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引領下的語文教學,打破課內(nèi)課外,社會學校,時間空間,書本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界限,強調(diào)綜合性學習,使語文學習成為一泓活水。如果說語文教學的平臺是“課堂”的話,那課堂教學的的外延則是“生活”,而組成孩子們生活的,是各種各樣的“活動”??梢赃@樣說,孩子們喜歡的活動是孩子們寫作的源泉,離開了活動,孩子們的作文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關鍵詞:小學生; 活動; 能力; 作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3-013-2
故而,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依托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其“動”,既而“活”。
一、更新理念,構建給力的活動和寫話雙贏平臺
(一)拓寬渠道
創(chuàng)造生活,豐富活動,指導小學生作文,首先面臨著一個“寫什么”的問題。答案只有一個,來自生活,如果把文章比作鮮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鮮花的泥土。我們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的生活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活動。
(二)整合內(nèi)容
習作教學不能單純地看作是語文學科的事,教師要做有心人,在綜合活動中,還要隨時注意同其他學科的結合,例如,將美術、音樂、舞蹈等融入活動,及時指導寫作。
(四)訓練思維
在習作過程中,要重點進行作文的重要能力:觀察能力的訓練:(1)順序觀察;(2)細節(jié)觀察;(3)重點觀察;(4)多角度觀察;(5)邊觀察邊聯(lián)想。
二、更新模式,優(yōu)化給力的活動和寫話相融策略
1.綜合活動的核心內(nèi)容——注重“人”動促“文”動
活動是兒童最基本的身心要求,是兒童的特權、天性,是兒童主要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平臺,要把活動進行到底。
(1)讓視聽煥發(fā)活力
有趣的活動走進課堂,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感受,親身體驗到他所將要獲得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看”、“聽”、“聞”、“嘗”、“做”、“說”、“問”、“想”……多種感官參與,其后的在學生寫的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歡樂回憶的過程,學生的寫話就會異彩紛呈,充滿兒童氣息,聞“風”而動。
(2)讓活動激發(fā)動力
春天到了,帶領孩子們一起去大自然,去觀賞柳樹姑娘婀娜的舞姿,觀察偷偷探出頭來的小草,欣賞百花齊放的色彩斑斕……參與各種活動時,用小眼睛去發(fā)現(xiàn)事物的變化,留心周圍同學的神情體態(tài)等,寫起作文來自然會童心蕩漾、童真閃爍、富有創(chuàng)意了,文隨心動。
(3)讓五官煥發(fā)張力
夏令營的夜晚,和孩子們一起去聆聽蟲子的音樂會,說說自己的感受,課余時間,帶著孩子去聞花香、去聞陽光的味道、去聞食堂里飄出的陣陣香味……這一切,只要孩子用心去聽去聞,用心去體驗,然后通過交流,最后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心動文動。
(4)讓感悟增加魔力
參加各種游戲活動,如“手影游戲”、“貼鼻子”等,采用“玩——看——做——說——寫”的方法,幫助學生再現(xiàn)原情境的觸發(fā)點,喚起記憶,由此打開寫作的思路。因此,學生語言流暢,富有童趣,人動文動。
(5)讓比賽添加引力
可以先嘗試小制作,小手工,如布貼畫,做泥工等等,再互相介紹,然后寫話。 “動手”的過程會激活孩子的思維,激發(fā)孩子動手寫下來的欲望,人文皆動。
2.綜合活動的輔助措施——注重生動促靈動
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是學生習作的源泉。充分利用好游戲、活動,就能消除學生對習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樂于表達,敢于習作。
(1)緊扣活動,挖掘“趣點”
為使低年級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除講一些觀察方法外,主要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根據(jù)習作要求,在觀察前和觀察中給以指點。做到了這一點,學生就能繪童心、露童趣、敘童樂:
(2)體驗活動,尊重個性
面對豐富的活動,學生的“咀嚼”和“消化”能力,既“體驗”和“感悟”能力,是老師需要側重培養(yǎng)的的。因此,對活動中一些細節(jié),我常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通過細節(jié)的討論, 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在這一過程中,鼓勵富有個性化的見解。
三.更新方式,創(chuàng)建給力的多元寫話評價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蔽覀?yōu)楹⒆觽儎?chuàng)造了一個個活動的“作文課堂”,當一篇篇重現(xiàn)生活,情真意切的“活動作文”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老師面前,用一個“優(yōu)”,一個“良”來進行評定,總覺得欠缺很多。那,就讓我們的評價生動起來吧!實際教學中積累了如下評價方法:
1、讓學生充滿動力的評價――發(fā)展性評價。
用孩子們喜歡的符號或者頭像表示原來評價中的“優(yōu)、良、”,在這中間還可以在符號或者頭像上畫上微笑、可惜等表情,并且在還需改進的作文后加括號,希望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進行修改,括號里的是修改后的評價、可以是自己先評,老師再評,這個方法哪怕是對習作弱勢生來說,也能讓其充滿對好習作的期望。
2、讓學生充滿信心的評價――批語性評價
我們細心品位每一位孩子的習作的同時,盡可能地給每一位學生都寫上帶有鼓勵性和啟發(fā)性的批語。如“你的游戲參加的人員老師知道了,那你們具體玩了些什么老師也想知道可以嗎?既肯定又有建議,語氣誠懇,孩子們?nèi)菀捉邮芎透倪M。很多時候不要小看看一個簡簡單單的“棒!”字,孩子們信心滿滿的同時會還會給老師一份同樣的喜悅:在“棒”字后面回復:“老師你也很棒!因為是你教的!”
實踐證明,借助綜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運動”,能促使寫話在活動中日趨靈動。當然,切實提高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和能力,還需我們?nèi)w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從而積累更多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獲得更大的理論提升和實效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汪潮:《教學理念》,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176-187。
[3]鄭慧琦、胡興宏:《教師成為研究者》,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