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艷霄
(常熟理工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江蘇 常熟215500)
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寫道:“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由此可見宋玉辭賦創(chuàng)作成就。曹植為“建安之杰”,其創(chuàng)作既有蒼茫之感,亦有華美韻味。宋為《神女賦》,曹作《洛神賦》,二者同而有異。
無論是《神女賦》還是《洛神賦》,其中對于神女的大量描寫可謂是形神皆具。神女的綽約風(fēng)姿在一字一句間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神女的一顰一笑、一靜一動,皆在兩賦中得到了豐富而美麗的展現(xiàn)。
在兩賦中,曹植與宋玉都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她們的外形之美,為讀者再現(xiàn)了古典美女的優(yōu)雅姿態(tài)。他們的筆下,集中刻畫了神女的儀表、容貌、服飾以及神情動作。如“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缛粝鞒桑缂s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洛神賦》)在短短的四字連句中,曹植用鮮明的細節(jié)描寫,描繪了洛神精美的外貌,道出了洛神輕盈柔美之態(tài),不經(jīng)意間便使人生出了憐愛之情。
宋玉筆下,神女之資也絲毫不亞于曹植筆下的洛神。如“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濕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視。眉聯(lián)娟以蛾揚兮,朱唇地其若丹”。(《神女賦》)眾多的細節(jié)描寫描繪出了神女的優(yōu)雅出塵之美,多一筆嫌之多,少一筆則覺缺。此等姿容,人世間鮮有幾人可比,此情此態(tài),必非凡物。
兩位作者皆用華麗的辭藻以及眾多的細節(jié)描寫為讀者勾勒出一幅天外飛仙美人圖。這樣的絕世美貌,只能用一句“秀色空絕世”(李白《古風(fēng)·碧荷生幽泉》)概括出她們的超凡脫俗之姿,怪不得使外貌本就不凡、文才出眾的宋玉與曹植心馳而神往。
“一件東西,如果沒有參照物,你就不會知道它所在的位置。”在宋玉的《神女賦》中,他用文字如此表達:“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本瓦B西施、毛嬙這些我們眾所周知的絕世美人都在神女的美貌面前失了顏色,就這一點,便足以能夠知道在宋玉想象中的那個神女是何等的出眾美妙。
同樣的,曹植在其賦中也有比較,他寫到了洛神與眾神嬉戲之景:“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T夷鳴鼓,女媧清歌?!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南、湘二妃都是美貌的代表人物并象征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曹植在這里將洛神與南、湘二妃放在一起嬉戲,也是表現(xiàn)出了洛神脫俗的美貌。馮夷為之鳴鼓,女媧亦為之歌唱,足以說明洛神在神界所處的地位。這也是曹植筆下女性魅力所在。
從這些方面看來,二人在審美方面具有“所見略同”的認識和高度?!耙u判美,就要有一個有修養(yǎng)的心靈。”(康德)天下之間,美無處不在,宋玉和曹植兩人都有著聰明的頭腦和極高的涵養(yǎng),都是當時文學(xué)界的翹楚。
當然二人對于美的評判也有獨到的思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道:“一代有一代之文學(xué)?!币淮擞幸淮说奈膶W(xué),同樣的,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審美情趣。世界在文學(xué)活動中既有主觀的一面,又有客觀的一面。作家在創(chuàng)作一部作品或者作品中的一個人物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將自己的主觀認識或情感寄托于客觀世界,或者說作品中創(chuàng)作的就是以自己為原型發(fā)展的人物。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與眾不同的存在。
在宋玉的《神女賦》中,作者描寫了一段神女與襄王之間的一場韻事:“神獨亨而未結(jié)兮,魂煢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嘆!頻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瓪g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币粓鲲L(fēng)花雪月,我們可以看見宋玉的影子。宋玉師承屈原,在亂世之間,自己也借神女拒絕這一舉道出了自己的氣節(jié)。縱然置身于俗世紅塵欲望之間,仍舊保持著一份清醒與自尊,不愿讓自己淖于污泥之間。這正契合了屈原的“香草美人”之說。司馬遷贊屈原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边@句話用在宋玉身上也不為過。但是對于神女能夠親近襄王,結(jié)合自己的境況,宋玉是既羨慕又悲傷的,在此之余,對于自身不得志的處境,也有對上層淡淡的諷意,這是較曹植不同的一面。
在宋玉的筆下,神女代表的女性有著她大膽開放的一面,同時又有內(nèi)心的保守之態(tài)。神女的大膽挑逗突破了舊禮教的束縛,展現(xiàn)了作為女性的先進叛逆一面。然而在最后的時刻婉拒了進一步的要求,又寫出了女性的清高、自尊自愛,更是對在男權(quán)社會之下男性習(xí)慣性忽視女性并將女性作為自己的附庸,只為自己私欲這一現(xiàn)象的批判。明人陳第曾云:“玉之辭誠婉,而其意成規(guī)”,稱之“引詞之諷在詞之表”。
“史實與神話是詩人們利用的創(chuàng)作素材??墒撬麄冏髌返母腥玖εc深刻意義卻不是憑借這些史實與神話,他們憑借的是幻覺與夢想。”(榮格《探索心靈奧秘的現(xiàn)代人》)雖然曹植的《洛神賦》在一定程度上沿襲了宋玉的《神女賦》的創(chuàng)作素材,但在他們相同的夢境之中,曹植在情感的表達方面更為豐富與深刻。
在《洛神賦》中,曹植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描寫了自己對神女求愛,在得到神女的肯定答復(fù)之后又恐神女欺騙,最終在神女的真情表白中與神女共賞了諸神游樂的情景。無奈人神殊途,最后不得相守?!昂奕松裰朗赓?,怨盛年之莫當?!辈苤苍诖颂幍拿鑼戄^之宋玉更勝一籌,一恨一怨間透出的無奈糾結(jié)之感更能牽動人們內(nèi)心的情感。
曹植是經(jīng)歷過皇室之爭的人,他有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負,同時也注定了深處高位孤獨的命運,契合了“高處不勝寒”的深層意蘊。他將現(xiàn)實的失意寄托在了他夢中的洛神,轉(zhuǎn)化為了文字間在愛情中的失意與無奈,看著神女們自由自在愉快地同游,自己也免不了一番羨慕。對于塵世間對于利欲、權(quán)欲的追求,無法做到心與心之間坦然的現(xiàn)象,心中是深深的嘆息與悲涼。
對于人神相戀這個創(chuàng)作模式曹植是繼承宋玉的,但是兩人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這里只能說在某些方面有些許心靈上的共鳴。
因為這兩篇作品的經(jīng)典性,對后代的影響甚為久遠。神人相戀的詩賦,層出不窮;借閨音以吐壯士之懷之作,各代都有。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宋玉與曹植的神女之賦在其中或多或少,或隱或現(xiàn),或濃或淡的影子。
宋玉與曹植,一為士官,一為王侯,不同的等級階層,卻不約而同地寫下了這樣一段令人心馳神往的人神之間的美麗邂逅。在這里,通過神女這一意象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異同比較可以看到經(jīng)典作品的前后相承和變異之跡,文學(xué)的內(nèi)在規(guī)律也可借此得到些許昭示。通過品讀二人的筆觸,可以看到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1]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1964.
[2]王德華.漢末魏晉辭賦人神相戀題材的情感模式及文體特征[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