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雍淑
【摘 要】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改革的重點,受到廣泛的重視和關注。本文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教學現狀出發(fā),提出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導學案;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指導
我校開展“一六三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農村小學語文中高段課前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研究》課題的探究,在語文教學方面進行了如下的嘗試與探索:
一、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葉圣陶先生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彼梢耘囵B(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目覽、口誦、手批、腦思的良好讀書習慣。我們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會讀書才能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為此,我們采用了“三讀四問”課前預習法來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叭x”是指:把課文讀三遍,第一遍大聲讀,第二遍小聲讀,第三遍默讀。一讀解決生字詞(讀、義、寫);二讀思考“寫什么?”三讀思考“怎么寫?”“四問”是指:一問文章大意,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二問段落劃分,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寫什么;三問好詞佳句,你發(fā)現了哪些好詞佳句,好在哪兒?四問寫作方法,你從這篇文中發(fā)現了哪些寫作方法?
這種方法既是預習的手段,也是一種讀書的基本方法,我們通過兩年多的嘗試,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在指導自主預習,特別是在學生初讀課文預習時,我們把讀(正確、流利、有感情)、查(查字典、資料)、思(思考課文內容、脈絡等)、圈(圈畫重點詞句)、問(提出問題)作為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讓學生在預習中感知文意、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的初始。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預習中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內在的極其重要的品質之一。新的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方面,從三年級開始,一直到六年級,我們采取了循序漸進,反復訓練,螺旋上升,能力漸成等方式,建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內容體系。結合“一六三導學案”和《農村小學語文中高段課前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研究》課題和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有目標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如中年級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養(yǎng)成一有空余時間就閱讀課書慣,閱讀課外書籍要有選擇的習慣,高年級養(yǎng)成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前查找課文相關資料的習慣。自己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的能力,摘錄優(yōu)美片段的能力,自主修改作文、寫讀后感的習慣,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性和學習能力。
三、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點,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主動探索,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自主學習體現的正是這種精神,我們在實施“一六三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適當傳授一些語文課程中的學習方法,如何在課堂上因勢誘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能力呢?我們采取了,一“幫”,教會學生處理課文中的信息。指導與幫助他們學會分項整理課題內容最貼切最有用的材料;二“放”,教會學生對一些較淺顯的問題自主去研究;三“導”,教會學生主動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
四、給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
“以學生為主體”是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如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W灾鲗W習就是一種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中如何使教師有意識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規(guī)律,去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一是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同學,鼓勵他們大膽地發(fā)表意見,凡是學生正確的解答特別是有創(chuàng)見的看法,我都會給予鼓勵和贊賞,從不諷刺挖苦學生,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接近后進生,在這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師生平等對話,達到師生間知識同步、思維共振、感情共嗚。只有在這種輕松的狀態(tài)下,才能喚起學生其創(chuàng)造的熱情,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
二是少講、精講,在我們“一六三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方案中,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精讀點撥”,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有些問題稍加點撥,多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方法,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師的教學活動內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是教會學生自主質疑。讓學生能夠發(fā)現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且敢于向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疑”中產生問題,在“疑”中產生興趣。
五、讓自主學習成為孩子學習的驅動力,這樣也需要家長的配合
在我們實施“一六三導學案”教學模式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家長對孩子的呵護過了頭。有些家長在孩子完成自主學習內容時,有越俎代庖的行為,讓孩子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我們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做到三點:第一,讓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作業(yè),啟發(fā)其領悟學習的真正快樂;第二,端正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應該向老師、書本學習,父母不可替代;第三,鼓勵孩子學會吃苦,無論作業(yè)做得多晚,都鼓勵他自己鉆研,如反復思考后依然不懂,家長不妨給孩子一些啟發(fā)或鼓勵孩子和同學討論。通過與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明顯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的方式有了根本的轉變。
自主學習的核心就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兩年來,我們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與探索,讓我們體會到,自主學習,真正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對所學東西感興趣,使學習過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行真正有效的自主學習,從而實現自主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曙明.《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讀與寫:上,下旬,2015
[2]朱雪楓.《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
[3]于翔.《家庭情境下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11
[4]葛梅.《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自主探究性學習指導策略》[J].天津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