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生作為新建工科高校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其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學習方法與工科學生差別較大。要提高“兩課”對藝術生教育的針對性及實效性,就必須結合藝術學科專業(yè)特點及藝術生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兩課”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藝術生喜聞樂見的“兩課”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立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新建工科高校 藝術生 “兩課”教學
[作者簡介]余昌海(1976- ),男,四川富順人,重慶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重慶 401331)蓋海紅(1968- ),女,河北行唐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教學。(河北 石家莊 050035)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6-0105-02
現(xiàn)階段,我國將在普通高等學校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統(tǒng)稱為“兩課”?!皟烧n”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的主陣地,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新建工科院校,由于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相對不夠厚重等原因,學習風氣普遍遜色于老牌學校,不少學生對“兩課”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效果自然不佳。藝術生更是如此,“兩課”學習遲到、曠課現(xiàn)象屢見不鮮,更有學生不參加期末考試,對補考、重修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教師應進行“兩課”教學創(chuàng)新,抓住藝術生學習接受知識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走進課堂,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一、把握學生特點,提高教學創(chuàng)新實效
不少從事藝術生“兩課”教育教學的學者認為,藝術生“兩課”學習存在課堂出勤差、學習風氣差、行為習慣差的“三差”現(xiàn)象。也有學者認為,藝術專業(yè)學生重專業(yè)輕政治、重個性輕素養(yǎng)。由此可見,對藝術生進行“兩課”教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藝術生也有其自身優(yōu)勢,如重人情輕利益、重直率輕心眼等。我們只要因勢利導,充分調動藝術生積極的方面,“兩課”教學無疑會具有鮮活的生氣。
1.分析學生,了解學生,有的放矢。專家學者對藝術生特點的分析大都是基于共性的分析,但是在工科高校與藝術院校、工科高校與綜合性高校、不同工科高校之間以及藝術生不同年級和年齡段中間、在藝術生不同專業(yè)中間,藝術生的學習風氣存在明顯差距,所以教師在授課之前,應花大力氣統(tǒng)計分析學生生源構成、男女比例、興趣愛好等信息,進而對學生做出綜合研判,制訂針對性教學計劃,確?!皟烧n”教學有的放矢,達到最佳的授課效果。
2.扭轉謬論,培養(yǎng)理性,提高認識。通過鮮活案例講清“兩課”教育對人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端正學生“兩課”學習態(tài)度,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具體而言,教師在第一堂課上就應該“開宗明義”, 講清楚“兩課”之所以成為學科的理論根據(jù)與現(xiàn)實根據(jù),講清楚“兩課”教學要求與考核要求,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必須認真學習“兩課”知識的法理基礎,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心。
3.巧用案例,多用視聽,典型化人。大多數(shù)藝術生感性直觀,缺少理性思維,這就要求我們在給藝術生準備“兩課”課件時,少用傳統(tǒng)的條例式教案,多用圖片、簡筆畫、漫畫和短小精悍的視頻資料課件,通過豐富的視聽資源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對“兩課”學習的欲望。在案例選取時,要注意時效性,把反映時代精神變化和社會發(fā)展的內(nèi)容和素材及時補充進課件中,確?!皟烧n”教學的生命力及現(xiàn)實感染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教學,雖然是“史”,但史為今鑒,一定要結合當今時代的國際國內(nèi)形勢去講。
二、提高教師素養(yǎng),奠定教學創(chuàng)新基石
從我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認識來看,學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客體,教師則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教學活動成功與否,教師個人因素無疑具有決定性作用。
