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琴
摘 要: 正如發(fā)展經(jīng)濟要走中國特色道路一樣,學習外語也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必不可少,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中生來說至關(guān)重要。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jīng)之路。
關(guān)鍵詞: 朗誦 背誦 語感
任何一種語言口語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語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輸入與積累。中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與人交流的都是漢語,即使學了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因為平時幾乎不說,更談不上運用。有人認為中學生的年齡已過了語言學習的“關(guān)鍵期”,而且他們學習外語的條件和環(huán)境與母語相比相差甚遠,因為課堂語言環(huán)境畢竟是“人造的”,教學中的口語和書面語言也大都帶有“加工”過的痕跡,這些都勢必會影響學生對外語的自然吸收。難怪有的語言學家認為母語是“習得”的,而外語則是“學來”的,也就很難產(chǎn)生真正的語感。中國學生很難從生活中得到輸入英語語言材料的機會;學生在每周有限的英語課當中進行的聽說訓練,由于平時很少說英語,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句子,除了早讀外,其他時間都很難運用、復習和鞏固。何況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早讀時根本不開口讀英語,其原因還是平時缺乏練習,課堂上老師教的課后不能及時在遺忘之前得到鞏固,從而導致好多學生不會讀英語單詞、句子、課文。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及所帶來的后果嚴重影響學生的聽說訓練,也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朗讀和背誦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
朗讀和背誦幾乎可以不受環(huán)境影響,對環(huán)境的依賴較小,容易得到保證及滿足,我們只要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讀背的內(nèi)容,學生就可以在課外時間一個人完成,無需找伙伴做訓練對象。朗讀和背誦同樣不受時間限制,它不需要學生專門用大塊的時間完成,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朗讀和背誦的時間,課前課后,飯前飯后,甚至在上下學的路上,都可以自由地讀和背。因此,我們要多鼓勵學生加強朗誦和背誦訓練,不受場所和時間的限制,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在腦子里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還可以動員眼、耳、口等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是語言的社會變體——言語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種語言感覺器官,使人腦產(chǎn)生對言語現(xiàn)象個別屬性的反映。語感在個體發(fā)展過程中,跟人的語言實踐活動密切相關(guān),語言實踐對感覺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通常在相當程度上能改變感覺器官的機能狀況。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好些句子就會脫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義,卻能說出該填什么詞,這就是你的語感,這樣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在口筆頭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靈感,有時甚至可以猜對模棱兩可的答案。
堅持不懈地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語言、語調(diào)、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改進語音。通過朗讀,尤其是模仿正確、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可以糾正和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掌握說英語的種種技巧,如連讀、失去爆破、同化、重讀、弱讀等,從而迅速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谡Z能力提高了,英語成績自然就提高了。我們絕對不可忽視語感形成過程中學生自覺適應并改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主動性,這種語言學習和習得的主動性知覺、直覺、意識及無意識等許多心理因素都有密切聯(lián)系。學生習得學習外語,形成外語語言能力,可以從兩個途徑著手,一是對外語的下意識自然吸收,在不自覺的過程中掌握語言規(guī)則,從而產(chǎn)生語感。第二個途徑是有意識地學習和識記外語的各種習慣規(guī)則。實際上,處于發(fā)育旺盛青春期的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兒童更為發(fā)達,有意識記和長時記憶強于兒童,這正是他們加強有意識學習得有利條件,而無意識心理活動一直伴隨人的一生,本來就可以也應該讓其在外語學習中發(fā)揮作用。語感的形成和表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與無意識和直覺有關(guān),這恐怕就是語感這種心理語言現(xiàn)象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原因所在。在外語教學中,如果能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的無意識和直覺發(fā)揮作用,無疑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盡快形成語言能力和語感。
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一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初一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教學,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教師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常用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習慣用語,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基礎(chǔ),則對以后的教與學將十分有益。初二、初三的學生之所以學不好英語,與在初一沒有打好朗讀和背誦的基礎(chǔ)有很大關(guān)系。由于初一時不讀、不背,導致學過的單詞、短語認不得、不會讀,到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學好英語,由于大量的單詞不會讀,使有的同學對英語望而卻步,逐漸喪失信心,終至放棄?,F(xiàn)在的初二、初三的學生,有的學生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學過的單詞不會讀,課文不會讀,而不知從何下手。如果初一就養(yǎng)成朗讀和背誦的好習慣,能大聲地朗讀,積極地背誦,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會記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習慣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覺地朗讀、背誦英語,還愁英語學不好嗎?因此,我想對初一學生說:“珍惜時間,在學英語過程中,請盡量的放出聲來朗讀英語,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來,這樣等你們上了初二、初三,學英語就很輕松了?!背醵⒊跞耐瑢W也不必灰心喪氣,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這句話用英語說就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所以,只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多讀多背一些實用的英語句子,形成一定的語感,英語成績照樣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