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麗珍
(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福建 泉州 362000)
高校管理模式“去行政化”問題探究
康麗珍
(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福建 泉州 362000)
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是目前所有高校存在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這種管理體制主導著高校人力資源的分配、教學、學術、干部選拔、基建、財務大權,制約了高校辦學自主權及健康發(fā)展。本文分析了高?!叭バ姓钡谋尘埃x了“去行政化”的含義,指出高校“去行政化”存在的重重困難,提出高校“去行政化”的實施路徑。
高校;去行政化;含義;困難;路徑
我國現(xiàn)行的大學制度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高校在建構和管理機制上實行的是行政體制,這種管理體制具有濃厚的“官僚”傾向。大學隸屬于政府,國家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其辦學主體,他們對高校的干部任命、經費分配,甚至學術、科研活動具有決定權。高校內部實行官僚科層制,我國大學的內部管理模式事實上是政府對大學的行政領導和管理的模式,他們依靠行政權力、行政手段,管理教育和學術行為。大學管理體制的行政化,導致了教育的腐敗、破壞了學術氛圍、敗壞了高校風氣,也被很多學者認為是造成“錢學森之問”的主因。
上世紀90年代開始便有學者紛紛探索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高?!叭バ姓钡暮袈曉絹碓礁摺?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有提到要逐步分階段的取消教育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溫家寶總理也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到必須改變教育的行政化傾向,同時國內著名大學校長、知名專家學者對此紛紛發(fā)表見解?!叭バ姓背蔀榻窈蟠髮W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關鍵因素。
高校的行政化主要指的是政府對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及高校內部學術與行政管理之間權力的錯位與紊亂。首先,政府沒有把對高校的管理模式與對其他事業(yè)單位、企業(yè)的管理模式區(qū)別對待,學校喪失了辦學自主權;其次,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構架存有問題,學校領導沒有很好的衡量行政管理權力與學術權力,導致二者失衡,甚至學術權慢慢被行政管理權吞噬。
高?!叭バ姓辈⒉皇且晃兜厝コ姓墓芾?,一所高校之所以得以正常運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與經營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所講的“去行政化”就是在于呼吁實行政校分開,政府對高校的管理模式與其他單位的管理模式加以區(qū)別對待,不能將高校作為一個行政單位來管理,而應作為一個學術及教學機構來管理,避免在高校中出現(xiàn)行政權力泛化的畸形現(xiàn)象,讓高校掌握自主辦學權,并根據(jù)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辦學;同時,呼吁高校應出臺一些相關文件規(guī)定,規(guī)范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關系,在基本平衡的基礎上使學術權略高于行政權。
(一)高校管理長期依附于政府,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高?!叭バ姓本褪且笳c高校重新定位各自的權力職能范圍,然而要重新定位兩者之前的關系存在著巨大的困難,首先,中國長期以來就存有以“禮治”來劃分“等級”的傳統(tǒng)管理模式,科舉制更是強化了民眾階級、等級的意識,政府的管理模式在高校內部延伸,政府對高校的控制管理一直站著上風位置。其次,改革道路是存有風險及不確定因素,而現(xiàn)有穩(wěn)定的制度、政策會嚴重影響到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積極性,因此,高?!叭バ姓备母锶粝氤晒?,需要有較為完善的體制、制度保障及較為成熟的改革舉措。
(二)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的利益格局較難打破
“去行政化”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員造成的影響最直接,“去行政化”改革將受到強大的阻力和抗議。一方面“去行政化”后,原本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政治仕途”將被切斷,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將有可能降低,甚至會引來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對,另一方面“去行政化”后的高校管理難度增加,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想把高校管理好的強度和難度將提高。
(三)大部分學術研究者、教學人員關注度不足
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理念已根深蒂固于大部分學術研究者、教學人員心中,這樣的理念已然成為他們固定思維,變成了他們一種行為及工作習慣。在商業(yè)化這個潮流對高校文化的侵蝕中,很大部分學術研究者、教學人員都選擇在沒有損害到自身個體利益下,明哲保身、默不作聲,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哪怕真有侵害到他們利益,也很少人起來與行政管理權力抗衡,這無形中增加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難度。
(一)轉變政府職能,改變政府對高校的管理理念,弱化政府對高校的控制力
