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茹 宋英華 葛曉昱
摘 要:情景教學法是大學韓語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方法。以情景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及作用為基礎,分別從應試教育與就業(yè)環(huán)境、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教學情境與學生等方面分析我國大學韓語教學現(xiàn)狀,具體闡述情景教學法在初級韓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步驟,從而進一步驗證“情景教學法”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級韓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H21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9-0145-03
作為當前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情景教學法已在大學韓語課堂占有一席之地。我校自2013年起,在朝鮮語專業(yè)創(chuàng)新嘗試情景教學法,本文選取黑龍江東方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
一、情景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及作用
(一)情景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情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于20世紀60年代最先提出的,是認知理論的分支。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他們根據自己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態(tài)度,結合已有知識經驗,對當前外界刺激進行主動的信息加工,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以提升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扮演著被動知識接受的角色,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教師要營造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情境。情景教學法的一個基本出發(fā)點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推動他們進行主動認知活動。同時,建立在構建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情景教學法的核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強調學習應處于真實情境中,學習的目的在于能夠真正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所處情景越真實,需要解決的問題越現(xiàn)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主動性越強,自由性越大,學習過程就越生動、有效。情感教學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情景色彩,指出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應放在一個真實度較高的情景中進行,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1]。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認為學生的學習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促使學生成為一個不斷完善的人。
(二)情景教學法的作用
1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積極反饋實現(xiàn)雙向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材中的文字,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入或營造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具體場景,借由學生的情感體驗[2],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投入課堂的熱情,繼而根據學生反饋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使學生實際有效理解知識,獲取技能,學會學習,自主學習。
2寓情于景有效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發(fā)展。情景教學法也是在“聽說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將語言、情景、行動三者有機融合,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啟迪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和智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成效,同時使學生的心理機能也得到相應發(fā)展[3]。
3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有助于深入淺出優(yōu)良兼宜。情景教學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感受當下氛圍,投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和營造生動的場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知對象,增加學生大腦中的知識單元,有助于學生靈感的產生,培養(yǎng)學生的相似性思維,主動思考,有助于學生產生持久的情緒記憶。
二、我國大學韓語教學現(xiàn)狀
(一)應試教育與就業(yè)環(huán)境[4]
