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代謝綜合征(MS)患者部分代謝指標的影響。方法 本研究用隨機、對照、單盲的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及出院隨訪的代謝綜合征(MS)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干預組在一般護理基礎(chǔ)上給予針對性的綜合護理1年。分析綜合護理前后患者血糖,血壓,血脂,體重指數(shù)等指標的差異。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結(jié)果 綜合護理前后患者血糖,血壓,血脂,體重指數(shù)等指標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jié)論 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對改善代謝綜合征(MS)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代謝綜合征;護理;代謝指標
代謝綜合征是一組與增加發(fā)生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及2型糖尿病危險有關(guān)的臨床綜合征。它以多種代謝性和心血管危險因素在同一個體集合為特征。這些代謝異常因素有:肥胖,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高血壓,胰島素抵抗或葡萄糖不耐受,全身性血栓前狀態(tài)以及全身性促炎癥狀態(tài)(高C反應蛋白水平)[1]。應用綜合治療和護理的方法對于控制患者體重,血脂,血壓和血糖等指標,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分析綜合護理前后患者體重,血脂,血壓和血糖等指標的差異性,切實可行,從而進一步明確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對于改善MS病情具有有效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用隨機、對照、單盲的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的MS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齡(62±18)歲。排除對象:單純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患者。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采用2004年中國糖尿病學會提出的定義(簡稱2004年CDS建議)。具備以下三項或更多者診斷為代謝綜合征。①BMI≥25kg/m2;②血TG≥1.70mmol/L(150mg/d1);③血HDL-C男<0.91mmol/L(35mg/d1),女<1.01mmol/L(39mg/d1);④血壓≥ l40/90mmHg;⑤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1),或糖負荷2h血糖≥7.8mmol/L (140mg/d1)或有糖尿病史[2]。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42例,對照組42例,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干預組在一般護理基礎(chǔ)上給予針對性的綜合護理。
1.2方法
1.2.1綜合護理干預 飲食護理:控制總熱量,糖尿病患者應制訂總熱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的量。減少鈉鹽的攝入,食鹽量以不超過6g/d為宜。增加膳食纖維。適量運動:有效的鍛煉可減輕IGT,鍛煉內(nèi)容要根據(jù)患者身體條件制定。長期堅持適量運動,具有良好的減肥作用,還可增加胰島素受體數(shù)目,改善胰島素抵抗,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鍛煉強度要適宜??刂企w重和減少腹部脂肪沉積:合并體重超重和肥胖的胰島素抵抗患者應考慮減脂、減少體重,這樣會給人們帶來極大好處。一般通過節(jié)制飲食,增加運動和修正不良行為來實現(xiàn)。藥物指導:對治療中所應用的降壓、降脂、降血糖等藥物要嚴格遵守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讓患者了解藥物的作用及毒副反應,觀察用藥后的反應。病情觀察: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糖、血壓、血脂、糖化血紅蛋白、體重等指標,嚴密觀察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心理護理:評估患者對疾病的反應,有無焦慮、悲觀失望、消極情緒,宜指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關(guān)心及理解患者,減輕其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及健康的心態(tài)??刂蒲獕海焊哐獕夯颊邞〞r監(jiān)測血壓,教會患者及家屬自測血壓,定時服藥。
1.2.2指標測定 分別測定綜合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體重指數(shù)(BMI)、收縮(SBP)、舒張壓(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C(HDL-C)、空腹血糖(FPG)。
1.3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3.0軟件包。所有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以P<0.05判定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jié)果
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前以及對照組干預前后各指標沒有統(tǒng)計學差別,干預組干預前后各指標有統(tǒng)計學差別(aP<0.05),見表1。
3討論
MS是個綜合性的疾病,與諸多因素有關(guān),并且造成眾多靶器官的損害?;顒訙p少、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生活和工作壓力大等因素是導致肥胖、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癥人數(shù)增加的重要原因素[3]。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發(fā)生率在不吸煙者中為8%,在吸煙者中為19%,程度亦明顯重于不吸煙者[4]。許多的研究均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MS的患病率增加,老年人群是MS的高危人群,其MS的患病率明顯高于普通的成年人群[5]。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體重,血壓,血脂,血糖有較大的影響。
本研究探討了綜合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體重指數(shù)(BMI)、收縮(SBP)、舒張壓(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C(HDL-C)、空腹血糖(FPG)的差別,結(jié)果顯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的不足在于臨床研究中有眾多的混雜因素,容易導致各種偏倚,進一步的優(yōu)化設(shè)計可以減少偏倚的發(fā)生。下一步的計劃是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對于更多危險因素及靶器官損害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灝珠,何梅先.實用心臟病學[M].第四版.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7,9:1305-1306.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xié)作組.中華醫(yī)學會耱尿病分會關(guān)于代謝綜合征的建議[M].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156-161.
[3]青島市糖尿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組.青島市湛山社區(qū)20~74歲人群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177-181.
[4]仝春蘭,許翠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的治療及護理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3B):73-74.
[5]胡曉抒,郭志榮,武鳴,等.體重指數(shù)、腰圍與代謝性健康風險的關(guān)系[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12):967-97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