從燕子掠過水面的動作,聯(lián)想到“斜撇”這種筆畫的書寫要領。
二、以情導察,整體讀帖
沒有觀察力也就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小學書法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去觀察字帖中的范字,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如何觀察呢?就是讓學生靜下心來分析字帖中每個筆畫或每個字的特征——讀帖。一般先由教師分析講解字帖的文字、史料、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由學生觀察筆畫的書寫位置、書寫長短、書寫方向、粗細變化、起收筆的形狀、用筆方法與形態(tài)特征,進而結合米字格分析字帖中范字的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讓范字深深地烙印在學生腦海中,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最后達到準確書寫。如教學《顏勤禮碑》的“斜撇”這一筆畫時,應引導學生觀察賞析“斜撇”這一筆畫的態(tài)勢特征,即筆畫的書寫方向、與水平線的夾角、粗細變化、線條的形態(tài)與質感等,隨后結合例字“左”進行觀察。又如教學《顏勤禮碑》的“橫折”時,教師可以借助實物投影儀,引導學生觀察“日”和“里”兩個例字中的橫折各有什么特點,指導學生感受兩個折畫形態(tài)的不同之處:“日”的橫折筆畫順其自然,而“里”的折筆在轉彎處做出稍高的肩,明顯以豎壓橫。類似“橫折”這一筆畫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多加辨析,仔細體會,才能捕捉到應有的信息。
三、以勢導練,漸進練習
1. 示范書寫。浙江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家陳振濂先生說過:“在書法教學中,最好、也是最省力的辦法,就是教師在學生面前作現場示范?!笨梢姡痉对跁ń虒W中的重要性,它可以使學生從感性認識入手,變抽象為具體,直觀了解范本中的技巧及技法的表現程序。如在教學《顏勤禮碑》的“垂露豎”時,教師應在展示臺上現場示范(提示學生書空,感受筆法)。示范的同時,教師邊講解書寫要領:①向左上方逆鋒入筆;②折鋒向下頓筆,鋪開筆毫,向左下行筆;③豎到末處朝右下輕頓;④向上回鋒收筆。又如在示范《顏勤禮碑》的“橫折”時,教師應借助實物投影儀演示,分解橫折“分寫連接”的運筆動作和方法,出示多種“連接”的折部線條形態(tài),講解橫、豎畫的連接技巧,讓學生在辨識中對“連接處呈方形”的形象認識更直觀、更清晰。
2. 漸進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先描紅后仿影。描紅時,要求學生按筆順一筆寫成,不能涂順,毛筆和筆鋒必須在字的點畫正中間進行(中鋒運行);書寫時,要求學生做到筆桿垂直于紙面,盡量做到掌垂直、腕肌平;仿影時,要求學生看清筆畫的形狀,想到筆畫的寫法,每筆都要做到一氣呵成,盡量把“空心”寫滿,不要寫出界,不能填填、改改,更不能隨便地描。通過描紅、仿影,讓學生學會如何下筆、運筆、收筆,初步了解筆畫的粗細、方向、長短、位置等,從而掌握一定的書寫方法。
四、以章導鑒,比較臨摹
1. 對帖臨摹。在仿影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范字,在畫有米字格的習字紙上試著對臨。如在臨寫《顏勤禮碑》的“斜撇”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借助米字格的輔助線找好起筆、收筆位置,明白這一筆畫是由右上方向左下方書寫的,然后帶領學生書空“斜撇”的書寫流程:逆鋒起筆后折筆往右下頓,接著順勢調鋒往左下方行筆,筆畫由重逐漸變輕,邊按邊提地行筆,鋒從中出,力送筆端處收筆。在米字格練習兩遍后,讓學生對著字帖中相關例字進行臨習。如學習“斜撇”時,可以結合“左”字練習;學習“垂露豎”時,可以結合“上、非”練習;學習“橫折”時,可以結合“日、里”練習。
2. 比較調整。有比較才有鑒別,在對照中發(fā)現優(yōu)點,找出差距,然后按要求反復糾正,重復書寫,不斷改進,以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和書寫技巧。如在教學《顏勤禮碑》的“垂露豎”時,可以將“垂露豎”與“懸針豎”進行比較。兩豎的上面部分相同,因收筆的不同,就有了“垂露豎”和“懸針豎”之別?!按孤敦Q”是指豎畫收筆稍停頓,回鋒向上,末端的形狀好似一顆露珠,故稱“垂露豎”;而“懸針豎”在即將收筆處是逐漸變細,力送筆端,末端的形狀呈針狀,所以稱“懸針豎”。學生通過筆畫對比之后,對“垂露豎”露珠狀的寫法就得心應手了。
五、以法導評,總結提高
1. 展示評價。學生所寫的課堂作業(yè)先由同桌互評,然后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張作業(yè)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對著字帖評價:說說什么地方寫得好,什么地方寫得不夠好,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適時點評。
2. 總結提高。教師點評后,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要點、書寫方法和欠缺之處進行反饋,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與失,強調下節(jié)課該注意的事項,有助于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
小學書法教學過程正處于實踐、探索階段,我們廣大書法教師應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引下,潛心鉆研教材,不斷探索、總結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書寫和審美水平才會有較大的提高,才能迎來書法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