目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方面還亟待完善,就業(yè)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連年升高,為了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大部分學生選擇不停地取得資格證書,以增強自身在職場中的競爭力。這些現(xiàn)實因素,催生了學生學習以及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上的一系列問題。在學生方面:為了應試而學習,只專注于考試領域內的知識填充。在高校方面:各大高校過度重視考試通過率給學校帶來的宣傳效應,因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方面:從當前情況來看,教師在大學韓語教學過程中依舊占據絕對的控制地位,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讀,學生讀的單向互動占據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缺少學生的反饋、感受以及應答,聽不到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呼聲。這樣的課堂基本上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內容方面:教學內容缺乏實際性與創(chuàng)新性,眾多院校大學韓語教學內容脫離日常生活與實際運用。缺乏與社會和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大部分高校直接使用權威高校編篡的教材,與院校發(fā)展的特色不符,同時也忽視了學生的接受情況。還有一部分高校引用韓國權威高校編纂的教材,重視了知識更新,但忽視了文化差異給學生帶來的困惑。
三、情景教學法在初級韓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步驟
(一)導入韓國文化認知
在接觸韓語初期,舉行關于韓國文化認知方面的讀書發(fā)表會。每位同學有3—7分鐘的時間發(fā)表讀書感想。讀書內容建議是韓國社會、文化、經濟、歷史、政治、新聞、化妝、美容、美食、韓劇、演員、旅游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朝鮮語專業(yè)的相關讀研動態(tài)及畢業(yè)去向都是學生熱衷的主題。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就朝鮮語專業(yè)職業(yè)探索做社會調查。如有因調劑專業(yè)或對朝鮮語不感興趣的學生,也可發(fā)表與韓國不相關的主題,不做硬性規(guī)定,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感與表達欲。同時,教師在本階段提供給學生相應的圖片資料、相關主題及建議書單。形式以個人報告及小組研討為主,教師做總調控及補充解答。
(二)韓國文化情景
首先由教師做示范,利用多媒體音效播放韓國文化相關主題的視頻影像等有聲文件,觀察學生的反映,在感興趣的主題中找話題及討論點。比如播放韓國旅游局宣傳片的同時,可以配合簡述韓國歷史以及韓文的由來。一般會遇見熱衷“韓流”的學生,他們的熱情會帶動班級同學的情緒。也可利用實物教具如“仿真韓幣模型”和真韓幣,讓學生去觸摸仿真的韓國錢幣和真韓國錢幣,通過觸覺拉近學生與韓國相關事物的距離。也可從衣、食、住、行、中韓文化差異等常見而細微方面入手創(chuàng)設所需情景。此時可大面積準備相關教學內容,覺察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及興趣點。教學內容做到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及情感體驗。根據實際情況可轉變?yōu)橛蓪W生自主選擇研討主題及準備相關資料,教師做輔助支援及知識指導,給學生提供學習方向和素材是本階段的重點。
(三) 韓語授課情景
1學習語言,語言環(huán)境和氣氛非常重要。教師在課堂上盡量用韓語授課,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濃厚的韓語氛圍使學生自始至終能用韓語來思維,用韓語來交流,這是一種較難被其他方式所替代的真實語言情景。本階段初期使用自編講義《常用名詞看圖識音1000例》及PPT音頻材料。初期根據講義內容準備實物教具或模型效果比較好,比如:蘋果、速溶咖啡、牛奶、學校、老師、黑板、窗簾等。利用實物和道具展現(xiàn)情景,把實際物體和教學道具拿到課堂中來,沖擊學生的視覺、聽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興趣。教師也可加入教師教學用語《常用名詞看圖識音1000例——PPT1》中:學校、黑板、圓珠筆、書、學生等韓文單詞已經出現(xiàn)。每一個PPT中都有數(shù)字1—40的標號,韓文數(shù)字音與中文音相近而又不同,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加入一節(jié)數(shù)數(shù)課并借助數(shù)數(shù)歌進行數(shù)字練習。
2借用具體形象的發(fā)音位置圖,引入《新編韓國語 第一冊》教材。教材的1—10課,傳授給學生們基本的發(fā)音方法和音變規(guī)則,搭造語音框架。教師制作“發(fā)音器官教學卡片”細心地講解和千遍萬遍地發(fā)準確音,學生聽準確音,依據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中心思想,不以教習發(fā)音訓練為基礎,而是著重練習聽力[2]。經過聽韓語音的積累,大部分學生能自然而然地發(fā)音,與此同時利用《針對外國人——韓語發(fā)音47》幫助學生正音,并利用語音工作室錄音為學生建立“聲音檔案”。
3韓語授課使學生親近韓語。根據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相信語言有沉默期,使用自編講義《常用名詞看圖識音1000例》,以聽力為主充分練習學生耳朵并在視覺上借用幻燈片和實物道具。本階段只要求聽懂與中文大不相同的韓文音,可適度加入生活用語并引入韓國文化。比如:問好的時候,韓國人一般雙手交叉在小腹前方,彎腰45度,注意表情莊重、友好,面帶微笑。我們相信,融入環(huán)境學習的語言才能學以致用。
4《新編韓國語 第一冊》教材從第十二課開始進入課文階段,用簡筆畫描繪課文事件情景。初期教師做引導,五個學生為一小組,重點在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記憶。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紙張和彩筆,每位學生可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描繪課文片段的簡筆畫,以小組演出的形式展現(xiàn)在課堂上。本階段隨著學生掌握韓語知識的增多,課堂活動也日新月異,其中取得較好回應的教學活動是“開講啦——討厭的韓國語法”,班級桌椅擺放成適宜面對面溝通的圓形,場景的布置可模仿新聞發(fā)布會,配合音頻,要求著裝正式。各小組討論、講解12—16課的語法總結,以及“情景劇——拍!拍!拍!”,《新編韓國語 第一冊》課文,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現(xiàn),要求發(fā)音準確,表演到位、脫稿。
5選自自編講義續(xù)列法。例如:
