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佳韻
語文教學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尤其是在小學低年段的識字教學中更是成為培養(yǎng)孩子讀寫能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多種素質和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科。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的關鍵,本文將針對蘇教版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探討有效的教學經驗。
一、結合多媒體教學工具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語文低年段最基礎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字詞,識字、寫字教學成為低年段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內容。小學語文老師要做好識字寫字教學,應借助現(xiàn)代科技,結合多媒體教學工具激發(fā)學生認字、寫字和記字的興趣。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聲音、圖片和影像資料,加強學生對漢字與事物間的聯(lián)系,加速記憶。如“日”字教學,首先,老師展示不同有關太陽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畫的共同點。然后讓學生畫出心中的太陽,并把學生作品展示出來。接著老師寫出“日”字,將“日”字與太陽形象對比,從而很好地加強學生對生字的印象。
二、在課堂上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低年段的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愛玩天性,上課時易心不在焉,老師為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應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從而迎合學生愛玩的天性。這種寓教于樂的游戲教學法能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更多生字。例如,讓學生猜謎語。老師出謎語“日月相依猜一字”,引導學生思考,是把日、月畫出來還是把日、月兩字寫在一起。然后老師再把答案告訴學生,從而加深學生對“明”字的認識和記憶。同樣“品”“休”等字都可利用謎語進行教學。再如,識字搶答游戲。老師把字寫在卡片上,讓學生搶答,答對的學生給予紅花獎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開展專題識字教學
沒有連貫性的識字教學其教學效率和效果并不好,因此,老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注意將各個生字有機結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因此,老師可在每節(jié)課進行不同的專題識字教學。例如水果專題教學,老師先引導學生列舉常見的水果,并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然后老師將“蘋果、桃子、橙子、西瓜”等水果名字寫下來,指導學生朗讀和跟寫。接著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給出的圖片寫下水果名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再如,動物專題、汽車專題、衣服專題等,采用同樣的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提高識字速度。
受年齡因素影響,低年段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老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識字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范紅.識字寫字課堂教學技能有效性探索與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3).
[2]吳雅詩.開明的編輯思路和語文教育定位對當下的啟發(fā)意義[D].贛南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