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曄潔
成本會計核算難點研究
□文/李曄潔
(安徽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安徽·合肥)
[提要]要想學好成本會計這門功課,就必須掌握成本核算的理論知識,了解不同企業(yè)生產工藝及企業(yè)管理特點,把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對于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教學中的難點突破的行動研究,可以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增加他們對成本會計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成本會計;核算;難點突破
收錄日期:2015年4月22日
要想學好成本會計這門功課,就必須掌握成本核算的理論知識,了解不同企業(yè)生產工藝及企業(yè)管理特點,把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相對于本科相同專業(yè)的生源來說,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的學業(yè)素質差,他們在學習成本會計這門課時,往往有較大的畏難情緒。通常分不清楚哪些方法是材料費核算時采用,哪些方法是輔助生產費用核算時采用,哪些方法又是制造費用核算所采用。出現(xiàn)課堂上聽講基本能領會,下課后做實務練習就錯的現(xiàn)象。為此,作為高職院校從事成本會計教學的教師,筆者認為除了在平時的教學中向學生講解如何充分了解成本核算體系,強調將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同成本核算的業(yè)務流程緊密結合外,更要從學習方法上和途徑中尋找簡單有趣且快捷的方法。這里,就以輔助生產費用方法之一交叉相互分配法和生產費用在在產品和完工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之一大約相當完工產量比例法來進行研究。
按照現(xiàn)行的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的要求,交互分配法是輔助費用的分配方法中的重要知識點,同時也是較難掌握的知識點。高職學生很少有充分理解和掌握這一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大部分同學一知半解,有的同學干脆放棄這一方法的學習。下面用七言律詩的形式進行了如下總結:
交互分配法(七律)
交互“比率”求輔費
增減輔費待外分
待外分配“再比率”
有了“再比”各自乘
舉例:某制造類公司有輔助一車間和輔助二車間共兩個輔助車間,本月輔助一車間和輔助二車間分別發(fā)生費用540,000元和360,000元。其勞務提供情況如表一。該公司設置“生產和一般耗用”成本項目,生產M、N兩種產品,M產品定額工時為240,000小時,N產品定額工時為1,300,000小時,輔助生產車間的工作量按工時比例分配。(表1)
根據(jù)上面的七言律詩進行這樣的計算步驟:
(一)交互“比率”求輔費
交互分配的輔助一車間費用分配率=540000/2700000=0.2(元/度)
輔助二車間應分配輔助一車間的電費=700000*0.2= 140000(元)
交互分配的輔助二車間費用分配率=360000/120000=3(元/度)
輔助一車間應分配輔助二車間的費用=20000×3=60000(元)
(二)增減輔費待外分
輔助一車間對外待分配費用=540000+60000-140000= 460000(元)
輔助二車間對外待分配費用=360000+140000-60000= 440000(元)
(三)待外分配“再比率”
輔助一車間對外分配費用比率=460000/(1200000+ 650000+120000+30000)=0.23(元/度)
表1 各輔助車間的工作量
表3 月末每道工序在產品狀態(tài)情況和定額資料
表4 Y產品成本情況表
輔助二車間對外分配費用比率=440000/(60000+40000)= 4.4(元/度)
(四)有了“再比”各自乘
M產品應分配輔助一車間電費=1200000×0.23=276000(元)
N產品應分配輔助一車間電費=650000×0.23=149500(元)
基本生產車間應分配輔助一車間費用=120000×0.23= 27600(元)
基本生產車間應分配輔助二車間費用=60000×4.4=264000(元)
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分配輔助一車間費用=30000×0.23=6900(元)
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分配輔助二車間費用=40000×4.4=176000(元)
據(jù)此可以得出如表2情況的分配結果。(表2)
約當量比例法是應用廣泛且計算步驟多且計算復雜的方法。然而高職學生對這種方法的運用上不知道如何計算完工程度。在此,也可以用七言律詩的形式進行了如下總結:
約當行(七律)
約當比例三約當
材料約當看投料
人工約當在工時
制費約當同工效
有了三約得三率
費用分配乘三率
一率相乘材料費
二率相乘薪酬費
三率相乘制造費
三費相加算完工
有了完工得在產
完工、在產并列出
表2 交互分配輔助費用分配情況表
舉例:某制造類生產企業(yè)生產Y產品,分別經過一、二、三道工序加工制成,原材料于每個工序開始投入,各工序在產品在本產品的完工程序平均值50%計算。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400件,本月完工產品數(shù)量為1,000件。月末制造費用累計36,450元,直接材料費用累計70,800元,直接工資費用累計30,375元。月末每道工序在產品狀態(tài)情況和定額資料如表3所示。(表3)
根據(jù)上述資料,結合上文的《約當行》(七律)作如下計算:
(一)約當比例三約當。這里的“三約當”是指產品成本要素費用構成中的材料費約當量、人工費約當量和制造費用約當量。
(二)材料約當看投料。是指產品成本中的材料費約當產量要以每道工序的投放材料情況。
第一道工序:50×50%/160×100%=15.625%
第二道工序:(50+50×50%)/160×100%=46.875%
第三道工序:(50+50+60×50%)/160×100%=81.25%
第一道工序:100×15.625%=15.625(件)
第二道工序:200×46.875%=93.75(件)
第三道工序:100×81.25%=81.25(件)
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15.625+93.75+81.25=191件
(三)人工約當在工時。是指產品成本中的人工費約當產量要以每道工序的人工工時投入情況。
第一道工序:40×50%/100×100%=20%
第二道工序:(40+30×50%)/100×100%=55%
第三道工序:(40+30+30×50%)/100×100%=85%
第一道工序:100×20%=20(件)
第二道工序:200×55%=110(件)
第三道工序:100×85%=85(件)
在產品月末約當產量=20+110+85=215件
(四)制費約當同工效。是指產品成本中的制造費用約當產量要以每道工序的人工工時投入情況。
(五)有了三約得三率。是指材料費項目的分配率、人工費項目的分配率和制造費用項目的分配率。
一率,材料項目分配率=70800/(1000+191)=59.7(元/件)
二率,人工費項目分配率=30375/(1000+215)=30(元/件)
三率,制造費項目分配率=36450/(1000+215)=115(元/件)
(六)費用分配乘三率,一率相乘材料費,二率相乘薪酬費,三率相乘制造費
完工產品本月材料費=1000×59.7=59700元
完工產品本月人工費=1000×25=25000元
完工產品本月制造費=1000×30=30000元
(七)三費相加算完工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1000×115=115000元
(八)有了完工得在產
本月在產品成本=59.7×191+25×215+30×215=23227.7元
(九)完工、在產并列出
本月在產品成本和完工產品品并列情況如表4。(表4)
由此可見,復雜冗長的計算規(guī)則,可以通過把其計算過程改編成古詩詞的形式,方便了學生記憶,減輕記憶負擔。同時,還增加了學習成本會計的趣味性和文學性,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成本會計的興趣。
主要參考文獻:
[1]宋勝菊等.新編成本會計[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2]顧全要根.成本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3]財政部.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實務指南與講解[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F275
A
本文系省級質量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4j yxm604)和院級項目(項目編號:2014JYJG0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