1.加強哲學與史學功底,提高課程的理論性和厚重感。有學者指出,“‘兩課’教學絕不是單純的政治理論教育,更不是政治說教,而是系統(tǒng)的社會文化知識傳授與理論講解,它涉及哲學、法學、歷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文化學以及眾多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歷史與現(xiàn)實、自然與人文知識的全面展現(xiàn)”。就藝術生的“兩課”課堂來說,我們認為既要注重課程的理論性,又要確保課程的趣味性,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哲學與史學功底。哲學是人生的向導,它不是虛無縹緲的,而就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應該通過身邊的案例把它講透講明。同哲學一樣,史學本身也不枯燥,也不是虛無縹緲的。講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時,一定離不開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史的史學功底和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的實際經(jīng)歷。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這門課,要想講好歷史,則必須結合當今形勢才能講得生動。
2.美化教學語言和身勢語言,增強感染力。藝術專業(yè)學生上課時,不喜歡個性沉穩(wěn)、手段單一的授課形式,而是喜歡個性突出、手段多樣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自身的語言魅力,除了練好普通話之外,還要在課堂上使用高低錯落、“比手畫腳”等交錯出現(xiàn)的身勢語言,通過豐富的語言形式,始終把學生聚焦在課堂上。另外,教師在身勢語上,應當適時增加一些表演的成分,通過夸張的動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3.加強師德修養(yǎng),正己正人。前面提到,藝術專業(yè)學生感性強而理性缺,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并非壞事。一般感性強的人,情商很高,看重親情、友情、愛情,這需要我們予以“同情的理解”,“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教師要獲得學生的尊敬和熱愛,必須先自愛,其次要愛人。高校教師隊伍中,因一些教師個人修養(yǎng)不夠,作風不正,不時有負面新聞報道,玷污了教師隊伍的高尚性與純潔性。給藝術生授課的“兩課”教師,尤其應努力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切實做到愛生如子,真誠對待藝術生,學著用他們所喜愛的方式去交流,努力和他們打成一片。只要秉承“也許不能和藝術生成為最好的師生,但一定能和藝術生成為最好的朋友”的理念,就會奠定“兩課”教學良好互動的堅實基礎。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師要要求學生做到真、善、美,自己必須潛心修煉真、善、美,身體力行,用親身行動去熏陶學生。
三、堅持教育主線,把握教學創(chuàng)新方向
“兩課”教學中始終要貫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這一主線,把它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
1.貫徹好民族精神教育,以輔主線。在貫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這條主線的過程中,對藝術生的教育還要貫穿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這條民族精神教育的“副線”。真正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一種愛國主義。例如,我們在講“形勢與政策”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時,要旗幟鮮明地告訴同學們:打砸搶燒日本品牌商店和物品是刑事案件,不是愛國行為,要具備一個大國國民應有的風度和氣魄,才不至于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當中。
2.輔以行為處世教育,“藝”而不怪。一些藝術學生對藝術有曲解或不正確的認識,不少學生把行為怪異、奇裝異服、人無我有等當成藝術,而從根本上忽略了藝術生也是人的屬性。因此,“兩課”教育首先還得對藝術生做好“做人處世”的教育,讓藝術生明白做人的原則、處世的方法、生存的道理,把基本的社會行為道德規(guī)范教給他們。同時,針對藝術專業(yè)實際情況,任課教師必須把什么是藝術、藝術的本質和藝術價值追求等講透徹,引導藝術生樹立正確的藝術目標,而不是熱衷于嘩眾取寵的不良嗜好。
3.注重循循善誘方法,潛移默化?!皟烧n”教學實質上是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務的,就是教育學生要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要為中國“四個現(xiàn)代化”的全面實現(xiàn)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但在藝術生的“兩課”課堂上,我們不能這樣泛泛去講授,因為它不符合藝術生接受知識的特點。如果這樣,學生往往會反感,就會產(chǎn)生學習的抵觸情緒。因此,注重“兩課”教學的方法十分必要,教師應循循善誘,系統(tǒng)介紹“兩課”的脈絡體系,理清“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一脈相承的關系及對藝術的指導作用,讓藝術生明白,藝術需要理論指導,藝術也能服務于國家、服務于人民,只有把藝術融入國家發(fā)展和民族振興事業(yè)中才有意義和價值。這樣學生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讓學生從骨子里接受“兩課”傳遞的時代要求。
總之,藝術生的“兩課”是可以開設好的,也是必須開設好的。而如何開設好藝術生“兩課”,這需要任課教師不斷在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上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王君.藝術院校“兩課”教學創(chuàng)新初探[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9(10).
[2]洪曉楠,楊慧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廖勇.關于藝術院?!皟烧n”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考[J].音樂探索,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