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藝術事業(yè)扶持力度的不斷增加,高校鋼琴專業(yè)的學生數量也明顯提升。但是高校鋼琴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彈鋼琴,更是要讓學生掌握鋼琴音樂欣賞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為此,本文通過對長期鋼琴教學經驗的總結以及對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提出了在元認知理論下高校開展鋼琴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具體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元認知;高校;鋼琴教學;實踐途徑
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東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使人們對藝術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進修鋼琴專業(yè),近年來,我國高校的鋼琴教育專業(yè)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與過去相比均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我國的鋼琴教育專業(yè)起步相對較晚,導致相關該專業(yè)教學理論存在著一定的欠缺。本文總結了將元認知理論應用于高校鋼琴教育的相關教學經驗,詳情如下敘述。
一、元認知理論的價值及意義分析
元認知(Metacognition)也被稱為反省認知、監(jiān)控認知、超認知、反審認知,等等,它主要是指人們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一種深入的分析與更深層次的了解。目前,元認知被認為應用于學習過程有助于全面提高經濟學習效率,在元認知理論下,學習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檢驗、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認知活動。元認知理論并不是一個籠統(tǒng)的理論,一般認為其主要由三部分內容組成,即: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
元認知這一理論起源于上世界中后期,經過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元認知已經構建起了相對完善的理論體系。目前我們所說的元認知理論可以主要從兩方面的內容加以概括和分析:其一,有關認知的認知;其二,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調節(jié)。從有關于認知的這一角度來說,可以將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認知當做是一個知識的實體,這個實體中主要包括了學習者的靜態(tài)認知能力、動態(tài)認知活動及其他知識內容;從元認知的調節(jié)這一角來說,元認知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者需要不斷對當前認知活動中的意識過程進行情感、認知方面的調節(jié)。在此基礎之上,元認知可以被視為學習者認知活動的核心,對整體認知活動具有重要的促進、推動、調節(jié)等影響作用。
二、高校鋼琴教育中應用元認知理論的必要性分析
相較于一些西方國家,我國的鋼琴專業(yè)教育起步相對較晚,很多教學理念仍需要向國外學習,但是由于教育形式的不同,很多先進的鋼琴教育理念無法直接被應用于我國高校的鋼琴教育過程中,影響了鋼琴專業(yè)教育的整體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在鋼琴專業(yè)教育方面的實踐經驗存在著明顯的欠缺和不足,因此對很多教學理論不能夠有效的總結和分析,而是僅僅局限于初步認知的層面,利用元認理論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師生雙方對于鋼琴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消化,在此基礎上,使我國高校的鋼琴專業(yè)教育理論得到進一步的擴展和進步。
元認知理念在高校鋼琴教育專業(yè)中的應用有助于使相關教育人員全面的評估和分析當前的鋼琴教育模式,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積極的進行鋼琴專業(yè)教學方法的轉變。鋼琴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既可以振奮、鼓舞人造以及內在靈魂的洗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學生接受鋼琴專業(yè)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僅僅局限于學會如何彈鋼琴,更重要的要幫助學生充分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在長期的鋼琴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樂感體驗,不斷提高自身的鋼琴素養(yǎng)。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鋼琴教育過于理論化,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示范,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這種教學方法很難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元認知理論下,鋼琴教師可以充分的了解到這種教育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主動對常規(guī)教學模式進行改良和創(chuàng)新。無論在理論課堂還是在實踐課程中,都將會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增強學生對于鋼琴課程在情感方面的共鳴。同時,在元認知理論下,有助于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指導教學與學生自主探究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可以在鋼琴課堂中營造一種開放教學的效果,師生教學地位得到轉化有助于使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了解鋼琴課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鋼琴專業(yè)理論以及實際彈奏過程中存在的樂趣和魅力。
此外,元認知理論應用于高校鋼琴教育專業(yè),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師生雙方對于鋼琴音樂的情感理解,進一步提高其在鋼琴教育緩解中的主觀能動性。從鋼琴教育者的角度進行分析,教師的元認知主要來源于其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就其他認知內容。在這種認知狀態(tài)下,有些教師不能對其中的認知進行有效的總結和歸納,但是在系統(tǒng)的理論引導下,鋼琴專業(yè)教師則能夠依據自身教學經驗制定契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計劃,并且在元認知理論的進一步指導下,教師將會對全面的教學計劃進行細致的效果分析與評估,評估所得到的結果將會為接下來鋼琴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全新的指導與依據,進一步提高鋼琴教學計劃的可行性與針對性。在不斷反復循環(huán)的過程中,教師對于鋼琴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掌握將會得到持續(xù)的完善與發(fā)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其鋼琴水平也將會得到持續(xù)的提升和進步。同時,在元認知理論的指導下,師生雙方在提高鋼琴機能與水平的同時,也將會深入了解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時制定針對性的鋼琴教育或是學習方案,以提高鋼琴專業(yè)技能。
三、元認知理論應用于高校鋼琴專業(yè)的具體措施
首先,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理論的教育與講解,提高學生對于元認知的認同感,主動將這一理念作為鋼琴學習的核心。在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全面了解學生的主體差異性以及在認知規(guī)律方面存在的差異,以此為依據,為學生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特點的外部認知條件,從而在師生雙方之間形成一種相互聯(lián)動的關系,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元認知的培養(yǎng)。
其次,在學生充分的了解元認知這一理論之后,需要促使學生合理的利用元認知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鋼琴練習拓展與創(chuàng)作。高校階段的鋼琴教學是學生鞏固基本功、擴充音樂知識面的好機會。因此,學生一定要充分利用這個階段內所能夠利用到的任何能夠進行鋼琴練習和創(chuàng)作的資源,在元認知理論的指導下,學生對于鋼琴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會不斷的增強,因此在元認知理論下,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優(yōu)秀鋼琴音樂作品的機會,從而啟發(fā)他們的音樂思維,使學生形成自己的音樂風格,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中對高校鋼琴專業(yè)中應用元認知理論的重要意義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教學建議,希望為相關教學人員提供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汪婧一.元認知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音樂時空,2015,(01).
[2]鄭曉麗,金會洙,李陽等.爭論式教學對知識加工及社會性元認知的影響--以基于社會性媒體的協(xié)作問題解決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14,(06).
[3]黃娟.學習障礙兒童元認知特點與學習動機的關系研究[J].科技通報,2014,(11).
[4]劉建剛,魏昶.元認知策略訓練對英語閱讀的影響研究[J].價值工程,2015,(34).
[5]楊小虎,張文鵬.元認知與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相關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03).
[6]蘇琪.遠程學習者元認知、自我效能感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路徑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