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諸多困惑也隨之產(chǎn)生。所以立足于語文學科,從學習和品味的角度,反思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師參與度的把握等,探索性提出了教師應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 反思; 品味
當前,我們國家的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針對課改實驗,很多的教師都顯得積極主動,有些甚至也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新的課改也使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著新課改實驗的不斷深入,一些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比如學習過程中過分的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在無形中也就削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成為了“走場子”。為此,就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的作為和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課堂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議供大家探討。
一、教師精講的必要性和適時安排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是必要的,但是要精講,要適時地講,尤其在教學流程中有幾個不可缺失的“講”,即:1.自主學習之前啟發(fā)講。2.合作學習之中提示講。3.疑難問題之處明確講。4.總結、歸納時補充講。
二、教師在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中要把握好度
在新課改的今天,大家老師都希望能努力營造出一個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來,但往往很多學生在課堂中常出現(xiàn)侃侃而談的局面,結果在短暫的45分鐘的時間里也討論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學生似乎一會兒討論這,一會兒在討論那,教室里也是混亂一片,為活動而活動著。而教師也只是沉醉于課堂此起彼伏的熱烈場面中。因此,我認為,這時教師就應把握一個度。即:
1.形成策略:根據(jù)學習任務采用幾種相應的策略。
A.先明確分工,再合作學習。B.先獨立思考,再合作學習。
2.分工指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適時地給予點撥、指導,以了解學生對問題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將互助學習開展得更有成效。
當然,改變教學方法不能簡單化,不能把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單純的理解為讓教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學習。其實,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離不開教師指導的,教師和學生在交流問題時,應當認真傾聽,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歸類,找出關鍵所在,然后在互相探究的過程中不斷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
三、情感、對話的有機融合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讓語文走進我們的生活”。
(一)“情感的課堂”應是激情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富有情感的課堂”。
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礎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是帶不出一幫有學習熱情的學生的。因此,新課改中的老師應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自我”,陪伴學生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學生的“需要”,就要注重學生的“興趣”
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施加喜歡上課的意念、或組織學習競爭、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動機,消除他們疲勞的心態(tài),創(chuàng)造人人“研究”的積極教學氣氛。
3.學生的情感就是文本的情境。
文本是鮮活的實例,要想和學生互動起來,教師首先自己要融入到文本中,親歷親為,用自己的真情和學生共同馳騁在課堂中,去體驗文本的人文魅力。葉圣陶曾說:“作者胸有境,入境時覺親”。③情感的課堂,給予學生的應是寬松和諧的氛圍,只有把學生帶入作品所營造的意境中,讓其身入課文,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語文教學的關鍵是能在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善于抓住時機,巧妙點撥,在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議得有滋有味時點那么一下,學生便豁然開朗,深入到文字更深沉的境界。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說是學的沉淀。只有引領學生盡情的表達,課堂才能更加的豐富多彩,學生也能更加的進入佳境,我始終認為語文課堂是一個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的舞臺,培養(yǎng)學生的對話意識,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不是靜態(tài)的復制、被動的適應,而應是動態(tài)的生成、主動的建構。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空間。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給學生搭建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他們就會在感動中建立自信,以至于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2.給學生一個自我實踐的機會。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感悟和實踐,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傊?,教師要做一個積極的引導者,把學生們能夠引領到最富有激情的課堂上去盡情創(chuàng)造、實踐!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使學生能深切的體會到語文其實離他們很近很近的。
作為一名教師,要知道所有的改革都不是平坦的,它是一個過程,更是一項工程,它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斷的實踐。而這種反思和實踐必須是自己心靈的覺醒,思想的解放,那種一味地趕時髦,求大同,只能使我們的改革走向迷惘。但愿我們的語文教師都能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努力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曉東《課程理念的更新》,彭鋼、張曉東編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2]《語文世界》,王晨,李淼編著,《語文世界》雜志社出版;2011年。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