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體育教學得到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作為體育教師,也要順應改革,組織好體育教學,以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的作用。但從目前來看,大多教師都沒有找出高效組織體育教學的基本途徑,教學時隨意性較強,因而效果不高?;诖耍疚臄M從最基本的體育課組織教學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如何展開體育教學,以期推動課堂教學進步。
【關鍵詞】小學體育 組織教學 基本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228-01
大多體育課都是在室外完成,因而也受一些干擾,如天氣、場地、設施等等。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想組織好體育教學,必須考慮一系列的因素,其中包括學生的因素、教學方法的因素等等。雖然素質教育已經達到深入階段,但仍然有部分教師并未高度重視體育教學,因而對于組織教學也較為散漫,并無太大針對性,因而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也不高。為此,教師要改變觀點,合理組織體育教學,以在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從體育課特點出發(fā),高效組織教學
體育課不同于常規(guī)的語文、數學等課程,它主要是通過讓學生進行各種體育練習,達到一定的鍛煉和發(fā)展目的。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必須抓好體育課堂常規(guī)的教學。在教學中,抓好常規(guī)非常重要。只有抓好常規(guī),學生才能真正嚴格按照課堂教學組織紀律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教師可以從最基本的整隊集合做起。針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任命體育委員負責課堂的整隊集合工作,以確保教師能夠順利實施教學。其次,由于體育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生進行各項練習,因而對于服裝也有一定的要求。平時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穿著大方得體,以運動服裝為主,養(yǎng)成良好的精神面貌狀態(tài),參與體育課堂練習。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在課前準備好教學時所需的體育器材,并且按照需要布置場地。通過反復的訓練、要求,學生很快會自覺完成這些,充分保證教師高校組織課堂教學。此外,體育課各階段的教學也尤為重要。依據體育課特點,其大致可以分為: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階段。但由于小學生是較為特殊的教育對象,注意力、情緒等方面都會有變化,每一個階段融入課堂的程度也會不同。因此,在組織教學時,教師還必須應對變化。如開始階段,要以趣味活動激趣,吸引學生參與進來;準備階段,以放松形式的準備活動為主;基本階段,要注重結合學生的興趣精講,多樣練習;結束階段,調節(jié)情緒,放松練習。只有真正抓住體育課的特點,并深入分析小學生這一教育對象,教師才能真正做到高效組織教學。
二、從教材特點出發(fā),高效組織教學
教材的編寫都是經過多個專家審核的,因而具有科學性。在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也需要從教材的特點出發(fā),從而充分用好教材。當然,教材是死的,而教師的思維是靈活的,因而運用時也應該注意整合、注意變化。有時,教材中的某一內容,會安排不同的課時,而每一個課時的要求與教學目標都不一樣,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如:在教學小學體育《跳躍》這一內容時,不同的課時有不同的要求。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多個方向的跳躍;第二個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跳躍方法,如直跑屈腿跳、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等;第三課時讓學生掌握雙腳夾球跳。對于不同的課時,教師要注意運用不同的、新鮮的練習方式,以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練習,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當然,小學體育教材囊括的內容很多,分為田徑類的、球類的、體操類的等等,每一板塊的內容都有差異,都各有特點。因此,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要依據不同內容的不同特點,進行差異教學。當然,教師還要深入了解教材,不能一味按照里邊的安排進行教學,教師還需要對教材進行重組,使之更加合理,更符合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融入一定的體育活動,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吸收對應的體育知識,并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所在。
三、從學生特點出發(fā),高效組織教學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具有很多特點,主要表現為:好動、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歡競爭等等。這些特點,既能阻礙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但也能為教師所用,促進教師高效組織教學。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順應學生的特點,高效展開教學。首先,教師要做到合理組織和安排課堂教學。一般而言,學生對于新授課都會充滿著期待。這也就意味著在體育教學的前半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基本都能集中在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這一時間段,進行授課。當然,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如:在教學“跑步”內容時,教師可以穿插一些情景游戲,如“抗洪救災”、“傳遞情報”等等。對于新鮮的體育學習形式,學生肯定充滿活力,積極參與,因而學習效果也會倍增。課堂的后半部分,學生很可能會松散下來,此時,教師可以增設學生感興趣的趣味活動,調和課堂氛圍。其次,在組織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與學生進行非語言交流。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肢體語言、眼神、手勢等,組織教學。如:當有學生開小差時,教師不能立即利用語言批判,而可以采用眼神交流形式,引導學生重新融入體育課堂。當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表現突出時,教師可以豎起大拇指,鼓勵學生;當有學生在體育練習氣餒時,教師則可以溫柔地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勇往直前,一定會有所突破。只有多從學生特點出發(fā),組織體育教學,教學效果才會更突出。
總之,作為新課改下的一線體育教師,必須深入研究體育課的特點,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高效組織課堂基本教學,從而促進教學進步,學生發(fā)展。此外,教師還必須挖掘出更多的特點,優(yōu)化體育教學,實現更大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呂春香.淺談如何有效組織好小學體育課堂教學[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8) .
[2] 張芳.談上好小學體育課的幾點體會[J]. 中國校外教育, 2012(10).
[3] 陳明進.小學體育課組織教學的基本途徑[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