首先,政府要改變單一的管理模式,明確對高校的管理職責范圍,減少對高校的行政命令,充分考慮到高校辦學的自主權,轉變高校的行政隸屬關系,變“命令”為“監(jiān)督管理”,變“控權”為“服務型”,對高校內部的行政事務干預轉向為政策性指導及目標管理等較為宏觀的調控上,并制定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讓高校教育管理有法可循,真正實行政校分開,一改政府獨裁局面。其次,高校也應改變以往對政府政策、政令、指示的依賴性,對學校自身發(fā)展大局要有一個全局把控,并以國家大政方針為指導,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有創(chuàng)新性地自主辦學。
(二)建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yè)化管理制度
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將會對行政管理人員,尤其是有行政職務的管理人員帶來很大的沖擊,降低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高??稍谠新毞Q的基礎上即調研員、副調研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實習員,平行設立新的評聘職稱系列,即管理職稱如管理員、副管理員、助理管理員、普通管理員,通過出臺一些政策文件規(guī)范管理職稱評聘的條件,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yè)、職業(yè)化素質將決定他們能勝任哪個級別的管理崗位。這就有助于高校建立一支專業(yè)化的管理人員隊伍,既不占用教師或原有行政職稱評聘指數(shù),也不再需要通過干部任命選拔的方式任命,不僅減少了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的色彩,而且能鼓動人心,確保高校行政管理隊伍整體的質量。
(三)合理調整分配行政權、學術權及教學權,行政權讓位于學術權及教學權
教學及學術在高校中應是占據(jù)最核心的位置,這也是高等學府區(qū)別于其他企事業(yè)單位的一個明顯標志。然而在商業(yè)化及功利化大潮的沖擊下,高校行政管理的行政化也受到了強化,這使得高校不再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內部管理主線就是以行政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學術權及教學權遭到了削弱,高校也就喪失了其基本的人文精神風貌,喪失了原本的靈魂,失去了原本純真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育模式,淪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附屬品。因此,必須調整學術與行政的關系,約束行政權,讓學術權高于行政權,讓有學術能力的人及對學校教學建設方面有獨特及創(chuàng)新方法的學者有更多的話語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術研究者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取得教書育人的效果,也能讓高校擺脫官僚化的氣息,讓大學真正回歸到教學與學術的氛圍中。
(四)高校領導的任免可通過民主、公開招聘的遴選方式選拔
政府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對高校校領導的任免,將強化高校管理的行政化與“官本位”的管理意識,使得學校更依賴于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高校校領導應通過公開規(guī)范的選拔,并經考評,挑選出能勝任這一職務的教育專家,只有這樣才能選拔和培養(yǎng)出高水平校領導,讓高校有了當家做主的權力,彰顯了民主意愿,消減官僚化在高校管理的滲透,推動高校往建設一流水平的方向發(fā)展。當然,高校校領導也應讓自己往職業(yè)化方向發(fā)展,不僅要有管理方面的培訓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外,還應盡量不再兼任教學、學術或與自身原業(yè)務有關的工作,避免因工作交叉影響高校管理工作。
(五)政府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
政府應重視高等教育,加大對其投入力度,如可以加大對高校辦學經費的投入、提高教職工的福利待遇、提高生均經費撥款幅度、加大專項經費撥款及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服務于高校,讓高校有著比較穩(wěn)定的外部支撐力量。
通過轉變政府職能,讓高校有自主辦學權是高?!叭バ姓备母锏氖滓蝿眨挥邪颜芽馗咝嗬木置媾まD為高校自主的局面時,高校再通過改革自身內部的管理模式,“去行政化”才能起到一定成效。然而,高?!叭バ姓钡母母锶沃氐肋h,他牽涉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他有賴于政府的體制改革,有賴于各項措施的配套跟進,有賴于高校自身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有賴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及學術、教學人員意識的覺醒。這就需要政府的努力、學校的努力、教職工的努力及社會人士的支持,從改革試點出發(fā),一點點慢慢轉變,只要政府能放權、高校敢于自主、職工敢于改變傳統(tǒng)管理模式及觀念,落實各方面措施,相信我國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想法是可以實現(xiàn)的。
[1]王長樂.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大學行政化[J].大學教育科學,2005(6).
[2]張建林.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找準平衡點[J].學習月刊,2009(11,上).
[3]康健.大學去行政化難在哪兒?[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3).
[4]楊海濤,李丹.芻議高校行政化與去行政化問題[J].西南科學大學高教研究,2012(6).
[5]唐新平.大學行政化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3(5).
[6]李厚剛.李延華.淺談我國內地部分高校的行政化[J].學習月刊,2006(12).
[7]鐘秉林.關于大學“去行政化”幾個重要問題的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0(9).
G058
A
1673-9884(2016)07-0016-03
2016-06-01
康麗珍(1984-),女,福建泉州人,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