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偉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江蘇 張家港215600)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追求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到了初中,課程增多,讓語文課時減少,但社會對語文教學的期望一直沒有減少。新課程改革大潮下,語文的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質量不平衡,理念變了,效率低下了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為了減輕學生與老師的負擔,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我們就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初中語文教學怎么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呢?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要途徑,如果學生不會閱讀沒有讀書,那么,他的語文學習就是失敗的,語文教學也是失敗的。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學之目的是使學生練成讀書之本領”,是的,如果老師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那么,老師的功勞是偉大的。所以,我想,在語文課中要下工夫引導學生多讀課文以及課外書,把課文讀熟、多讀課文。對于課文來說,學生怎樣讀呢?首先,我認為對于教材的閱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是讀一讀提示,這往往是課文的精華,從中我們可以了解課文的主要意思、寫作背景,進一步了解寫作特色;二是讀一讀注釋,從注釋中我們可以學習最新的知識,學到重點字詞,還能學到文學常識;三是讀課文的正文,重點是掌握文章的結構和重點語段;詳細了解課文的內容;第四是讀練習,練習檢測對課文的掌握程度,通過讀練習,讓你對課文加深認識,從而進一步掌握基本知識,提高語文能力。其次,對于課外書籍的閱讀來說,九年義務教育新標準中已經(jīng)很明確:提高語文課外閱讀水平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學生多讀課外書,我鼓勵學生把一些名著帶到課堂中來,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也有《唐詩三百首》、《宋詞鑒賞》等書,除了這些書,還給學生訂了很多雜志,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量,這樣,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從大量的閱讀中獲取了大量的知識,吸取了豐富的知識營養(yǎng),也為以后的寫作能力提高打好了基礎。
閱讀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用心,那種走馬觀花的讀是有口無心,無論讀多少都沒有收獲。為了提高閱讀質量,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好習慣,比如,做讀書筆記、做摘記整理書目,寫一些讀書的心得體會。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可以在講一篇新課文前設置一定的懸念,還可以進行速讀比賽。讀要與寫結合起來,這樣讀的效果也會大大增強。比如在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后,可以讓學生寫一寫校園的一角,學生通過仿寫,可以大大提高讀書的樂趣,形成讀書的好習慣。
在新課程改革大潮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比如有的老師教學時只是生搬硬套,每篇文章的教學方法都是一個樣,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從老師的大腦中抹去,課堂上老師成了向學生灌輸?shù)臋C器,老師成了課堂的主體與主導,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習慣于被動接受“滿堂灌”、“填鴨式”學習,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能互動,致使教學質量一直提不上去,學生的學習處于一種艱難的境地,學生厭學教師難教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所以,我們的課堂應該還給學生,讓課堂生氣十足,我認為讀的時間給學生,老師則要精講。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與這里的“講是為了不講”的道理是相通的。在語文教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材就是些例子,這些例子的作用就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例子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所以,我們語文老師要實現(xiàn)“反三”這個目標,精要地“講”一定要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這樣,學生才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精講呢?
第一要講重點。課文中哪些是重點呢?在每個單元中都有單元提示、課文訓練重點、這是本單元的重點,我們把這些重點分配到各個課文中去。老師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比如《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一課的教學時,有這樣一個提示:“隨情節(jié)發(fā)展,通過對話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我們設計這樣的問題:“賈雨村得到‘護官符’前后的反應如何?”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就了解了這篇課文的重點是什么?!熬v”更適用于文言文教學,在學習時,我讓學生“抄”、“讀”課文和注釋,接下來再用“導、析”的方法進行精講,在精讀之前,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學習起來,效率會大大提高。
第二是講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主動的學要有一定的步驟與方法。我在語文教學中一般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對課文中的詞語迅速掌握,通過查字(詞)典,把詞語解釋讀會,歸納段意、分析寫作特點,把課文讀熟。第二步是教會學生寫讀書筆記,在課下以此為重點,多看筆記。第三步是進一步復習課文。比如,我讓學生學會記憶的方法,比如記敘的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記敘文的基本方法(順敘、倒敘、插敘),最后記敘的材料和詳略依據(jù)是一個中心思想。這樣一來,讀記敘文就形成631的記憶方法。
語文課后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語文課堂里的練習有很多缺點,一個是練習少,二是過于偏,三是過于死。練習少是因為講課的時間太多。偏是不全面,比如在寫作文時沒有做到用詞用句,在閱讀時又少綜合性的練習。練得死是因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發(fā)揮出來。提高教學效率,減輕課業(yè)負擔,要做到練得“巧”而“精”。以我的教學經(jīng)驗來說,課堂巧練要想提高效率要做到一個堅持、三個反對。一個原則就是以教材為依據(jù),從學生的實驗出發(fā),找準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三個反對就是,反對學生機械重復地記憶、抄寫等。反對漫無目的的練習。在作文課上,老師沒有做好計劃,而是“心血來潮”讓學生寫,學生沒有得到老師的有效指導,他們也是在寫作時“沒話找話”,寫出的作文很散。反對資料泛濫,特別是在期末考試之前,有的老師怕學生這也沒有學會那也沒有學會,搞起了“題?!睉?zhàn)術,讓學生大量重復練習。我認為,練習要以基礎為主,通過練習形成一定的語文能力,不要出了教學重點的范圍,易出現(xiàn)的錯誤要突出練習。比如復習《說明文的閱讀》時,我設置了四個教學步驟:練習、點撥,再練習,最后小結。我還在課堂上選擇一份有代表性的說明文閱讀練習讓學生練習,按步驟評講訂正,告訴學生說明文閱讀知識點、易誤點,教會學生解題的思路,再進行專項訓練。說出說明順序是怎樣的,有哪些說明方法等,最后進行綜合性的訓練。所以,練習并不在多,而在于精而巧。
語文教學是有一定的科學方法的,我們要善于總結,把好的方法用在課堂上,以提高教學效率。
[1]應德領.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四忌[J].才智,2010(18).
[3]劉淑芹.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的生動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