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凡,楊連招,李 捷,胡艷寧,莫新少,廖康興,楊 永,陳 玲,唐榕英
?
社區(qū)高血壓病人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陳凡凡,楊連招,李捷,胡艷寧,莫新少,廖康興,楊永,陳玲,唐榕英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qū)高血壓病人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運用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簡版、醫(yī)學應對問卷和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對196名社區(qū)高血壓病人進行測評。[結果]社區(qū)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不佳;病人服藥依從性不同,其應對方式不同;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與人格特征的神經質、嚴謹性、外向性及應對方式的面對、回避和屈服相關。[結論]醫(yī)務人員應根據病人不同的人格特征采用針對性的認知行為療法,使病人積極應對,從而提高其服藥依從性。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qū);應對方式;人格特征;服藥依從性
Influence of perz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style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Chen Fanfan,Yang Lianzhao,Li Jie,et al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5300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style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Methods: A total of 196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China 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version,medical coping questionnaire and Morisky's medication compliance scale.Resul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was poor.Different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patients,the coping styles were different.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as related to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nervous,strict,outward and coping style of the face,avoid and yield.Conclusion: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to adopt target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the patients,and then make them actively cope,so as to improve their medication compliance.
Key wordshypertension;community;coping style;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medication compliance
高血壓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臟衰竭、腎衰竭的主要危險因素[1]。調查研究顯示,我國人群高血壓控制率為6.1%[2],高血壓控制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服藥依從性不佳是重要因素[3]。國內外的許多研究顯示,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不高[4-5]。相關學者也從不同的方面對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就人格特征角度探討其對服藥行為影響的研究報道很少。在健康心理學中,健康行為模型指出,人格影響人們如何應對、評價以及影響情境,同時影響人們可能實施的健康行為。本研究旨在通過對社區(qū)高血壓病人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的調查,探討其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北湖路南棉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就診的高血壓病人。納入標準:年齡≥18歲;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6];至少有1年以上服藥經歷;意識清楚;有一定閱讀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上);自愿參加本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精神障礙或嚴重軀體疾病者。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96份,有效回收率為98%。196例高血壓病人中,男53例,女143例;年齡46歲~82歲(63.11歲±8.93歲)。
1.2調查工具①醫(yī)學應對問卷(MCMQ):該問卷是專用于病人的應對量表,中文版包含20個條目,有面對、回避和屈服3個維度[7]。經檢驗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9]。②大五人格問卷簡版(CBF-PI-B):該量表由40個條目組成,包括含5個維度:外向性(E)、神經質(N)、嚴謹性(C)、宜人性(A)和開放性(O),經驗證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9]。③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MMAS):共有8個問題,量表滿分為8分,得分<6分為不依從,得分6分~7分為部分
依從,得分為8分則為完全依從,該量表被證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0]。
1.3調查方法由經過專門培訓的專業(yè)人員到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對就診的高血壓病人進行調查,對文化程度較高的病人采用自評方式,對文化程度較低且對問卷內容理解有困難的病人,采用他評方式,由調查人員逐條詢問然后進行記錄。
2結果
2.1病人的服藥依從性社區(qū)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得分為5.19分±1.83分,完全依從者23例,占12%;部分依從者51例,占26%;不依從者122例,占62%。
2.2不同服藥依從性病人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服藥依從性病人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比較±s) 分
2.2高血壓病人人格特征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見表2)
表2 高血壓病人人格特征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r值)
2.3高血壓病人的人格特征、應對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分析(見表3)
表3 高血壓病人人格特征、應對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分析
3討論
3.1社區(qū)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不佳服藥依從性是指病人對醫(yī)囑的服從或遵守,是病人求醫(yī)后其行為與臨床醫(yī)囑的符合程度,是一種遵循醫(yī)囑的行為活動[11]。本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在196例社區(qū)高血壓病人中,完全依從者僅占12%,不依從者占62%,與國內一些研究不符[12-13],但與王嬌艷等[5,14]的研究結果相似。這可能與各個調查中使用的依從性診斷標準不一樣有關。本研究采用的是8項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將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3個等級。但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標準,都有可能會低估高血壓病人服藥的不依從率,因為采用的是病人自我報告方式進行的調查,病人在面對醫(yī)務人員的詢問時有可能掩蓋真相,從而低估病人的不依從性。
3.2社區(qū)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與人格特征的關系不同服藥依從性病人在人格特征的神經質、嚴謹性、外向性得分上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依從組病人的外向性、嚴謹性得分低于完全依從組,而神經質得分高于完全依從性組。進一步通過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社區(qū)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與神經質呈負相關,與嚴謹性和外向性呈正相關,即高血壓病人嚴謹性越高,性格越外向,服藥依從性越好,而高神經質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較差, 表明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與其所表現(xiàn)出的人格特征有關,兩者的關系可能是通過個體的不良適應行為產生作用的。有研究表明,高神經質的個體多采取消極的認知風格,有較少的健康保持行為且更有可能發(fā)展出危害健康的行為[15]。當血壓控制不佳、服藥后產生一些副反應等不良情況出現(xiàn)時,高神經質個體更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缺乏繼續(xù)堅持服藥的動力,有可能出現(xiàn)擅自停藥等不良的服藥行為;Ross等[16]的研究也表明,神經質得分高者會體驗到更多疲勞,似乎會自設障礙,為自己的成功制造路障。而嚴謹性得分高的病人往往做事謹慎、思慮周全,能夠意識到長期堅持服藥對于高血壓治療的重要性,自我控制能力較強,更能做到堅持服藥;而外向性的人多性格開朗,喜與人交流,獲得的與高血壓藥物治療相關的信息更加廣泛,更能積極樂觀地看待終身服藥這件事,因而病人的服藥依從性更好。上述研究結果提示在社區(qū)護理工作中,要更多地關注糾正不良人格特征高血壓病人的不良健康行為,可以采用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改變不良認知而矯治不正常行為的治療方法來對社區(qū)高血壓病人實施干預,以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
