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豐
摘要:目的:探究三種蔬菜烹飪方式對于其維生素C(VC)含量的影響。方法:選取3種常見蔬菜,對其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烹飪,分別為新型方式、模擬傳統(tǒng)方式及傳統(tǒng)方式。烹飪中不添加食鹽,對其烹飪條件進行控制。之后對蔬菜VC含量的前后變化進行檢測。結(jié)果:在同一條件下,三種烹飪方式均會致使蔬菜VC流失,且烹飪前后差異較為明顯(P<0.05)。而新型與傳統(tǒng)烹飪相比,其VC含量較高,新型烹飪的VC保存率最高,傳統(tǒng)方式保存率最小,模擬傳統(tǒng)烹飪方式居中,(P<0.05)。結(jié)論:不同烹飪方式對蔬菜VC均會產(chǎn)生一定的流失影響,而新型烹飪方式的VC保存最多,其VC保留率最高。
關(guān)鍵詞:烹飪 蔬菜 VC
中圖分類號:TS25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5)02-0063-01
為了探究三種蔬菜烹飪方式對于其VC含量的影響,文章選取了5種常見蔬菜,對其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烹飪觀察。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選取蔬菜為苦瓜、青菜、芹菜。本次試驗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水浴箱、電子測重天平、搗碎機、烹飪廚具、炒鍋、鐵鍋、燃氣灶以及各類VC檢測試劑。
1.2 方法
(1)蔬菜處理方法;將3種蔬菜運用清水洗凈,對其食用部分進行保留,之后再運用去離子水清洗[1]。依照自身烹飪習慣對蔬菜進行處理裝盤,將其分為幾份,確保每份的重量200g。對3種蔬菜運用3種不同的烹飪方式。蔬菜烹飪方式相同:水量、烹飪時長、烹飪油、灶具、火力等條件均相同。在烹飪中不對蔬菜添加食鹽。烹飪完成后將蔬菜打成勻漿,對其VC含量進行檢測。(2)烹飪方式;對3種蔬菜分別運用3種方式烹飪。第一種,新型烹飪,主要是指運用不銹鋼炒鍋,對蔬菜進行加蓋烹飪,不翻炒。第二種,模擬傳統(tǒng),同樣運用不銹鋼炒鍋,不對其進行加蓋處理,翻炒。第三種,傳統(tǒng)烹飪,主要是指運用鐵鍋對蔬菜進行不加蓋翻炒烹飪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蔬菜的VC含量運用總抗壞血酸方式進行測定。對各類蔬菜的三種烹飪方式實施后剩余的VC含量及其保存率進行對比分析及觀察研究。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各項參數(sh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三種烹飪方式下各蔬菜的VC含量
三種烹飪方式下各蔬菜的VC含量對比如表1所示。
通過對表1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對3種蔬菜采用三種方式進行烹飪,其烹飪后與烹飪前相比,VC含量均受到了部分損失。而將三種烹飪方式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方式一:新型烹飪方式的VC損失量最小,方式二其次,方式三:傳統(tǒng)烹飪會損失最多的VC含量。而且彼此存在差異較為明顯,(P<0.05)。
2.2 三種烹飪方式下各蔬菜的VC保存率
三種烹飪方式下各蔬菜的VC保存率對比如表2所示。
通過對表2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烹飪方式一能夠?qū)Ω魇卟薞C進行較大程度上的保留,而方式二其次,保留率最低的為方式三。由此表明,在對蔬菜烹飪時,新型烹飪方式能夠最大化的對VC保留,而傳統(tǒng)烹飪方式的VC保留較少。
3 討論
在對蔬菜進行烹飪時,VC的損失主要是由于受到化學劑酶解作用影響,當烹飪中溫度升高時,蔬菜中所含有的氧氣及VC相關(guān)分解酶將處于統(tǒng)一體中,會致使VC加快氧化,其含量損失較多。如果將蔬菜放入冷水中加熱,當溫度到達一定水平,相應的VC含量的損失速度更快。另外,蔬菜內(nèi)存在的VC自身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因此極易全部集中進入至湯汁之中,當烹飪完成裝盤后,部分VC會和湯汁一同被丟棄。VC如果處于極熱的狀態(tài)中就會極不穩(wěn)定,在烹飪中不加蓋處理,會致使蔬菜中的VC大量流失[2]。新型的烹飪方式在其應用中,鍋體鋼板極厚,其導熱性能較佳,穿透性也較為優(yōu)良,如果加蓋烹飪處理,整個烹飪中不會受到流動空氣的影響,其封閉性極強,使得蔬菜與氧氣之間的接觸較少,VC損失度較小。在對蔬菜烹飪時,原料的加工成熟處于一個熱量蒸汽完全飽和、封閉的環(huán)境下。與傳統(tǒng)方式相比,新型烹飪升溫較快、蔬菜成熟時間短,從而使得因時間過長而損失的VC得以保留。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三種蔬菜的VC保留率,屬新型烹飪方式保留最多。
另外,烹飪工具——鍋的不同也會對VC損失造成一定的影響。相關(guān)研究表明,鋁鍋烹飪時,VC損失量約為0%~12%。而鐵鍋烹飪時,VC損失為0%~30.7%。銅鍋烹飪時,VC損失量將達到30%~70%。如果運用不粘鍋進行蔬菜烹調(diào),能夠最大化的對VC進行保留。新型烹飪及模擬傳統(tǒng)烹飪方式就明顯對傳統(tǒng)方式中的鐵鍋缺陷進行了克服。兩種鍋對于VC含量的不同影響原因可能為這么幾點:各種鍋在烹飪時所滲出的離子對于蔬菜VC的影響不同。不銹鋼鍋在烹飪中所滲出的離子較小,其性質(zhì)穩(wěn)固,因此對于VC所產(chǎn)生的影響也相應較小。鐵鍋在烹飪中離子的滲出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烹飪環(huán)境、烹飪蔬菜的品種等,因此其滲出量的變化較大。相應的,對于VC的溢出也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研究表明,運用加蓋烹飪方式能夠?qū)κ卟薞C的損失進行減少,而不銹鋼鍋在其應用中也可將VC的損失量降到最低。所以,在日常的蔬菜烹飪中,應盡可能地選擇不銹鋼鍋加蓋烹調(diào)方式,對蔬菜中的VC含量進行充分保留。
參考文獻
[1]葛聲,馮曉慧,唐彥,等.三種烹飪方式對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2(10):85-88.
[2]李瑞國,鄭權(quán).4種常見蔬菜維生素C含量測定[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11(1):198-201.