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凈化治療需要血液凈化護理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比較兩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差別。結果 在進行心理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CL-90相當,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心理護理后,觀察組的SCL-90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心理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血液凈化;應用
血液凈化技術是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的重要手段,該技術也被應用于藥物和毒物中毒患者的解救,它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質量[1]。然而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病程長、預后不良且由于長期患病導致的經濟能力、家庭角色和社會地位的轉變等,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忍受著疾病本身和心理因素的雙重折磨[2-3]。在對血液凈化患者進行護理時,不僅要延長患者的生命,還要對其心理問題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凈化治療需要血液凈化護理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24~77歲,平均年齡(45.1±16.7)歲,其中急性腎衰竭18例,慢性腎衰竭48例,急性中毒14例。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颊邔Ρ狙芯恐橥?。
1.2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血液凈化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指導。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體操作為:①成立護理小組,與患者進行交談,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干預;②對患者進行血液凈化知識的普及,使其了解到自身病情的進展,針對不同的原發(fā)病,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療和護理,并告知患者遵醫(yī)囑按時血液凈化,可以長期生存,幫患者樹立信心;③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使患者的到來自家庭的愛護和體諒,緩解患者的悲觀情緒;④由于血液凈化治療周期長,費用高,應在治療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盡可能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其焦慮情緒。
1.3評價指標 根據癥狀自評表(SCL-90)評價患者心理癥狀的嚴重程度。SCL-90評分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精神疾病及其他方面,每個問題分為0~4五個等級(0為無,4為嚴重),按照國家常模結果,總分超過70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數超過2分,即可考慮為陽性[4]。
1.4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為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為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進行心理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CL-90相當,P>0.05(見表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心理護理后,觀察組的SCL-90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結論
在新的醫(yī)療模式下,護理工作逐漸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患者為中心,以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恢復健康為目標的整體護理模式。心理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血液凈化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其焦慮抑郁程度,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謝淑娟.血液凈化患者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1,28:16-17.
[2]蔣明月.對血液凈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12:316.
[3]張平.血液凈化患者常見心理問題的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3:90-91.
[4]李淑娟.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35:228-22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