3.3社區(qū)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與應對方式的關系應對是個體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變化有目的、有意識的調節(jié)行為[17]。面對壓力,每個人的反應和應對方式都不同,積極的應對有助于緩解應激造成的精神緊張,幫助個體最終成功地解決問題[18]。應對方式包括面對、回避和屈服3類。面對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應對方式,而回避和屈服則屬于消極的應對方式。回避是一種轉移注意力或暫緩矛盾的方式,是對疾病存在或其嚴重性有意識的漠視,長期的逃避并不能實際地解決問題。屈服是病人對健康的恢復失去信心的表現(xiàn),不利于病人主動尋求各種治療措施并積極配合,往往服藥的隨意性很大。而采取面對方式的病人通常會直接尋求消除應激源的方法,如從自身著手解決問題或采用社會技能尋求各種有用信息等,這樣能使病人正確認識高血壓,并積極配合治療,因此,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較好。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在一定心理狀態(tài)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這提示醫(yī)務工作者應重視對病人的心理疏導,從根本上轉變病人的認知態(tài)度及治療價值觀念,以改善其應對方式。首先在社區(qū)護理工作中,醫(yī)務人員應時刻留意病人的情緒變化,根據病人的心理變化進行系統(tǒng)的應對方式的教育,強化病人積極主動治療的意識;其次,給病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可以讓那些積極面對疾病、依從性良好、血壓控制理想的病人跟大家交流心得,分享經驗,以鼓勵更多的病人積極面對;最后,充分調動病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力量,維護病人良好的心理體驗,改變消極應對方式或將積極的應對方式延續(xù)在整個治療過程,從而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
3.4人格特征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還發(fā)現(xiàn),病人的人格特征還與其部分應對方式有關,高神經質、低外向性的病人更傾向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而采取這種消極應對方式的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較差。分析原因可能是高神經質的病人敏感脆弱,情緒易激惹,遇到困難時更容易自暴自棄,而性格內向的病人不善于與人溝通,思想多消極、悲觀,遇到事情容易鉆牛角尖,這樣都使得病人更傾向于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而消極應對往往導致行為上不積極主動,從而導致服藥依從性較差。
4小結
高血壓作為一個應激源,往往會影響病人的情緒,進而影響其行為。病人的服藥行為是應對方式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與病人以往的人格特征及認知水平有關。提示在研究高血壓病人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應重視其人格特征,及時了解病人可能采用的應對方式,根據病人的心理變化進行系統(tǒng)的應對方式的教育,使病人積極應對;對高神經質、低嚴謹性、性格內向病人的不良行為采用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指導和糾正,以改變病人的不良服藥行為,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紅葉,李申生,符英英,等.社區(qū)實施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的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1):2148-2149.
[2]王芳英,耿紀錄.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及健康教育對其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8,48(19):106-107.
[3]肖惠敏,姜小鷹,陳曉春.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46-47.
[4]Lau R,Stewart K,Mcnamara KP,etal.Evaluation of a community pharmacy-based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patient adherence to antihypertensive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0,10(1):34.
[5]王嬌艷,周志衡,吳蘭笛,等.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及自我效能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97-99.
[6]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08.
[7]黃麗,姜乾金.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癌癥病人心身癥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6,10(4):160-161.
[8]李紅麗,趙海平,馬莉.乳腺癌病人人格特征、應對方式與生命質量關系的結構方程模型[J].護理研究,2013,27(10C):3389-3391.
[9]王孟成,戴曉陽,姚樹橋.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的初步編制Ⅲ:簡式版的制定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4):454-457.
[10]Morisky DE,Ang A,Krousel-Wood M,etal.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edication adherence measure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08,10(5):348-354.
[11]梁丹,伍俊妍,嚴惠明.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8,2(2):22-23.
[12]王藝英,葉翠華.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6):210-211.
[13]顧紅美.影響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2):91.
[14]唐榕英,楊連招,龐玲玲,等.南寧市老年高血壓病人未按時服藥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J].護理研究,2014,28(10A):3483-3487.
[15]金睞,蘇彥捷.應激和健康相關行為與健康:神經質的調節(jié)作用[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5(6):5-10.
[16]Ross SR,Canada KE,Rausch MK.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mediation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conscientiousnes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2(7):1173-1184.
[17]蔣海蘭,曹敏,焦衛(wèi)紅,等.脊柱結核患者應對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8):538-540.
[18]尹玉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與人格和應付方式的相關性[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0):947-948.
(本文編輯崔曉芳)
(收稿日期:2015-05-01;修回日期:2016-03-13)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2.009
文章編號:1009-6493(2016)04C-1434-03
作者簡介陳凡凡,護士,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530021,廣西醫(yī)科大學;楊連招(通訊作者)單位:530200,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中醫(yī)藥大學);李捷、唐榕英單位:530021,廣西醫(yī)科大學;胡艷寧、廖康興單位:53001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莫新少單位:530021,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楊永、陳玲單位:530200,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校。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3GXNSFDA27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