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成衛(wèi)
【摘 要】近年來,實心球投擲項目已經成為初中體育加試的一項重要內容。實心球投擲對于學生身體協(xié)調性和力量的要求比較高,將實心球投擲項目納入到初中體育加試之中,可以有效測試和反映出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提高實心球投擲成績需要學生掌握良好的技術和投擲技巧。加強投擲技巧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加試;實心球投擲;技巧訓練
近年來,實心球投擲項目已經成為了很多初中體育加試的重要考核內容。實心球投擲項目對于學生的身體力量和協(xié)調性的要求比較高,測試成績可以全面有效地反映出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因此,實心球投擲訓練已經成為了初中體育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引起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與其他投擲項目相比,實心球投擲項目的技術具有一定的區(qū)別。提高實心球投擲項目成績,需要對學生進行長期系統(tǒng)的訓練,有效提高投擲技巧和技術。
一、實心球投擲技術分析
一般來說,在初中體育加試和訓練的過程中,學生一般采取的是原地雙手正向投擲方法,這個投擲方法的主要技術特點包括如下幾方面:
1.持球
持球動作是決定投擲總體水平和成績的關鍵。很多初中生在日常訓練和測試的過程中,大都避免單手持球,而改成雙手持球,最大限度地增加持球力量,實現(xiàn)出手時手指快速撥球。因此,正確的持球動作應當是雙手伸直,手指微微張開,雙手拇指緊貼,用拇指的第一關節(jié)、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關節(jié)緊緊托住球身中下部,小指用于穩(wěn)定球體。在持球的過程中,持球者的掌心應當是保持空心的姿勢。對于部分上肢力量較小的學生來說,手指的根部還可以接觸球身。
2.投擲預備
在投擲預備階段,學生的主要姿勢包括站姿和預擺兩個方面。
在站姿方面,良好的站姿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投擲距離,也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身體力量,防止投擲過程中的重心偏差。經過多次實踐研究,投擲者的最有效站姿應當是雙腿岔開,上身作后仰滿弓狀。這種站姿能夠最大限度地穩(wěn)定身體重心,在投擲出手之時也能夠發(fā)揮出腿部蹬地力量。
預擺姿勢是投擲出手之前的最后準備階段。通過預擺,學生能夠準確定位球的投擲線路,同時充分動員學生的身體機能,做好身心全方位地準備,并調動肌肉增加爆發(fā)力。因此,實心球投擲預擺的正確姿勢應當是投擲者的頭部前傾并稍低,同時雙手自然彎曲,肩關節(jié)保持放松,雙臂小幅度前后擺動3-4次,同時進行呼吸調整,調穩(wěn)呼吸節(jié)奏和心率,為最后投擲出手做好準備。
3.出手
出手是實心球投擲的實質性階段。一般來說,實心球投擲出手階段包括超越器械以及最后用力兩個主要方面。在實心球投擲的實際測試過程中,學生的超越器械階段往往采取的是“滿弓”的技術動作。學生如果在實際投擲的過程中采取這個技術動作,會加大實際做功的距離,影響投擲成績。因此,正確的滿弓出手動作應當包括抬頭、挺胸、送髖、屈膝和后引球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當學生頭部保持30度左右后仰、同時保持屈膝、膝關節(jié)彎曲130度左右,腿部蹬地力量最大,實心球獲得的加速度也最大。而在后引球的過程中,要做到從前向后引球,大小臂的夾角控制在90度左右,這個角度是引球臂力與角度的最有效結合點。
在投擲的最后用力過程中,投擲者要注重用力的合理性。最后用力投擲的速度、角度、力量、方向等與投擲的最后成績密切相關。因此,正確的用力應當包括雙腳、髖關節(jié)、腹部、胸部、肩部、臂部、腕部和手指等。在最后用力的過程中,要按照上述順序分別發(fā)力,各個部位的發(fā)力還要遵循各自的技巧。在出手點選擇方面,如果出手過早,會極大影響投擲速度和距離,而出手過晚則會導致“砸球”。研究結果表明,當投擲角度保持在33度至37度之間時,才是最佳的投擲角度,投擲的距離最遠。而在投擲出手之時,還要盡量避免腿部的過多彎曲,以免影響腿部支撐作用的發(fā)揮以及影響出手高度,降低出手力量。
二、影響實心球投擲成績的幾種主要錯誤動作分析
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幾種錯誤的技術動作影響到學生的實心球投擲成績,具體包括如下幾種:
1.投擲實心球時的手腕及手指沒有力量
手指手腕無力是學生影響實心球投擲成績的主要問題之一。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手指手腕本身力量不足,二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握球方法。為了糾正這個錯誤動作,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握球的過程中雙手手指保持適度緊張,不能完全放松,同時加強抓握練習,要求學生通過抓握鉛球等,提高手指手腕力量。
2.投擲過程中出手角度過小
在實際投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因雙臂肘關節(jié)過早下降導致出手角度過小,影響投擲成績。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出手投擲的過程中避免肩部過早移動,要合理控制出手用力的節(jié)奏,最好根據學生身體特點采取針對性和個性化的節(jié)奏和方式。
3.投擲過程中腰腹與手臂動作不協(xié)調
在實際投擲訓練的過程中,筆者還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單純依靠手臂力量進行投擲,腰腹力量沒有充分利用,或腰腹收縮與手臂用力不協(xié)調。為了糾正這個問題,教師應當將力量訓練拆分為若干環(huán)節(jié),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動作訓練,并逐步提高連貫性。
三、加強實心球投擲訓練水平的建議
筆者認為,為了有效提高初中體育加試實心球投擲項目的成績,加強投擲技巧訓練,應當采取如下幾方面措施:
1.要將學生的實心球投擲進行科學化和具體化的分解,提高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學和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筆者認為,根據目前初中階段學生采取的原地雙手投擲方式,應當將投擲分為持球、預備投擲、出手及維持身體平衡四個主要階段。在各個不同的階段中,教師要根據上文提到的正確方式進行訓練和指導。
2.以力量訓練作為重點
總體來說,實心球投擲項目是力量項目,學生的力量將在根本上決定投擲成績。因此,教師應當以力量訓練作為基礎和重點,采取重復訓練法、大強度訓練法以及爆發(fā)力訓練法等,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力量。
3.提高技術訓練各環(huán)節(jié)的科學性
為了有效提高實心球投擲項目訓練的總體科學化水平,應當引入一些科學化的訓練手段和方法,同時注意結合初中生的身體特點,避免過大強度訓練給身體造成的損害和影響。在引進訓練方法的過程中,負重半蹲跳、拋擲鉛球、仰臥起坐等等都是提高身體協(xié)調性和運動機能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張超凡.初中實心球教學策略整體性的思考與實踐.當代體育科技.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