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具有右半平面(RHP)零點的高階過程對象,內??刂破鞑荒馨匆话愕囊浑A加純滯后過程的控制器設計方法,簡單地對對象模型求逆加濾波的方法來設計,還必須考慮到求逆后的右半平面轉化為不穩(wěn)定極點的問題。本文采用基于ISE優(yōu)化標準的有效方法對高階濾波器的單參數(shù)進行整定。
【關鍵詞】內??刂? ISE優(yōu)化標準
【中圖分類號】TN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2-0022-03
內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簡稱IMC)是一種基于過程數(shù)學模型進行控制器設計的新型控制策略。其設計簡單、控制性能好且在系統(tǒng)分析方面有優(yōu)越性,因而內模控制器不僅是一種實用的先進控制算法,而且是研究控制等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常規(guī)控制系統(tǒng)設計水平的有力工具。
一 內??刂频幕驹?/p>
1982年,Carcia和Morari提出的內??刂评碚撌窃谙到y(tǒng)中引入了內部模型,使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容易。IMC作為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控制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設計直觀方便,且調整方針明確,特別是對于魯棒性及抗擾性的改善和大時滯系統(tǒng)的控制,效果尤為顯著。因此自其產生以來,不僅在慢響應的過程控制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快響應的電機控制中也得到比傳統(tǒng)PID控制更優(yōu)的性能。
1.內模控制的結構
基本的內??刂破鹘Y構如圖1所示。
由于該結構除了有控制器C(s)以外,還包含了過程模型G(s),內??刂埔虼硕妹?。這種簡單的IMC結構被推廣到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tǒng)和非線性過程,為內??刂频於藞詫嵉幕A。這樣,通過過程動態(tài)模型的求逆來設計控制器的思想實現(xiàn)了工程化。
把C(s)和G(s)合并在一起,構成內環(huán)反饋控制器,有:
""""""""""""""(1)
對圖1的輸入輸出關系可以表達為:
(2)
(3)
將式(1)代入式(2)和式(3)中,整理后得系統(tǒng)的閉環(huán)響應:
(4)
由圖1知,其反饋信號為:
(5)
如果模型準確,即,且沒有外界擾動,即d(s)=0,則模型的輸入與過程的輸出y相等,此時反饋信號為零。這樣,在模型不確定性和無未知輸入的條件下,內模控制系統(tǒng)具有開環(huán)結構。這就清楚地表明,對開環(huán)的過程式而言,反饋的目的是克服過程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如果過程和過程輸入都完全清楚,只需要前饋(開環(huán))控制,而不需要反饋(閉環(huán))控制。在工業(yè)過程控制中,克服擾動是控制系統(tǒng)的主要任務,而模型的不確定性也是難免的。此時,在圖1所示的IMC結構中,反饋信號就反映了過程模型的不確定性和擾動的影響,從而構成了閉環(huán)控制結構。
2.內模控制的主要性質
第一,對偶穩(wěn)定性。假設模型是準確的,即,則IMC系統(tǒng)內部穩(wěn)定的充要條件是過程G(s)與控制器C(s)都是穩(wěn)定的。
第二,理想控制器特性。當過程G(s)穩(wěn)定,且模型準確,即時,若設計控制器使之滿足且模型的逆存在并可以實現(xiàn)時,由式
(4)可得:
第三,控制器設計。與式(1)相對應,對于圖1中的內??刂破鳎校?/p>
(6)
內??刂破髟O計分為兩步進行。
步驟1,過程模型的分解。
分解成兩項:
(7)
此處,是一個全通濾波器傳遞函數(shù),包含了所有時滯和右半平面零點。是具有最小相位特征的傳遞函數(shù)。
步驟2,IMC控制器設計。
在設計IMC控制器時,需在最小相位的上增加濾波器,以確保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魯棒性。定義控制器為:
""""""""""""""""""""(8)
""""(9)
式中,f(s)為低通濾波器,選擇f(s)的目的之一是使GC(s)變?yōu)橛欣怼?em>α為濾波參數(shù),是內??刂破鲀H有的設計參數(shù)。
二 高階過程的內??刂破鞯脑O計
具有右半平面(RHP)零點的高階過程。
將針對簡單一階加純滯后過程的內模控制器的設計方法推廣到如下形式的高階過程:
(10)
此處N(s)和D(s)為s的多項式。當式(10)的N(s)項中包含形為(-Ts+1)或更高階的含右半平面零點的多項式時,N(s)的逆是不穩(wěn)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內??刂破鞑荒馨春唵蔚囊浑A加純滯后的設計方法即用式(8)所給出的開式構造。對這種過程設計IMC控制器,使積分平方誤差(ISE)優(yōu)化的有效方法是對包含左半平面零點的部分模型求逆,并在右半平面零點的關于虛軸的鏡像映射處增加極點。以下是含右半平面零點的高階過程作設計方法的研究實例:
(11)
其內??刂频膬?yōu)化控制器為:
""(12)
系統(tǒng)的Simulink的仿真圖如下:
由式(11)可以看出,系統(tǒng)是含有奇數(shù)個右半面零點的過程,這時過程對階躍的初始響應與其響應的最終穩(wěn)態(tài)具有相反向,過程表現(xiàn)出逆響應的特性。
圖3反映出了當控制器的ε參數(shù)分別為0.2、0.5、1時的系統(tǒng)響應。
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出,ε為0.2的ISE值最小,其響應速度也是最快,但同時初始超調也是最大,以比ε為0.5的初始超調量大0.2的代價換得了大約0.7秒的響應速度,對大時滯的過程來說效果仍是非常理想。所以基于ISE優(yōu)化標準的控制器設計最適合用于大時滯的過程控制中,能有效地加快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
三 結論
文中對高階含零點過程進行了內??刂破鞯脑O計,基于ISE優(yōu)化標準對濾波參數(shù)進行選取,有效地加快了大時滯過程的響應時間,并通過MATLAB的仿真觀測到顯著的效果,對大時滯過程有著良好的控制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倩、金秀章.時變參數(shù)對象的多模型內??刂频难芯縖J].儀器儀表與分析檢測,2009(4):20~24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