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燕
【摘要】在我國經濟相對落后的民族地區(qū)的初中,英語教育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經濟的落后而帶來的師資匱乏、教學水準不高、教育觀念落后、教學設施缺乏是顯而易見的。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民族地區(qū)的英語教師要立足于本地區(qū)的實際,結合民族地區(qū)中學生心理特點,形成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還要反思我們教師,學生的情況,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民族地區(qū)英語教學落后的現(xiàn)狀。
【關鍵詞】民族地區(qū) 初中英語 教學
近年來,隨著多元化社會的發(fā)展和新世紀人才素質的需求下,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越來越重要。目前,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英語教學已經廣泛普及到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初中和小學,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對民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投入不斷加大,民族地區(qū)的教育,特別是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教育教學成效有了極大的提高,
一、民族地區(qū)英語教學存在的困境
1.基礎薄弱,缺乏興趣。筆者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位于教學資源較薄弱的民族地區(qū)農村普通初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來自偏遠的鄉(xiāng)村,是少數民族孩子,有些孩子甚至不能流利的說漢語,從小很少接觸英語,加之學校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長觀念的落后,和發(fā)達地區(qū)的孩子相比,他們學習英語明顯感到很吃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積累的詞匯少,初一還好,到了初二,初三,隨著教材的難度加大,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失去學習的興趣。
2.沒有語境,忘得較快。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有興趣,也跟得上。對話,課文,語法之類能理解,能學會,但忘得快,隨著教材內容的加深,學習新鮮感的消失,越來越多的需要記憶的詞匯,越來越難理解的閱讀材料,讓不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情緒。長此以往,必將使英語的學習興趣表現(xiàn)的很不穩(wěn)定,最終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由于沒有語境,學生使用語言的機會較少,再加上初中生學習的課程較多,分配在每一科目上復習的時間較少,所以忘得較快。
3.閱讀較少,理解較差。邊遠民族地區(qū)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基礎十分薄弱、厭學現(xiàn)象比較嚴重、自律性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并受自身條件限制,大部分學生從小學到中學沒有接觸過英語,僅限于書本教材和習題類型的復習材料而且沒有培養(yǎng)閱讀習慣,所以讀英語文章理解能力較差,需逐字逐句的翻譯,導致學習困難。
4.精力分散,興趣轉移。由于家長的受教育水平較低及這個群體所從事職業(yè)和居住環(huán)境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在家庭教育方面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有的學生受網絡游戲的影響,或家庭生活的影響,思想波動大,不想學習。除了上課拿出課本應付之外,課下從不復習,因此,成績一塌糊涂。
5.方法不當,效率低下。教師教育理念落后、業(yè)務水平低下、教學模式簡單也是造成學生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個別學生,因先天或后天智商差,對學習感到相當吃力,單詞記不住,對話讀不了,尤其是作文,更是無從下手,找不到一詞一句。還有部分學生,不會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死記硬背,不講方法。雖然很努力,但成績很低。
二、民族地區(qū)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1.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新科技的出現(xiàn)與運用,英語語言也在發(fā)展變化。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鞏固專業(yè)知識,感受時代信息,接受新知識。同時作為教師要面對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教學資源落后這一現(xiàn)狀,不能悲觀失望、自暴自棄,要及時找對策、想辦法,認真學習初中英語新課程理念,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摸索,在這樣一群學生身上也一樣可以體會到成功感。因此,教師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努力使每位學生都健康成長。
2.了解研究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民族地區(qū)中學生英語學習起步晚,基礎不好。作為英語教師,尤其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必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的調整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關注學生,才能提高教學效果。設法抓住孩子的心。愛是教育的前提,作為教師,用真誠的心和他們建立一種友好、平等的關系。針對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較多的情況,教師平時要關心所教班級學生,排解學生心中的疑惑,及時幫助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像朋友一樣對待學生,熱愛信賴學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讓學生消除各種心理障礙,使他們“ 親其師”而“信其道”。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建有效的課堂教學。(1)精心備課,激發(fā)興趣。課前準備很關鍵,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民族地區(qū)學生受地區(qū)限制,見識少,接觸英語都是靠老師的課堂講解,所以每個知識點在課堂呈現(xiàn)時的第一印象就顯得尤為重要。(2)改進課堂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進課堂教學模式,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不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3)教師豐富的語言,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成就課堂。英語課堂上教師教學語言要豐富有趣,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4)加大力度整頓好課堂紀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教學之初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整頓好課堂常規(guī),樹立自己的威信。
總之,民族地區(qū)中學的英語教學形勢是嚴峻的,問題也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們抓好課堂教學,善于思考研究,大膽實踐探索,就會找到適合教師教,適合學生學的方法,從而真正提高農村中學學生的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改變我們農村英語教學的落后現(xiàn)狀,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到那時,英語教學的春天就真正來到了。
參考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學技巧新論[M].科學出版社,1999.
[2]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