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重建手術的若干臨床問題。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為期1~6年的術后隨訪,記錄患術后出現(xiàn)的問題,并對癥進行處理。結(jié)果 在隨訪過程中患者死亡2例,存活8例,患者平均尿流率為12~15ml/s,其中4例患者殘余尿量為50~150ml,1例患者殘余尿量在50ml以下。結(jié)論 患者行膀胱重建手術后,應積極對術后出現(xiàn)的問題對癥處理,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關鍵詞:膀胱;重建術;臨床;問題
本文旨在探究膀胱重建手術的若干臨床問題以及患者術后疾病的發(fā)展狀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意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膀胱重建術,包括9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29~76歲,平均年齡(52.8±2.6)歲。
1.2方法 對患者行膀胱再生術,4例患者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6例患者保留膀胱頸部與部分三角區(qū)。將輸尿管導管從尿道或腹壁內(nèi)引出,將水囊支架的引流管放置于原膀胱處,將引流側(cè)孔朝向腹側(cè)。手術完成后的10~12d[1]將輸尿管導管拔除,術后的14d[2]將水囊支架管拔除。
1.3觀察指標 手術完成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6年的術后隨訪,記錄患者的平均尿流率以及是否出現(xiàn)上尿路感染、腹壁尿瘺、尿失禁等情況[3]。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中,以95%作為可信區(qū),錄入過程中確保真實客觀,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在隨訪過程中患者死亡2例,存活8例,患者平均尿流率為12~15ml/s,其中4例患者殘余尿量為50~150ml,1例患者殘余尿量在50ml以下。
3 討論
膀胱再生的主要治療機理包括新生膀胱充盈、排空后致移行上皮與少量平滑肌細胞再生,使得新生膀胱具備排尿、貯尿等功能[4-5]。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進行為期6~12個月的術后隨訪,并對患者行膀胱鏡檢查、活檢等,發(fā)現(xiàn)移行上皮并沒有對創(chuàng)面完全覆蓋,其中4例患者中殘余尿量為50~150ml,1例患者殘余尿量在50ml以下,即這5例患者再生不夠理想。
發(fā)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原膀胱感染情況未完全控制;拔管后患者殘余尿量較多或者術后患者引流不暢;恥骨、腹壁肌肉與腹膜反折部位粘連不緊密,使得患者尿液容易滲入腹壁與腹膜肌肉之間;患有低蛋白血癥等[6]。
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做好細菌培養(yǎng)工作,使用抗生素治療時選用敏感性較高的抗生素,保持無菌操作,防止出現(xiàn)交叉感染等情況[7]。手術完成后為了防止支架管側(cè)孔被血塊阻塞,應防止血塊滑入患者尿道,拔除導管后應反復引流殘余尿量,并及時糾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癥,從而加強機體抵抗力,可有效防止尿路感染事件的發(fā)生。
根治性膀胱切除手術范圍包括前列腺、全膀胱、尿道、輸尿管下端等部位,并行淋巴組織清掃,然而給予膀胱再生手術時較難達到上述要求,再生膀胱壁指的是腹膜或者纖維囊,對于復發(fā)腫瘤而言,可以直接將其浸潤,并轉(zhuǎn)移至盆腔、遠處器官等[8-12]。
膀胱再生手術中的輸尿管下端的乳頭若成形過松或者成形過緊均可造成返流、狹窄等情況。因此,在此類手術治療過程中,即使乳頭松緊適度,也僅僅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阻止返流現(xiàn)象。若患者伴有輸尿管狹窄或輸尿管返流等癥狀,應及時對該類患者進行尿流改道,以防發(fā)生上尿路感染或者腎積水等不良情況,保護患者腎功能。
參考文獻:
[1]王振顯,蔡文清,龐國勛,等.人脫細胞羊膜負載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構(gòu)建組織工程膀胱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207-210.
[2]王強,邢念增,陳宇東,等.膀胱肌瓣代輸尿管術治療全程輸尿管缺損(附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山東醫(yī)藥,2014,54(5):90-92,109.
[3]武富明,牛浩,李江濤,等.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原性膀胱的臨床研究[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3,23(11):961-965.
[4]潘東亮,劉魯東,管德林,等.回腸原位新膀胱術在70歲以上男性肌層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雜志,2010,20(11):853-856.
[5]秦江,趙亞杰,石秀秀,等.不同時期針刺介入對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5,35(2):132-136.
[6]劉鋒,王帥,祁小龍,等.完全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腸新膀胱術19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4):270-275.
[7]黃韜,龍兆麟,吳世皓,等.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腸新膀胱術后尿流動力學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1):1840-1842.
[8]韓麗英,高虹霞,王強,等.人工合成補片在全盆底重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6-8.
[9]Maki,Mukawa,Tadashi,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familial juvenile cases of moyamoya disease:analysi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a single institute over a 28-year period[J].Journal of neurosurgery[J].Pediatrics,2013,12(2):175-180.
[10]J L,Stanley,C C,Cheung,C F,Rueda-Clausen,S,Sankaralingam,P N,Baker,Sandra T,Davidge.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maternal artery function[J].Reproductive sciences(Thousand Oaks,Calif.),2011,18(4):342-352.
[11]Tariq,Parray,Timothy W,Martin,Saif,Siddiqui.Moyamoya disease:a review of the disease and anesthetic management[J].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anesthesiology,2011,23(2):100-109.
[12]Jeffrey,Tenney,Laurie H,Johnson.Moyamoya disease in an 8-year-old boy presenting with weakness[J].Pediatric emergency care,2009,25(5):336-338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