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收治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非種植支抗治療,實驗組患者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癥狀發(fā)生情況與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88%,對照組為55.88%,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91.18%,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口腔正畸治療中應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能夠減少患者不練癥狀發(fā)生情況,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口腔正畸;微型種植體支抗;非種植體支抗
牙齒畸形是人們口腔比較常見的問題,采用口腔正畸能夠良好的改善牙齒畸形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牙齒的健康,且能夠維持牙齒的整齊與美觀。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是現(xiàn)今口腔正畸中一種重要的治療技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收治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4例。對照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16~33歲,平均年齡(23.36±3.62)歲。實驗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17~34歲,平均年齡(24.05±3.9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非種植體支抗治療。對照組所有患者首先均采用在口腔外部進行外弓支抗的處理方法。該口腔外弓需要在治療期間進行佩戴,時間為8~12h/d。
1.2.2實驗組患者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實驗組所有患者首先均需要進行恰當?shù)目谇磺謇?,保持口腔清潔。其后按照標準要求將微型種植體支抗植入患者的空腔內(nèi)部。再次,對微型鈦釘進行科學的加固處理,以患者能夠承受的壓力值為標準,固定在50~300g之間。最后,將所有微型鈦釘全部取出。
1.3療效判定 患者磨牙的位移狀況完全得到改善,上中切牙傾角以及凸距發(fā)生較為良好的減少狀況,不存在不適應現(xiàn)象為顯效;患者的磨牙位移狀況基本得到改善,上中切牙傾角以及凸距發(fā)生部分較少的狀況,不存在不適應現(xiàn)象為有效;患者的磨牙位移以及上中切牙傾角和凸距均未發(fā)生好轉,甚至加重,出現(xiàn)明顯的不適應狀況為無效。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數(shù)(n)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癥狀比較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治療后不良癥狀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34例患者中,患有口腔炎癥的患者為0(0.00)例,患有軟組織輕度水腫的患者為1(2.94)例,出現(xiàn)不適感的患者為1(2.94)例,發(fā)生不良狀況的患者共為2例,即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的不良癥狀發(fā)生率為5.88%。對照組34例患者中,患有口腔炎癥的患者為2(5.88)例,患有軟組織輕度水腫的患者為9(26.47)例,出現(xiàn)不適感的患者為8(23.53)例,發(fā)生不良狀況的患者共為19例,即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的不良癥狀發(fā)生率為55.88%。由此可見,實驗組患者不良癥狀發(fā)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34例患者中,臨床治療為顯效的患者共23(67.65)例,臨床治療為有效的患者共11(32.35)例,臨床治療為無效的患者共0(0.00)例,治療總有效人數(shù)為3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34例患者中,臨床治療為顯效的患者共16(47.06)例,臨床治療為有效的患者共15(44.12)例,臨床治療為無效的患者共3(8.82)例,治療總有效人數(shù)為3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1.18%。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牙齒畸形主要是指人在生長發(fā)育中,由于先天的遺傳因素或者后天的環(huán)境因素等造成顱面、牙齒、頜骨發(fā)生畸形現(xiàn)象。例如,牙齒排列不齊、下巴前翹、上牙前突、嘴巴歪斜等。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患有牙齒畸形的患者,其咀嚼功能會相對降低,因而其胃腸的負擔逐漸加重,長期情況下便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者胃腸疾病[1]。同時,患者的牙頜畸形會引起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誘發(fā)腎炎、心肌炎等疾病[2]。
近年來,在臨床口腔正畸治療技術的不斷與研究下,出現(xiàn)了一種種植體支抗,長度大約在5~10mm左右,因其形態(tài)較為小巧而被稱為微型種植體支抗。該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整體體積和占用面積均比較小,治療中植入過程比較便捷,且支抗強度能夠自如調(diào)整。口腔治療應用微型種植體的過程中,其與非種植體支抗相比較而言,具有較為獨特的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xiàn)在患者并不會出現(xiàn)過多的異樣感。同時,微型種植體能夠對植入的部位進行比較靈活的選擇,因而治療醫(yī)師能夠對患者口腔內(nèi)的神經(jīng)和血管等比較重要且敏感的部位進行有效的避開處理。經(jīng)過大量臨床結果顯示,在口腔正畸治療中,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成功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避免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具有顯著的療效[3]。另一方面,微型種植體支抗在植入的過程中,并不需要患者提供較大的合作度,治療比較簡便,治療時間比較短,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微型種植體抗體進行口腔正畸治療的實驗組患者,其不良癥狀發(fā)生情況、臨床治療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口腔正畸治療中應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能夠減少患者不練癥狀發(fā)生情況,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邢楠.正畸支抗用微種植釘損傷牙根和牙周組織分析[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5,11(04):77-79.
[2]劉效文,黃敏,趙悅.微種植支抗壓低犬前牙過程中牙周組織基質金屬蛋白酶-2的表達變化[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5,20(04):444-446.
[3]張義旋,王磊,云璐.微型種植體支抗應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及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07(22):156.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