抽簽決定由那一小組來演出,提前布置好所需要的場景,教師讀講義,學生做動作并拍攝記錄。一組拍攝完成后,請其余同學加入練習環(huán)節(jié)。把視頻做成截圖的圖片,下課之前用看PPT或照片說句子的形式考察學生們的掌握情況,記不清楚的同學可請同學重新演繹情景。學習內容可根據學生的需要程度分步驟進行,首先課上拍攝以后學習內容為無視頻有錄音序列法。后續(xù)做復習時可用有視頻有錄音的序列法。
(四)借用民俗節(jié)日創(chuàng)設情景
11月11日是韓國青年人喜歡的“光棍節(jié)”,可以借用真實的民俗節(jié)日來創(chuàng)設情景。準備“光棍節(jié)”的PPT及音頻文件烘托氛圍,鋪設真實的節(jié)日場景。在這一天韓國學生會互送棍子餅干來慶祝節(jié)日。我們邀請外教帶領學生一起活動,以保證每兩組有一位指導教師在主導教學活動。根據場景設置教學內容,學生提前熟知做“棍子餅干”“紫菜卷飯”“辣炒拉面年糕”的步驟,制作過程全程韓文授課,以保證知識的有效輸入。主題最后由競爭選定為——“光棍節(jié)de 派對之——棍子餅干制作篇”。
四、效果分析
(一)韓國文化認知的效果分析
通過開展韓國文化認知活動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情感,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雙方情感的溝通。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及主動探索如何學習方面很有效。據《2015—2016年度第一學期學生韓語課堂滿意度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本階段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活動是“王育燁的韓妝美容專題”;次之為“朝鮮語專業(yè)職業(yè)探索及讀研深造報告”。注意把握時間,教師引導時間不建議占用太多,但是冷場的時候要及時有效救場,把握主題方向,建議積極多次輸入目的語。同時本階段的重點也是使學生在認知心理上親近韓語,熟悉接下來要學習的韓語,產生學習的原動力,當然目標可遠可近,可隨時調整,但要一次比一次切合實際,教師要幫助學生清晰自我認識。
(二)韓語授課情景的效果分析
1每一次輸入的有效單詞是符合本年齡段學生的成人記憶曲線8,教師每八個單詞做一次反復(每個單詞2—3遍),注意語速要自然,不要刻意放慢,三次左右以小組為單位或隨機選取學生做聽力測驗,通過測驗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幫助沒掌握牢固的學生掌握,實驗證明80%的同學都能達到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合適的目的語給學生授課,使學生輕松有效地學習語言。課堂上堅持用韓語授課對學生提高韓語能力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本階段配套使用的教學活動中最受歡迎的是“挑PPT圖片大賽”,利用多媒體,根據聽到的聲音挑選出所對應的圖片。“傳說中的傳話”活動是教師每組傳一句韓語短句,傳到以組為單位的最后一名學生,該學生重復出教師的句子并挑選出所對應的圖片。
2運用發(fā)音位置示意圖使學生直觀可視地知道發(fā)音器官的正確位置。借用《針對外國人——韓語發(fā)音47》幫助學生練習并錄制音頻。耳朵聽出準確的發(fā)音,嘴巴才能發(fā)出準確的音。課堂效果評估與學生反饋顯示該課堂活動對韓語發(fā)音學習有效。討論式教學方法,教師及學生一起搜索資料,探討怎樣可以發(fā)出好聽的韓國音?;钣镁W絡APP資源,查找相關資料。配套使用《常用名詞看圖識音1000例》進行聽力練習。也可加入韓文歌曲以增強語感。據問卷調查顯示,最受歡迎的教學活動為“高笑美——單詞拼讀爭霸大賽”。
3學生自己設計出形象鮮明的簡筆畫片,伴隨著美妙的文學語言,再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學生仿佛置身其中,身臨其境。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情感,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和開發(fā)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在課文分析完成之后,小組演出的形式愈加多樣化。學生通過體驗和參與方式在聽到語言的同時,看到該語言運用中的實際環(huán)境,從而能對語言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學生們印象最深刻的2015年度情景劇——“2015之最后一出戲”,題材不限,可自由選擇,新編韓語12—16課也是可選范圍,韓語歌曲,配套樂器都可使用。集體出演、個人表演不限。滿分100分。發(fā)音:25分,熟練程度:25分,演技:25分,觀眾反應:25分。研究對象班級共34人,分為6組,其中兩組選取韓國影視劇中片段,得到了學生們的喝彩。其余四組學生是課文內容的串燒添加自我才能的展現(xiàn)。整個準備過程,學生們參與度高,積極、熱情,做到了主動求知。
4主要通過聽和說的過程來練習學生的張開口說話的能力。實驗表明,學生對序續(xù)列法的喜愛程度較高,全班參與到續(xù)列法拍攝的熱情度較高。在拍攝后下課前的考察環(huán)節(jié)顯示“續(xù)列法”生活短句容易被同學記住并且朗朗上口。續(xù)列法的自編講義與選定教材的配套使用對學生韓語理解學習是有顯著成效的。
(三)民俗節(jié)日創(chuàng)設情景的效果分析及改善方案
通過韓國青年人喜歡的光棍節(jié)引入韓國文化,注重展示韓語背景文化。教師要創(chuàng)設文章中的文化背景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教師向學生介紹材料中所展示的文化背景,或是在提供材料的開頭環(huán)節(jié)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并給予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自行查找、搜集相關資料。根據《2015—2016年度第一學期學生韓語課堂滿意度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本次活動被評為本學期記憶最深刻的活動之一。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教育學:情景與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72.
[2]叢悅,王學敏.情景教學法在高校外語閱讀理解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3,(10).
[3]李莉.情景教學法運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探究[J].科技視界,2014,(23).
[4]岳晨,李姝毅.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2,(20).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